APP下载

人力资本影响新型城镇化的路径与机理研究

2017-02-11姚旭兵罗光强宁瑞芳雷芳芳

关键词:产业结构城镇化升级

姚旭兵,罗光强,宁瑞芳,雷芳芳

(1.湖南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2. 湖南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3.湖南工程学院 人事处,湖南 湘潭 411104)

人力资本影响新型城镇化的路径与机理研究

姚旭兵1,罗光强2,宁瑞芳3,雷芳芳1

(1.湖南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2. 湖南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3.湖南工程学院 人事处,湖南 湘潭 411104)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对人力资本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把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从以往的依靠资本、土地、普通劳动力转向主要依靠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指出了人力资本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分配、促进技术创新、提高市民化水平、提升市民综合素质五条具体路径来影响新型城镇化,并且对其影响效应及机理做了相应研究。

人力资本;新型城镇化;路径;机理

一、问题的提出

新型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观念、体制、技术和文化之新;“型”除了经济、交通、生态等客观存在的转型,更加注重人们生活方式、观念意识的转型。这都体现出了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1],同时也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从城镇化发展的速度来衡量,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然而将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考虑进来,如经济结构的改善、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则几十年来城镇化的成果就要大打折扣。过去几十年的粗放型经济发展及城镇化推进方式,主要依靠生产要素大量投入,迅速扩张经济规模,偏重于数量的提升,而相对忽视了质量的同步升级,带来了许多严重的问题,从而使经济及社会发展不可持续。但是,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就面临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即“中等收入陷阱”,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阿根廷等在几十年前就早早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依然在“中等收入陷阱”里面不能自拔,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镇化的速度太快,使大量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而教育、培训及社保、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没有跟上来。这个深刻的教训我国能不能成功避免?怎样才能以最低的成本、较快的时间使我国从中等收入国家进入高收入发达国家行列,从而跳出“中等收入陷阱”?

因此,目前我国的当务之急是经济发展方式要从粗放式增长转型为集约式增长,城镇化模式要从传统式城镇化转型为新型城镇化,这就需要把我国的根本动力从以往的依靠资本、土地、普通劳动力转向主要依靠高素质的人力资本,通过从“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的转变来突破。[2]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收入分配状况改善、环境保护与改善等方面,人力资本投资也可以发挥显著的积极作用。[3]从而通过推进上述这些方面的进步最终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下面对人力资本影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具体路径与机理进行分析。

二、人力资本影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分析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不是单纯人口的城镇化,也不是单纯土地的城镇化、经济的城镇化,而是一个关于人口、经济、土地、空间、社会、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城镇化的综合发展进程。本文主要是分析人力资本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关系,阐述人力资本影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与机理,具体的影响路径有下面五条:

(一)路径一:人力资本投资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就是对各种生产要素基于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进行最优配置的动态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本是最核心的生产要素,而其他的因素包括物质要素及普通劳动力都受其支配,最终使其他生产要素追随高素质人力资本集聚至人力资本存量高的区域,促进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由于人力资本可以作为技术进步的载体,会通过“干中学”和知识的外溢效应诱发技术创新,并促进技术引进和吸收,因此人力资本的提高也可以节约和替代投入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资本数量和低技能劳动力数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在这样的理论推导下,随着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及人力资本结构的高级化,原来在低效率第一产业就业的较高素质人力资本不会满足于低报酬,而跳槽到自己认为能够胜任的高效率、高报酬的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部门就业,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逐步降低,而非农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及占比越来越大。另外,基于同样的原因,人力资本的升级也会导致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型到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这样,在人力资本投资的总量增长和结构改善前提下,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依次从依靠第一产业带动向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进一步传递到主要依靠第二与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型。

人力资本投入改造了传统的产业结构形式。人力资本投资改变了区域产业链形式,增加了高附加值产业的供给,在增加社会总供给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供给结构,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供给质量,契合时下我国正在花大力气推动的供给侧改革主题,由此可见,人力资本质量及结构的升级也是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动力及条件,供给侧改革及产业结构的升级能够显著推进经济增长,降低环境污染测度,有利于促进经济城镇化及绿色城镇化,最终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二)路径二:人力资本影响城乡收入分配

首先,提升农村人力资本质量能够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随着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各种实用性的农业技术培训在农村的深入开展,农村居民的素质慢慢得到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最终推进农村居民基本素质提升,于是通过持续地培养使较低素质的传统农民升级成为符合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此时新型农民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不再仅仅限于干一些简单的重体力劳动,而可能开始尝试做一些技术性、较复杂的劳动,从而促进了劳动效率的提升,并会带来收入及报酬的大幅度提高,获得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甚至财产性收入都会大幅增加,从而促进农民总收入的提高,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最终有效地推进与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一些研究已经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个结论,如周亚虹(2010)的调查实证分析结论是一般农户农村职业教育的平均回报约为1400元,平均回报率达27%,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可极大地增加其家庭收入。[4]贺文华(2014)基于中部八省和西部十二省(市)农村居民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论是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显著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但对工资性收入的正效应更大。[5]所以理论及实证分析均得出人力资本投资及升级能够通过影响农民收入增长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高素质农村人力资本回流也能够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由于经济波动、户籍制度或者自身主观愿望等原因,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出农村的同时伴随着劳动力回流现象,其回流有的是因为失业,有的是想结束打工生活,自己在农村自主创业。但是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回流,大多数回流的劳动力因为经过城市生活的一番影响后,拓展了视野,和外界交流较为紧密,自身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当他们由于种种原因重新回到家乡的时候,其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先进,甚至有一些回流农村劳动力还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这些较高素质的回流劳动力无论是自主创业,还是就地就业,其生产与工作的效率都会远高于周围没有见过世面的普通农村劳动力,能够获得相对更高的收入。另外,当较高素质的回流劳动力通过自主创业等方式致富之后会自然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周围的农村居民就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向其学习成功的经验,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开放的思维方式对当地产生一种自然的溢出效应,从而也促进其他农民收入的增加。可见,农村劳动力的回流,不仅仅是空间位移的转换,更是生活观念的进步和提高,这种空间的溢出效应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人力资本的支持。另外,通过这种形式的思想传播,也让产业经济落后的农村认识到智力投资对产业结构发展以及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所以对农村的智力投资和人力资本的提升打下了良好基础。回流的农村劳动力也能够为劳动力流出地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新农村建设,最终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6]

其次,人力资本投资能够缩小收入差距,增进新型城镇化社会公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快,必然会使GDP的“蛋糕”不断做大,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如何将GDP的大“蛋糕”切得均匀,从而使所有的国民都可以用尽量公平的方式分享“蛋糕”,从经济发展中得到更高的收入,改进福利,能够达到这个目的的重要手段就是促进国民整体人力资本的提升。随着人力资本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要素投入的相对重要程度发生改变。传统的资源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将被人力资本密集型行业逐渐取代,因此劳动者在收入分配的份额将越来越高。除了高级人力资本,普通层次的劳动者也在产业结构升级中不同程度地获得更多的收入,从而将改善收入分配过重偏向资本利得的现状,促进财富分配更加公平,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相反,如果一个国家不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不重视国民教育及整体素质的提高,导致人力资本质量太差,则其他生产要素(如资本、土地)在整体收入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其话语权越来越大,收入分配的比例必然会有利于资本、土地,过重偏向资本及土地利得,而普通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处于劣势,社会的基尼系数越来越高,整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恶化,影响全社会的和谐稳定,最终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因此,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缩小收入差距,从而增进新型城镇化的社会公平。

(三)路径三:人力资本投资促进技术创新

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又是污染排放大国。传统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就是采用“高投入、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以及“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式,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导致资源枯竭,这种传统城镇化模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正因为如此,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号召并采取各方面措施,包括财政支持、金融信贷优惠等诸多手段,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目的就是把中国建设为创新型国家,但是应该说效果不尽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主创新、技术创新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作为强大的基础与后盾。目前,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人力资本的整体素质上与他们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把我国的人力资本短板补强,提升整体人力资本质量,使高级人力资本达到足够大的规模,那么我国的自主创新和技术创新到时候就可能出现井喷式的突破,当我国整体的技术创新环境及基础有了强大的人力资本支持,则城镇化发展方式顺其自然从资源消耗型向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方式转变,有效促进两型城镇化、绿色城镇化的建设。此外,一旦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力资本质量达到比较高的层次之后,不再单纯地追求经济规模的扩张,而是开始注重经济及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对绿色、环保的需求就应运而生,从而促进了绿色产业和新兴能源产业的发展,经济体发展模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人力资本投资通过技术创新路径最终推进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四)路径四: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市民化水平

市民化是指原来在农村生活的农民进入城市长期从事城市非农产业的社会现象。农民通过在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融入城市从而市民化,成为推动城市经济、文化、市政建设发展的重要动力。

首先,人力资本的提升能够促进高素质的人口向上流动推动城市化发展。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而城市人口出生率也越来越低,受过更高水平教育的人群工作及学习能力越来越强,经验更加丰富,自然会向更高层次流动,其留下的职业空缺需要较低层次的人口来填补,而较低层次的职位空缺又需要更低层次的人口来填补,这样经过链条传递,最终会绵延不断地促使来自农村和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转移,从而使城市的市民化水平越来越高,共同推进人口的城市化进程。

其次,人力资本的提升还能够提高流动人口对城市的适应能力,更快地逐步融入城市并长期居留城市。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居住性增强。人力资本还有助于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融合,提高其在城市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促进农民转化为现代市民。

(五)路径五:人力资本提升市民综合素质

除了物质文明建设之外,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社会发展肯定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人口综合素质的普遍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的不断提升是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

首先,受过相对较高教育的人群一般都经过严格的训练,有较严格的规则意识,潜意识里都会有自己的做人底线,至少要以国家相关法律、社会公德、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作为自己的行为底线,不会轻易做出对国家及社会有破坏性作用的行为举止,甚至一般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无论在经济富裕程度上,还是在社会地位上都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平均来讲其精神境界、奉献精神高于那些仅仅受过较少教育的人群,因此,人力资本质量越高,则越有利于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及和谐社会的发展。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其整体人力资本质量肯定要高一些。农村转移劳动力虽然来到了城市工作与生活,但是由于大多数农村转移劳动力接受的教育程度较低,人力资本平均质量不高,大多是带有农民落后意识的“传统人”,依然习惯于以前在农村相对分散的生活与劳作方式,从而使得他们即使进入城镇后仍然保留较为落后的意识,仅仅关注自己“一亩三分地”的私人生活领域,没有公共意识,由于其谋生能力及经济能力较差,所以对物质及财富非常重视及渴望,但是对于精神文明漠视,其中少部分人可能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及财富而铤而走险,做出对国家及社会有破坏性作用的行为来达到其私人目的。所以,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有助于扩大他们的社会交往圈,形成现代城市生活的理念,这样有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和谐发展,最终有利于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鉴于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社会发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所以必须要提升我国人力资本的整体素质。当然,由于农村人力资本的整体素质更低,所以当务之急是花大力气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

三、人力资本影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效应与机理分析

上面已经清楚地阐述了人力资本影响新型城镇化的五条具体路径,接着我们采用图示的方式把人力资本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复杂作用机理直观地展示出来。在现实情况中人力资本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并非均匀变动,即可能随着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到了一个临界点,其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会非线性地爆发,产生门槛效应;另外,人力资本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也有可能不限于本区域,通过邻近省份人力资本的双向流动,从而将人力资本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外溢到邻近区域,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具体的作用效应及机理见下图1。

图1 人力资本影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机理

(一)人力资本投资的门槛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由图1可见,首先,当人力资本积累到了一定水平之后,人力资本质量及综合素质有了根本性的提高,当达到某个临界点之后,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城乡收入分配、促进技术创新、提高市民化水平及市民综合素质的能力及效率可能会出现爆发式的提高,即出现门槛效应,而人力资本效率的这种爆发式提高最终会通过这五条具体路径传递到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其次,随着人力资本投资的持续增加,其人力资本质量不断提高,高素质人力资本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多,而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依仗自己的特殊技能优势到处寻找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的机会或地方,因此其流动性比低素质的劳动力要大得多,而一旦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在邻近省份找到了更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特殊技能及才能的机会,那么这就产生了人力资本的空间外溢效应,这种空间溢出效应也会通过促进邻近省份的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城乡收入分配、提高其市民化水平及市民综合素质最终传递到影响邻近区域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二)人力资本投资影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机理分析

上文我们已经揭示出人力资本投资通过门槛效应及空间效应分别经由五条路径的传导直接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但是实际上这五条路径之间并非是完全独立,而是极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机理(见图1中的双箭头所示),这种相互作用可能是良性的,也有可能是恶性的。具体机理阐述如下:

首先,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的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重要的相互作用。当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提高之后促进了技术创新,这些技术创新不断地被相关企业及行业采用,一旦技术创新的积累最终使整个产业突破某个瓶颈时,就会引起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而产业结构升级完成之后,又会遇到新的技术难题需要解决,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倒逼新的技术创新,然后倒逼人力资本继续进行提升。所以,技术创新路径与产业结构升级路径之间存在良性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能够促进新型城镇化更加高效地发展。

其次,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当人力资本驱动的技术创新及产业结构升级更多地发生在农村,则会大大提升农村的生产效率,并且自然会高效地促进相关农村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从而有效改善城乡收入分配;反之,当人力资本驱动的技术创新及产业结构升级更多地发生在城镇,则会恶化城乡收入分配。而城乡收入分配的改善或恶化也会对城乡人力资本投资产生影响,最终影响技术创新及产业结构升级。

再次,收入分配与市民化水平、市民综合素质也存在互动关系。当城乡收入分配恶化时,农村居民没有足够的经济收入及实力进入城镇,就会阻碍市民化水平的提高,而且农村居民收入不高会减少对自己及下一代人力资本的投资,这又会对市民的综合素质提升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而市民化水平及市民的综合素质提升受阻对城乡收入分配的改善肯定也是不利的,从而最终不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另外,技术创新及产业结构升级两条路径也有可能通过其他间接的方式与市民化水平及市民综合素质提升路径产生互动关系。

[1]任远.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研究[J].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4):134-139.

[2] 辜胜阻,刘江日.城镇化要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J].人口研究,2012(11):4-13.

[3] 王金营,王子威.中国人力资本产业配置在城镇化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4(5):79-89.

[4]周亚虹,许玲丽,夏正青.从农村职业教育看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的贡献——基于苏北农村家庭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0(8):55-65.

[5]贺文华.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中国中西部的面板数据[J].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4(6):24-31.

[6] 付春香.人力资本投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型城镇化关系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4):26-28.

(编辑:程俐萍)

Research on the path and mechanism of human capital on new urbanization

Yao Xubing1, Luo Guangqiang2, Ning Ruifang3,Lei Fangfang1

(1.SchoolofManagement,HunanInstituteofEngineering,Xiangtan411104,China;2.SchoolofEconomics,Hu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Changsha410128,China;3.DepartmentofPersonnel,HunanInstituteofEngineering,Xiangtan411104,China)

New urbanization is people-oriented and requires higher quality of human capital. New urbanization needs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of high-qualified human capital, rather than capital, land and labor.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five paths for human capital to affect new urbanization: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ffecting rural incomedistribution,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mproving the citizenization level and enhancing the residents' quality. It also made an in-depth study on its influential efficiency and mechanism.

Human capital;New urbanization;Path;Mechanism

2016-10-12

姚旭兵(1973-),男(汉),湖南邵阳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新型城镇化方面的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JY094);湖南省教育厅课题(15C0341);2016年湖南工程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FJ4296)

F291.1

A

1671-816X(2017)01-0051-05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城镇化升级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回暖与升级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家乡的城镇化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