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日语言文化差异视角看跨文化交际

2017-02-11张蒙蒙

文学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寒暄日语语言表达

张蒙蒙 李 纬

从中日语言文化差异视角看跨文化交际

张蒙蒙 李 纬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在语言文字等方面也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与此同时,由于日汉语分别从属于不同的语系,其语言表达方式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对中日文化形成更加深入和直观的理解,以求对中日跨文化交际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日 语言文化 差异 跨文化交际

一.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一种社会符号。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直以来就是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语言像一面镜子反映着民族的全部文化,又像一个窗口揭示者该文化的一切内容。而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根基,是语言新陈代谢的生命源泉[1]。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而不同的语言表达也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特点。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频繁的语言文化交流,另一方面,汉日语分别从属于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也使其具有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要使中日跨语言、跨文化研究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要遵守社会约定的语言规范。因此本文立足于对中日异文化视角下语言表达差异的研究,围绕如何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进行探讨。

二.中日语言差异研究

中日语言差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暧昧语、寒暄语和礼貌语的分析。在暧昧语方面,相关研究包括暧昧语的表现形式以及暧昧语出现的原因[2]。魏玉娟针对日语中的寒暄语进行了分析论证,指出寒暄语体现了日本以和为贵、内外有别的文化传统[3]。关于礼貌语,方彩霞着重就礼貌表达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进行了陈述[4]。孙洁就中日礼貌用语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论述[5]。中日不同的表达方式实则体现了不同的语言心理,集中表现为说话时的谨慎态度、表露程度、交际深度以及交际积极性的差异[6]。在跨文化交际研究方面,主要涉及到跨文化研究的途径、跨文化研究与其它方向结合的相关研究。高一虹关于跨文化交际的几种模式、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如何进行跨文化交际进行了阐述[7]。综合以上文献发现,将中日语言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结合进行分析研究的文献并不多,因此,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中日语言文化的差异,对中日跨文化交际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中日语言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1.从中日长幼秩序看跨文化交际

在任何阶级社会中都存在着人与人身份地位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在说话人、听话人和话题上,就构成了尊卑、谦逊、高傲、亲疏远近等表达形式,这构成了“待遇表现”[8]。日本自古以来对于长幼尊卑就有着严格的界限,在社会生活中也是一直贯彻执行着这样的原则,尤其是在交际用语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例如「她说“我很开心”」这句话在日语中大致有以下几种表达:

(1)彼女は"うれしい"と言う。

(2)彼女は"うれしい"と申す。

(3)彼女は"うれしい"とおっしゃる。

其中1句是比较通用的表达方式,“言う”一词没有太多的感情色彩和语感。而第2句中的“申す”则是日语中“自谦语”的表达形式。第3句中的“おっしゃる”则是“尊敬语”。这种尊敬语一般适用于描述比自己身份、年龄、地位较高的长辈、上级的行为动作。由此可见,在日语中,由于对话者和说话者双方关系的不对等,会出现不同的表达习惯,这和中文的较为单一的表达是不同的。因此,要充分注意这种文化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是至关重要的。

2.从中日暧昧语看跨文化交际

日本人在与人交流时,特别注重和听话方思想上保持协调,观点上尽量保持一致,感情上极力避免挫伤对方[6]。这和我们的“中庸”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目的都在于保持和他人关系的和谐,避免冲突。但是,中日表达方式上还是存在着不同之处。日语更加注重这种“感情上的一致性”,因此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语言,即“暧昧语”。芳贺绥曾指出“在日语用语,有一种包含着除字面以外的其他含义,没有明确界限的语言,那就是所谓的暧昧语”[9]。以下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暧昧语表现来具体说明中日语言文化的差异,并为跨文化交际提供参考建议。

(1)含糊的表达

“お出かけですか?”(译为:您要出门吗)

“ええ、ちょっとそこまで。”(译为:是的,出去一下)

在日本,说话人觉得没有必要去具体询问别人是要去哪个地方,同样地,听话人也只是委婉地应合。而在中国,常见的寒暄语有“吃过了吗?”“去哪儿啊?”等表达。从以上例子中不难看出,相对于日语中简短的寒暄,中文的寒暄更加的具体。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充分注重这一特点,避免“刨根问底”,否则会让对方觉得不被尊重。

(2)委婉的表达

暧昧语言文化是日语语言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它的表现形式是以心传心,以含糊代替明了,它的产生与发展深受日本独特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并且折射出日本民族的个性和独特心态[10]。日语中表示拒绝的方式便能充分地体现这一点。在日语中,我们经常会见到“遠慮”这样的词语用于拒绝。而不是生硬的“やめなさい”、“禁止する”。

“図書館にタバコをご遠慮ください”(请不要在图书馆内吸烟)

“先輩に遠慮して口を出さない”(没有好意思向前辈开口)

日语中并不会很生硬的使用“禁止”这类的词语,而是倾向于用比较委婉的说法来拒绝别人,或者表达自己的需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注意到日本人的这一心理特征,避免“直来直去”,委婉地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3)一词多义的表达

A:“一緒に行きませんか?”(我们一起去吧,怎么样?)

B:“いいですよ”(好啊)

A:“もう一杯どうですか?”(再来一杯吧?)

B:“いえ、もういいですよ”(不了,谢谢)

在中文中,一词多义不足为奇,但是一个词语表达两个完全相反的意思还是十分少见的。但在日语中有很多这样的词汇。第一句问答中“いいですよ”表示同意,赞成对方意见。然而,第二句中则变成委婉的拒绝。一般表示拒绝的场合,会和“いえ”“いや”等表否定的词一起出现,以作区分。但有时候也会单独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加大了理解上的难度。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能单纯片面的就认为是同意或者拒绝,而应该联系具体的语境以及说话人的神态、语气等综合作出判断。这就是日语中的“暧昧语”文化。

3.从中日寒暄语看跨文化交际

寒暄语在日汉语中都是极其普遍并且十分重要的一种语言现象。日本人重人情,寒暄语是必不可少的。在人际交往方面寒暄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反映了日本人际之间“以和为贵”的文化特征,以及日本人不同层面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3]。中日寒暄语在数量、表达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日常寒暄

日本是一个极其注重寒暄的国家,在日常生活中,寒暄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

出门时:いってきます(我走啦)

吃饭时:いただきます(我开动了)

相对于中国的寒暄语来说,日语寒暄语更加规范和固定化。日本人的社会生活重视群体作用,群体依赖心理尤为强烈[11]。这种日常寒暄恰恰体现了日本人的集体归属感和集体意识。

(2)“二次寒暄”

日本是一个极其重视礼节的国家,道歉和道谢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同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在日本一般会进行“二次寒暄”。所谓的“二次寒暄”指的是一般会进行两次的感谢或者道歉。第一次指的就是在当时的会话场景中进行的寒暄;第二次就是几天之后要再一次向对方表示自己的谢意或者歉意。这也体现了中日文化的差异。中国又是“人情社会”,各种社会关系中都充斥着人情和礼尚往来。但在日本,这种人情被看做是很“重”的东西,一旦欠了别人“人情”,必须要归还,以减轻自己的愧疚感。因此,我们要熟知并且学会运用这些寒暄语,才能更好地融入到他们的文化当中去。

四.结语

文化在一个国家或者民族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下会形成不同的语言表达,而不同的语言表达也体现了不同的文化。把握汉日语语言文化的差异是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保障。因此,通过对汉日常用语以及寒暄语、暧昧语的差异分析,了解这种差异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文化背景,可以使我们对于日本的文化形成更加具象的了解,从而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达到良好的效果。

[1]朱文俊.语言与文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2):123-140.

[2]杜文博.浅析暧昧语在日语中的运用[J].大观,2015(10).

[3]魏玉娟.论日语中“挨拶言叶”的文化特征[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4):119-122.

[4]方彩霞.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表达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

[5]孙洁.中日礼貌用语比较——语言表达差异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30)

[6]刘志荣.从日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比较来看日本人的语言心理[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4):56-61.

[7]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10):27-31.

[8]朱万清.新日本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9]芳贺绥.暧昧语的词典[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0]罗晓莹,谈谈日语中的暧昧语言[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11]王秀文.日语“挨拶”及其行为的社会文化特征[J].外国问题研究,1992(3): 27-31.

(作者介绍:张蒙蒙,江苏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方向;李纬,江苏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方向)

猜你喜欢

寒暄日语语言表达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浅析暧昧语在日语中的运用
非常魔典101 / 名词
日常日语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
看漫画,学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