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国情怀与世界担当
——写在2017年国庆节来临之际

2017-02-11单一良

21世纪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世界

文/单一良

国庆特评

家国情怀与世界担当
——写在2017年国庆节来临之际

文/单一良

国庆日是国家和家庭的重要日子。从国家层面而言,这是建国的纪念日,在此缅怀先烈,继承遗志,提升强国斗志;从家庭层面而言,这是法定节假日,在此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树立生活信心。同一个日子,看起来不同的思绪,但汇聚成一个词就是“家国情怀”。

如果说,在一年中其他的时候,“家”和“国”更多的是分属不同群体的话题,比如政府官员、外交使节和国际贸易商更多关心的是“国”,而普通民众则更多关心的是“家”。“家国情怀”除了在特殊事件中产生外,往往淹没在日常的点滴语言和行为中。因此,在国庆日侃侃“家国情怀”就显得那么主题贴切而又水到渠成。

另一方面,国的存在是以疆界为边线设定的,自然也会与周边及他国产生关系。过去,中国崇尚“唯我独尊”,泱泱大中华在谈论自身时,自然不屑于提及那些周边“小国”,自傲心态也在100年前让我们吃了亏。如今,有过教训的我们,在国庆日谈论“家国情怀”的同时,也一定不能忘记说说“世界担当”,毕竟我们已经不再是一个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弱国,而是一个引领全球化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先说说家国情怀。家与国一直是中国文化中的永恒主题,二者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有认为“有国才有家”或“有家才有国”的,有认为“忠孝不可两全”的,有认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的,有认为“国强,方能家富”的。由此可见,即便在国门之内,家国情怀的理念也并非是那么自然而然,而是充满了争议和分歧。但是,无论对于二者因果关系和排序主次看法如何,要想决断地分割二者肯定是不对的,无国而想“独善其身”的家往往做了亡国奴或者卖国贼,无家而想“独断专行”的国往往也就被国民推翻或者被世界孤立,若想善终者并非易事。所以,家国情怀合并思之一定是可行的方向。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在2015年的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中国传统文化一般讲究“家—国—天下”的逻辑顺序,即便是国君也要思量民生,所以家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细胞和元素,良好家风是社会道义的基础,也是国运昌盛的基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实就是一种家国情怀。这种家国情怀没有把家和国对立起来,而是以“家”为起点,以人民为核心,构建“国”的未来。听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保持经济增长速度、推动经济发展,根本还是要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看看,2016年岁末,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专题研究6个民生问题;中央深改组2016年审议通过96份改革文件,涉及社会民生的有25份;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实践表明,我国经济增长虽然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但民生改善的幅度不断加大,今年上半年内需的贡献率达到110.4%,成为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最大引擎,这正是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形成良性循环的重要标志,这也是家国情怀的最好诠释。“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2012年11月,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用平实的话语指出,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而“家国情怀”正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

再说说世界担当。今年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发表《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时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而中国正担当着这样的责任。2016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3.2%,仍居世界首位。在过去5年里,中国经济的世界贡献率持续保持在30%上下,而作为当今世界第一经济体的美国,贡献率仅在20%左右。1950年至2016年,中国累计对外提供贷款4000多亿人民币,实施各类援外项目5000多个,培训发展中国家人员26万多名,这些数据在国际统计中名列前茅。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的商品,吸收6000亿美元的外来投资,中国对外投资总额将达75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7亿人次。特别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习近平明确表示,“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

任何一个国家在目前全球化的大环境中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正所谓“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而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世界命运、共同书写国际规则、共同治理全球事务、共同分享发展成果的共同体。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习近平对于世界担当的中国责任掷地有声。而从“中国梦”到“世界梦”,既努力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也积极参与到全球治理中,这也是过去5年间中国留给世界的最鲜明印象。中国的世界形象也已经从那个有些孤芳自赏、封闭被动的守成大国变成了富含家国情怀,充满世界担当的负责任大国。

由此可见,在国庆日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们除了卸下工作的疲惫,放松自己的心情外,更需要多多关注家国情怀和世界担当。从我们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开始,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亲人,做一个敢于担当的国民,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世界公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看起来似乎遥不可及的梦想,实际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让我们在这一刻共同努力,为个人、家庭、国家和世界的美好未来激活情怀,释放责任吧!

(作者系《人民法治》杂志社执行社长、人民法治网总编辑,法学博士、管理哲学博士)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世界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略谈“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