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跨境电商协同创新与师资培养实践

2017-02-10刘殿兰莫川川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期

刘殿兰+莫川川

摘要:2012年以来,跨境电商发展迅猛,成为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等专业学生主要就业领域。本文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协同创新,培养能胜任跨境电商教学的师资,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解决广东乃至全国跨境电商人才紧缺的难题。

关键词:跨境电商;协同创新;PDCA

中图分类号:G712;F72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014-03

一、协同创新与实践背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传统外贸增长进入平缓下降期,跨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一方面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紧缺具备英语沟通能力、熟悉国际商务流程、掌握跨境电商运营管理与平台操作技能的复合型跨界人才,另一方面我国职业院校现有师资水平难以培养出可以胜任跨境电商一线岗位的人才。跨境电商逐渐成为近年甚至未来国际商贸专业群学生主要就业方向,与企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为高职院校培养跨境电商师资成了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等专业走出办学困境的主要途径。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以“商英结合、商学结合”理念成为广东省首批省级示范专业中唯一立项并验收合格专业,我院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在语言与商务融合、校企合作改善教学和创业做了有效尝试。立足于“服务社会、企业、学生”大格局,2009年开始,我院商务英语教学团队通过“校企合作,引企驻校”等方式,与企业协同探索跨境电商教学雏形——网上外贸平台操作与流程。经过与行业协会、网商会和企业协同创新与实践,成为国内同行跨境电商教学与创业实践先行者。在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跨境电商从业人员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熟悉跨境电商运营管理与实践操作的校内培训讲师、认同和熟悉职业教育理念的企业专家。

二、协同创新模式与解决教学问题

1.跨境电商协同创新模式。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引进深圳巡洋、敦煌网等企业驻校合作,通过课堂上校企对接、顶岗实践、跨境电商创业等方式,成为国内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教学与创业先行者,协同培养了一支由“校内讲师+企业专家”组成的跨境电商师资队伍。针对跨境电商是国际商贸专业群学生主要就业方向,我国职业院校跨境电商师资紧缺,我们携手广州立秋电商、阿里巴巴等企业,通过省培、国培项目,依托教育部授予我院的“全国高校跨境电商师资培训基地”,面向全国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开展师资培训。

经过七年企业协同创新,我们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全方位:一是指职业素养能力培养的全方位,全面培养学生选品、营销、美工、函电、客户沟通与跟进等跨境电商从业技能,向教师学员系统讲授跨境电商教材开发、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撰写思路;二是指实践操作能力培训的全方位,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真实项目,对学员进行跨境电商主流平台与搜索引擎(包括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敦煌网、Ebay、Amazon、Wish、Facebook和Google等)营销理念、实践操作全面培训。

多层次:指教学培养对象涵盖职业院校学生、中职和高职教师。

立体化:通过人才素质对接教育理念、“六真实”教学模式、PDCA教学管理规范,从三个维度保证教学与师资培训质量。

2.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近年跨境电商以30%年增长率飞速发展,全国职业院校急缺掌握跨境电商运营与平台操作技能的专职教师。跨境电商发展不过5年,多数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在跨境电商课程标准、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一片空白。国际商贸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严重滞后于跨境电商行业人才素质需求,现有方案难以培养出具备“商务+英语+平台”从业技能的跨境电商人才。

3.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1)与企业协同培养“校内讲师+企业专家”跨境电商培训师资队伍,辐射全国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师资培训。通过“校企合作,引企驻校”,校内教师和企业主管对接讲授同一门跨境电商课程、安排校内教师到企业一线岗位进行跨境电商顶岗实践、以老带新、师生跨境电商创业,为我院培养了一支稳定的跨境电商师资队伍。携手广州立秋电商,通过省教育厅培训项目(中高职教师跨境电商操作实践能力培训班)和商务部国际贸易学会培训项目(全国跨境电商师资培训班),依托教育部授予我院的“全国高校跨境电商师资培训基地”,面向全国院校开展了多期师资培训班,截至2015年底,已培训教师学员500多人次。(2)编写《网上外贸实务》教材,制订跨境电商课程标准,填补了职业院校跨境电商课程标准与课程体系设置空白。根据企业专家提供的跨境电商运营管理与平台操作实践经验,在我院国际商贸专业群开设《网上外贸实务》、《项目课程》等跨境电商课程群,与广州立秋电商协同制订《项目课程》《跨境电商B2C网店运营》等课程标准。全面进行跨境电商教学方式创新与实践,改善师资队伍知识与技能结构,规划与建设系列跨境电子商务实训室。(3)在原有“懂英语、熟商务”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增加“掌握跨境电商运营管理与平台操作技能”目标,我院国际商贸专业群学生就业率极高。引入巡洋国际物流、嘉森国际、敦煌网、富潮科技、和依德厨具、悦扬国际物流等跨境电商企业和物流公司,培养学生跨境电商运营理念和平台操作实践技能。校内教师和企业经理合作指导大学生创业创新与实践项目,鼓励师生开展跨境电商创业。“英语沟通+商务技能+跨境电商运营管理能力”复合型跨界人才培养方案,改善了原有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单一的职业技能结构,结束了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一线岗位人才素质要求脱钩的现象。

三、特色与创新

1.教育理念更新:跨境电商岗位流程细分化并融入课程教学内容。邀请数十家企业一线主管对跨境电商岗位职责进行细分,把岗位流程以项目驱动方式融入课程教学内容,通过校企合作、校中厂把跨境电商虚拟项目转化为真实项目,开创一线岗位具体流程对接课程内容这一教学理念,实现校企共赢。

2.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六真实”项目实践教学。2009年以来,我院国际商贸专业群骨干教师协同跨境电商企业开发了《网上外贸实务》、《外贸项目》课程,引导学员在阿里巴巴、速卖通、敦煌网和Facebook等跨境电商平台上实践操作,实现了教师线下理论讲授到教练式线上引导职业素养能力形成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协同创新,以项目课程方式让学员在真实主流跨境电商平台上,经营真实产品,操作真实跨境电商流程,完成真实工作任务,获得真实订单,锻炼真实职业能力。

3.教学管理规范:PDCA管理机制。引入PDCA管理机制,通过微信、QQ群互动,对学员、学校回访,搭建教学与培训前、中、后沟通平台;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遴选等环节发现不足,及时改善,保证学生教学与师资培训质量良性循环。

P(Plan),根据我院教师专业背景及跨境电商行业参与度、合作企业主管跨境电商平台管理水平和经验,遴选培训师;撰写人才培养方案。D(Do),通过“引企驻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培养学生;通过省培、国培项目在全国中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中招收学员,开展跨境电商师资培训。C(Check),由学员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保证学生教学与师资培训质量。A(Action),通过学员问卷调查反馈跟踪制度、项目验收和总结,及时改进教学与培训过程中的不足,确保各环节良性循环。

四、推广应用效果

1.教育部、商务部授权全国跨境电子商务师资培训示范基地。获得商务部“全国跨境电商校行企合作教育示范基地”和教育部“全国高校跨境电商师资培训基地”授牌,国际商务教育研究会长期落户我院开展高校跨境电商师资培训,我院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师资培养取得标志性成果。

2.成立全国高校跨境电商专业委员会。获得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委员会批复成立“全国高校跨电商专业委员会”,统筹全国高校跨境电商课程标准制订、校企合作、师资培训、科研等工作。

3.省市和全国行业跨境电商师资培训项目,为我国高职院校培养了大量师资。截至2015年12月,省培、国培项目培训教师学员500余人次,解决了我国商务英语专业亟需跨境电商师资难题。其中,厦门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武汉长江职业学院等教师接受培训后,从开设跨境电商课程、引导学生跨境电商创业起步,为我国跨境电商行业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4.省、市级大学生创业项目立项,响应政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2013、2014年广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项目,我院12个跨境电商创业项目成功立项,获创业资金5万元。2014年广州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项目平台建设类《B2C外贸网店创业孵化平台》(5万元)和课程建设类《大学生就业网上外贸项目》(3万元)立项成功。

5.出版“十二五”规划教材,被多家职业院校选用,教材使用效果获得好评。出版的《网上外贸实务》(ISBN9787564817190)被列为21世纪应用型人才培养“十二五”规划教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重点推荐使用教材,被多家职业院校选用,教学效果良好。

6.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亮点。2015年9月外语外贸学院申报教育厅首批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办学特色成为我院申报项目亮点之一,获得项目资金400万。

五、跨境电商协同创新合作企业主要贡献

1.深圳巡洋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利用“校中厂”平台,深圳巡洋公司承担专业相应项目课程,采用校企双师制,将客户开发技巧、海空运流程、询盘回复与客户跟进、视屏营销等跨境电商营销技巧、业务流程和物流专业技能和教学融为一体,校内外实训基地融为一体,实现校企合作机制的创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引导部分学生投入更多业余时间参与业务开发,“做中学”更多实战技巧,除了能力提升并有可能获得“薪酬”,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和学生激励机制的创新。寒暑假期间成立项目班,在全校范围选拨实习生参与实践,假期结束后优选部分学生继续参与业务推广,实现了假期学生与专业教学和职业素质提升的融合。专兼职教师利用企业流程、业务和案例等合作编写教材,并为相关课程和教师提供实习、实践和教学案例,将公司的跨境电商知识、技能和技巧“内化”。

自深圳巡洋入驻校园以来,参与学生已达400多人次,出单达52笔,金额逾70万元,学生“收入”近20万。真正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目的,丰富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氛围,有效提高了学生职业认知和岗位技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指向、就业志向和就业竞争力。

2.广州立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立秋电商拥有丰富跨境电商平台运营经验,派优秀跨境电商运营精英作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兼职讲师,与教师定期沟通,协同教师制定跨境电商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现场观摩教师授课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校内教师转型为跨境电商双师型教师,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利用其国内外跨境电商平台关系和资源资源整合能力,为教材《跨境电商操作实务》和《网上外贸实务》的编写提供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探讨教学视频合作制作等,更好地服务于跨境电商教学。

根据高校跨境电商专业设置和实习教学需求,与番职院共同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师生接触跨境电商行业提供创业实践基地,并组建专业顾问团队,提供战略规划、平台搭建及资源整合等全系列跨境电商企业孵化业务,为创业学生提供货源支持、运营辅导、后期项目融资等全方位扶持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陈长英.浙江省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商贸,2015,(02):184-187.

[2]范新民.高等教育国际化与跨境外贸电商人才培养:跨界融合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03):101-107.

[3]钟铃.高职外语类专业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J].时代金融,2015,(12):339-340.

Cross-border E-commerc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Teachers' Training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ing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LIU Dian-lan,MO Chuan-chuan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Guangzhou,Guangdong 511483,China)

Abstract:Cross-border E-commerce industry provides substantial positions for the students major in international trade,business English since 2012. This paper taking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analyzes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ow to make cooperative innovation with the enterprises,cultivate qualified for cross-border e-commerce teaching faculty in order to solve the CBEC industry staff shortage of Guangdong and even the whole country.

Key words:Cross-border E-commerce;collaborative innovation;PD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