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发展创新
2017-02-10徐璐
徐璐
内容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展现出了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多元化流通主体及规模持续扩大等发展特征。但是在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下,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依旧存在着布局不合理、信息化不足、成本较高与过于粗放等问题,影响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度,也阻碍了我国统一城乡市场体系的形成,进而影响了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市场经济新常态趋势下,需要推动农村商贸流通业现代化的发展创新,构建现代化平台,制定现代化政策等方式,破解“三农问题”,提高农村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关键词:农村 商贸流通 现代化 创新
引言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下,为了统筹城乡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并颁布了多个支持政策,借此来引导农村商贸流通业的良性发展。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数据显示,我国2014年农村人口数量约为6.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45.23%,但农村消费对GDP的贡献不足10%,明显低于城镇居民消费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客观而言,推动农村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发展创新势在必行,需要通过促进居民消费来带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新农村”战略发展始终如一,而现代化的农村商贸流通发展需要借助电子商务与信息化的科学技术,也要迎合市场需求,采取现代化的发展理念,通过转变传统商贸流通业为现代商贸流通,有助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最终达到扩内需的目的,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农村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商贸流通市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农村商贸流通市场的规模持续增大。近年来,我国农村商贸流通市场规模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动下,地区的综合市场、营业面积与成交额有明显的提升,并且成为了多个地方政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第二,我国农村商贸流通市场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路径中,我国农村商贸流通市场逐渐在缩小与城市商贸流通市场的发展差距,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多业态的发展局面。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纷纷响应国务院的号召,基于建设新农村战略,努力发挥农村市场作用,深化商贸流通改革,打造了多主体、多元化、多渠道与多层次的新商贸体系,并取得以下成果:第一,日益完善的农村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我国农村地区的商品流动愈加顺畅,特别是部分农村以批发市场为主体、以城乡集贸市场为辅的市场体系已经形成,为农村的农副产品销售打造了良好的流通渠道。在区位优势和产品资源优势的表现下,部分农村地区的商贸流通聚集地已经形成。第二,多元化的农村商贸流通主体。时下,农村商贸流通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已经形成,包括农村流通合作组织、农户经纪人以及农产品销售大户等,均成为了农产品销售的主体与流通核心。在专业合作组织的迅速发展推动下,农业经济增长十分明显。第三,多样化的商贸流通方式。随着农村地区多元化的流通主体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商贸流通方式也不断涌现。现代化的销售渠道与销售网络,为农村农产品的销售带来了便利性与高效性。基于合作化的形势下,企业零售网络的建设推动了农产品的流通,在连锁店、批发点和代理销售渠道中,均能够看到农产品的外销,以及各种城市产品向农村地区的渗透。
以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所打造的农村商贸流通现代化体系为例,该县通过编制《乡镇商贸中心、村直营农家店建设规划(2013-2015年)》,首先建立了连锁经营体系,利用3年时间建成乡镇商贸中心12个、直营农家店90个,统一风貌及管理模式,由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实行连锁经营,规范管理。其次构建了现代化的商品配送体系,建设县级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商品仓储库,实现商品统一配送,保障商品质量;与此同时,依托直营农家店收购农特产品,实现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除此之外,该县还构建了现代化的信息管理体系,通过配置金融服务终端与商业零售终端设备,实现了资金与商品信息化的管理,营造了现代化的农村消费环境。
我国农村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且缺乏配套服务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然而对于农村地区的流通设施建设,还并未纳入到建设规划当中。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某些地区,还表现为十分匮乏的情况,供电、供水及道路基础设施的陈旧与不完善,导致地区难以推进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现实中很多商家对于农村市场缺乏足够的重视,即使存在着一些商业网点的产品销售,也难以保障农村家庭在采购产品之后,依旧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售后服务。特别是耐用消费品的维修情况,在缺乏良好维修渠道的背景下,较高的维修费用让消费者不愿意选择高品质产品,制约了农村家庭的消费需求,不利于农村市场的开拓与流通业的发展。
(二)农村商贸流通缺乏现代流通组织形式
农村商业网点建设无序,商业业态单一,流通现代化程度低,缺乏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加强农村商业网点建设,突破城乡所有制和主管部门的界限,向农村多渠道延伸、渗透、建设网点,扩展农民创建自己的商业购销组织,整合城市规模商业资源,开发农村市场,拓宽经营渠道,推动农村流通体制改革成为当务之急。需要构建农村商品要素自由流通的市场体系,消除城乡市场分割,实现城乡市场一体化,打破各种封锁和垄断,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流通体系,提高农村市场化程度,降低交易费用,提高流通效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弥补市场传导机制的缺失,深化农村劳动分工,提高农村市场化程度,促进城乡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良好的城乡协调互动发展机制。而在信息化的优势下,借助电子商务模式,能够有效地打造农村商贸流通的现代化流通组织形式,推动城乡商贸流通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城乡二元化与地域性差异明显
目前,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产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阶段,特别是在近年来,由于国内的生产与消费矛盾凸显,导致区域性的经济竞争逐渐转向商贸流通业的竞争。对于地域性的经济恢复与发展而言,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意义非凡。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也存在地区差距。从地域性划分的角度来看,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业以东部地区最为发达,中部、西部农村地区发展相对较差。而这种东部、西部与中部地区的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差距,不仅由省市地区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决定,还可以在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地理区位、地区分工以及市场环境等方面也可以窥见一二。根据《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中西部地区拥有全国60%的人口数量,但是在零售业从业人员和网店分布数量上,却不足全国总量的50%,且东部、西部、中部地区的批发零售企业比例也非常不协调,东部地区占比约为70%左右,高达65%左右的从业人员比例,导致地域性资源分配不均。而且从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地域性发展差距来看,沿海、沿江省份,例如江苏、浙江与山东、福建和广东等省份,依托于其自然水路运输优势,在商贸流通方面有着更多的发展机遇,所以当地的产业发展十分发达。相比较于这些地区,中西部地域性的发展差距,主要表现为机会较少且成本较高。
(四)农村消费市场疲软且流通人才匮乏
鉴于城乡两极化发展的严重问题,国内农民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且渠道也比较单一,缺乏稳定性收入。与此同时,在不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之下,农村家庭开支主要用于住房、教育及医疗等方面,缺乏其它消费需求,农民的传统储蓄理念更使得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难以被深度挖掘。在调查了解中发现,部分农村居民的医疗消费理念还存在着过于传统、保守的特征,秉承“能省就省”的原则,缺乏现代医疗健康意识,认为医疗费用是生活支出费用中可节省的部分。这种过度谨慎的消费心理,也体现了农民消费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
与此同时,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农村的年轻人才更多地开始向城市转移,并且有目的性地向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在此背景下,人才的流失导致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始终处于人才缺失状态,不仅缺少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而且还缺乏拥有丰富经验的实践型人才,以及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地方人才的缺乏,也成为了阻碍农村地区发展商贸物流业的主要问题之一。
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发展创新对策
根据目前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为了推动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发展创新,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新现代化的流通方式
农村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创新,需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即促进农村商贸流通业向着现代化、智慧化、便捷化与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需要积极推进农村物流配送发展,支持批发市场完善物流服务功能。通过逐步推动发展,打造集交易、仓储、展示与加工、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批发交易型配送模式。依托于各地的特色专业市场,构建一批特色化的专业商贸物流中心。支持并鼓励构建以现代化物流配送模式与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为支持的现代农村商贸物流企业,并打造覆盖各个农村区域的畅通便利配送体系。与此同时,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联合重组等方式,发展农村连锁经营,支持培育重点企业与品牌,提高连锁经营的跨区域拓展扩张能力,将有助于强化连锁企业的竞争力,推动市场发展。另一方面,推进农村商贸流通业的新型业态,对接农企、农超与农校,构筑新型的生产与流通紧密结合的优势发展体系,通过品牌超市为主导,以小型百货店为辅助,积极促进网络购物与城乡商贸服务中心的发展,构建适合不同农村地区需求的创新市场业态,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新型商贸业态体系。在此期间,可借助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构建农村企业对农民的电子商务模式,便于农户与农企的信息双向沟通,依托于网络及第三方物流服务主体,打造农村地区的网络交易电子商务中心,变革农村地区中小商贸企业的服务模式,加快农村智慧型商贸流通业的稳定发展。
(二)创新高效的现代化商贸流通网络
建议我国农村地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创新高效的现代化商贸流通网络:
首先,要搭建以产销对接为主的农产品流通网络,鼓励农产品流通企业、大型连锁企业与农村合作组织、生产基地等进行对接,创新对接机制,拓展对接渠道,构建稳定、长效、多元化的现代化发展模式。透过建设渠道,建立“三链一体”的农产品流通网络,确保从生产、采购到加工、储存,再到运输和交易的多元化产业链,开展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推行农产品物流链直达,最大程度地节约物流成本,并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真正地实现农村农产品产销对接的一体化流通网络。我国知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湖北福娃集团就在江汉平原地区与当地的农产品生产者签订了农产品保价、保量收购的协议。这种龙头企业的存在使得农产品的流通中小商贩被剔除,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越过批发商而向零售商供货。这种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形成有利于压缩流通程序,从而提高流通的效率。
其次,要建设便捷的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以品牌企业与大中型流通企业为核心,采取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等现代化流通方式,提高农村生活消费品的直营连锁覆盖量。
最后,通过农村区域物流与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优化区域内的农村物流资源配置,进而推动农村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政策方面引导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并为区域物流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与政策措施。物流服务一体化网络的构建,一方面要符合市场经济的新常态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还要迎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重点以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与京津翼一体化区域作为区域物流发展的核心环节。要以普及创新为基础,构建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加快市场监管体系的建设,完善信息系统,打造服务于“三农”的农村创新型商务信息服务网络。作为一个将电子商务与企业管理相融合的信息化平台,现代化农村商贸流通信息平台的核心是物流供应链的管理,是要把企业内部及外部管理融合一体的平台,其中心的服务对象是客户。在电子商务平台功能的体现下,农村的中小企业可以一站式地加入到各种商业活动当中。可以帮助用户完成企业内部管理,也能够衔接企业的上下游协同发展,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在电子商务化平台功能的作用下,有利于将企业的内外部业务流程打通,优化企业的供应商结构,降低企业采购成本,让企业、用户及上下游合作伙伴全都连接到闭环中,推动企业的高效、稳定运转,降低管理成本,获取更多的商机,赚取更多的利润。
(三)建立现代化农村商贸流通信息平台
为了推动“建设新农村”的战略发展,现代化的农村商贸流通信息平台建设势在必行。从功能性而言,现代化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信息平台,不仅要满足涉农企业、农贸市场、物流企业的需求,同时还要满足区域物流中心及不同层次的参与者的信息与功能需求。现代化的农村商贸流通信息平台,要能够为农村市场及物流配送企业提供信息,同时基于公共信息与公共数据的交换和处理功能,还要满足现代化物流运输即供应链的信息需求。从本质上而言,现代化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信息平台,就是农村市场的网络化贸易平台,对提升商贸信息传播速度,有着积极的作用。
观察当前农村地区农业结构的发展情况,其问题普遍集中于技术性、信息化与产品管理及配送等方面,并且以信息化的问题最为严重。全面发展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将有利于推动工农产业的信息化改革发展,迎合时代发展需求,有效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解决市场信息与农业生产信息不匹配的情况。在信息平台的构建下,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和农户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同时还有利于避免农村地区的盲目发展。从物流服务角度而言,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物流发展较为缓慢,效率普遍较低。往往存在着信息沟通不顺畅的情况,车与货物无法有效对接,进而还导致了资源浪费的问题。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其所获得的物流信息也往往存在着缺乏针对性、过于零散等不良情况,难以有效做出辅助性决策。透过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信息平台的构建,可以衔接物流运作设施、物流中心及相关智能部门,将物流信息资源汇聚于此,进行有效的处理与整合。在此背景下,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信息平台,应该具备信息的查询与发布功能,要满足物流信息需求主体的需求和功能要求。
现代化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信息平台建设,应基于B2C、C2C及B2B等电子商务模式的共性功能基础板块,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村市场。其信息平台的特点,在于将物流供应链和电子商务创造性的融合,缔造现代化的电子商务模式。其特点表现为:将软件服务化整合于电子商务及管理软件应用领域;将电子商务从信息发布与商机搜索延伸至在线支付、电子采购及协同工作领域,打造完整的电子商务交易闭环;将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延伸至企业外部,为下游客户及供应商提供了全面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四)落实各项支持政策
一方面,农村地区要积极贯彻落实政府关于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支持政策,综合采用经费补贴与费用奖励等方式,加快农村商贸流通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通过组建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合理分配任务并落实工作,研究重要问题,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另一方面,要落实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政策。对于任何一个行业而言,技术创新都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我国现代商贸物流业也不例外。建议在新常态的发展路径中,我国现代商贸物流业可以展开精细化的管理,促进物流服务的高效、安全发展。结合现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加快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行业全面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政府要在政策上积极鼓励物流企业升级物流运输装备与技术,推动多式联动发展,更要以政策引导鼓励农村企业自主创新与研发新的技术,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以市场需求与国际潮流为导向,推广新的物流技术。农村商贸物流业技术创新,还需要不断健全现代商贸物流业的人才培养与管理体系。现代物流的活动涉及到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物流本身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发展现代物流必须建立在先进科学知识的基础上。 而从事物流行业的工作人员应该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知识储备也应十分丰富。但是我国目前的物流工作人员,在专业技能的掌握上并不扎实,因此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物流人才俨然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从事物流行业的工作者应该利用各种各样的培训和学习课程来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素养。另一方面,物流行业也要引进优秀人才,同时制定有关的农村商贸物流人才培养计划,以更好地实现技术创新。
结论
在市场经济的新常态发展路径中,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正在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需要通过现代化的发展创新,推动产业的升级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结合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趋势,建议通过四个创新角度即技术创新、理念创新、平台创新和模式创新,来契合市场发展的需求,为推动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郑勇军,肖亮,牛言瑜,廖明,徐锋,易开刚,朱发仓,徐元国.现代流通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以浙江省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3)
2.周桂良,毛丽娜,吴鼎新,赵钢.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的构建、评价及发展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4(2)
3.关心.调整商贸流通业发展战略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J].商业经济,2013(23)
4.陈君.农村消费升级背景下城乡双向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构建[J].改革与战略,2015(7)
5.晋淑惠.农村商贸流通业自主创新系统架构及驱动机理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25)
6.张莉.现代商贸流通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32)
7.易婷.经济欠发达地区商贸流通业现代化进程推进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