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散文的语言艺术及写意性分析
2017-02-10马雪莹
马雪莹
摘要: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学创作领域有名的散文家,他在总结“五四”时期文学创作发展的基础上,对文人创作意识审美进行了创新开拓,提出了大散文的概念,即强调散文创作的意境、感情和审美。文章从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审美意象、艺术特色几个方面对贾平凹散文语言艺术和写意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贾平凹;散文;语言艺术;写意性
贾平凹是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创作中注重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学习素养,调整自己生活和时代发展的关系,不断调节自己的审美方式和对生活的认识。贾平凹认为在新的发展时代,散文的创作不能出现假大空的创作倾向,要注重散文创作的 时效性、真实性和美感。这种散文创作理念的提出提升了散文创作的艺术化美感,加强了文学创作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一、贾平凹散文的艺术思维方式
想要了解一位作家的文学创作需要了解和把握作家的创作艺术思维,并深入理解作家艺术创作的意义。贾平凹的散文创作受自身成长经历的影响,从小养成了一颗羞涩、孤独的心灵,因而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尤其注重对人心灵变化、个体创伤经历的刻画,他的散文创作对现实生活中人的面貌格外注重,同时也能够将自然事物赋予人性化特点。贾平凹对外界事物的 独特敏感和超强的捕捉和想象能力使得贾平凹的文学创作具备了艺术家独特的思维方式,即对社会生存状态、生命意识的感知。
另外,贾平凹拥有感应式的思维,在创作中强调自然和人类、人内在精神和外在表现形式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即“天人感应”思想的重要体现。这种达到精神境界的文学创作要求他的创作要超脱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虚静态的文学创作境界,即以自己平静的心态来面对外界的各种事情,做到宠辱不惊。
二、贾平凹散文的审美意象特点
意象是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主客体审美情感和客观事物之间的一种互相感知和互相同化双向交流的过程。在作家散文创作中体现的审美情感、审美意识和审美创作中,审美意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寄托了作家个人的人生态度和个人理想追求。贾平凹散文创作所选择的意象是多样化的,主要有石头、月亮、水、女人等。在这些意象中,贾平凹应用最多的是月,比如在他的散文集《月迹》创作中,基本上都是咏月的散文,比较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是《对月》、《月迹》和《月鉴》。在散文《月鉴》中,贾平凹散文创作达到了一种温柔祥和的境界,让人读后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能够让人短暂的抛弃自己生活的惆帐,集中精力加强感受月亮的能量,透过月亮更好的观照自己的灵魂。在贾平凹的创作中,月这个意象是美好、幻想和希望的一种象征,是对人生苦难、烦恼、困惑的一种缓解。同时,山石意象在贾平凹的散文的创作中也有重要的体现,贾平凹的散文创作中体现了一种人格美的力量,体现一种孤高、不同流合污的审美情趣,展现一种阳刚之美,比如在《山石、明月和美中的我》,贾平凹写道山石和明月对我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我国的散文创作也产生了深刻的应现象。体现在《读书》散文创作中,贾平凹从山路、山石、山雨等自然景物的创作中感受了丰富多样的生命格调,且注重个人感受力和这些自然物之间的感知。再比如在《丑石》散文创作中,贾平凹写道丑石和黑黑的,被人们应用在房屋建设中,村里的人比较厌恶这种事物,但是却没有力量挪动这个石头。直到有一天,有人预言这些石头能够在天上发光发热,造福于人间,祖先都曾仰望过这些石头。《丑石》应用这种写意创作方式将贾平凹自己的生活见闻融入到散文创作中,石头平凡下显示出的力量代表了人高贵的品质,同时这种品质也象征了一种为人处世之道。
三、贾平凹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
(一)体现了一种空灵的诗意
贾平凹是一种感性的作家,他的散文创作中体现了一种诗意美,对心境形象和生动的客体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比如在《落叶》中,贾平凹体现了自己对生活现象的独特化感受,通过对法国梧桐的平面意象刻画,体现了落叶想要超脱自己生命格局的悲剧创作思想,同时也展现了落叶这种昂扬的生活斗志。
(二)体现了一种禅性思维
贾平凹的散文创作充分吸收和借鉴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精髓,体现了深厚的佛教色彩文化。比如《黄甫峪》中描绘了黄甫峪水的玄妙,《冰风洞体验》体现了冰风洞的幽静等。同时,贾平凹的散文创作还注重提升自己对自然现象的一种升华性感悟,将对事物的感悟通过佛理进行抒发,将佛教思想以一种空灵的创作手法进行表达,比如《访兰》中,贾平凹将禅意转化为一种闲适的意境进行展现。山中的兰花不是为了人们的欣赏而盛开,而是为了自己的存在,兀自坚持在自然界中自生自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贾平凹的散文创作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和禅宗文化思想,在写实化散文创作中注重赋予自然物以超脱自己实际的内涵,提升散文创作的艺术美。为了进一步加强人们对贾平凹创作的认识,需要有关人员进一步加强对贾平凹散文创作的解读。
参考文献:
[1]野莽.贾平凹跟法国人签合同[J].北方文学,2006,02
[2]刘娜.贾平凹散文艺术初探[J].文史博览(理论),2012,0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