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拨动学生乐于写作的心弦

2017-02-10杨晓蓉

文学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作文教学

杨晓蓉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应该努力构建活动化的写作教学,以冲破传统作文的章法和结构的羁绊,消除写作中的畏难情绪,张扬学生的个性,还学生一个自由的话语空间,能轻松快活地作文。文章从好读、写真、会改和展示等方面阐述了实施快乐作文教学的探究与策略问题。

关键词:作文教学 兴趣培养 途径策略

现实生活中,学生最害怕作文,谈写色变;老师怵头作文,劳神费时收效低。因此,初中作文教学务必使学生从作文思维困境中走出来,减轻心理压力,有写作的灵感和激情。只有如此,才能使作文教学成为课堂这一师生共同奏响的交响乐中最快乐的旋律。快乐来自于师生们作文负担的减轻和作文质量的提高。

一.让学生喜欢读书,储备写作素材

只有语言积累丰厚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花。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也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文本”。它们往往都是编者们精挑细选出来的,内容涵盖广,思想层次高,理应成为我们中学生写作最直接的素材来源。但遗憾的是教师往往多从文章学的角度去分析文本,却很少从写作学的角度去加以指导,导致学生常常对这些优秀的写作素材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其实,教材中蕴涵着无数个写作素材(包括行文思路),足以建立一个资料库,满足学生创作的需要。例如教材中有很多涉及同一题材的素材,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透彻解读,然后让学生对解读内容进行引用、重组、建构。譬如关于“孤独”的篇目有:《孤独之旅》《再塑生命》《丑小鸭》《湖心亭看雪》《爱莲说》等。选取几则材料,能形成基本的行文思路,找到个性创作的突破口。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习课外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思想内容琢磨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精当,分析作者表达思想内容的思路,体会作者对观察事物的独到见解,通过这样一堂堂课的消化吸收、不断积累,学生对于如何观察分析事物,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认识渐渐提高,词语和句式也逐渐丰富,这就为写好作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先有传承,后有创新。

为了有效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笔者组织学生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显然,开展课外阅读不能是“放羊式”的,首先要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目的地把课外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时代新著、流行佳作、优秀报刊杂志等,让一篇篇名著美文如同一场甘霖滋润他们的心田。其次要注意“三定”,即定时、定向、定位。“定时”,即定时组织学生到图书室、阅览室借书、读书,并定期举办读书汇报活动,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笔者鼓励同学间书籍推荐和互借。在双休日,好多学生主动要求家长带自己去新华书店看书。“定向”即确定学生课外阅读的导向,及时向学生推荐优秀篇目、可读篇目,也可指导学生订阅相应的报刊,引导学生认识不同领域的人读书的内容和看法是不同的,比如学生喜欢读《哈利波特》这一类书籍,农民喜欢阅读科学种田的书,引导学生明确阅读方向,提高阅读品位。有些学生学着杨红樱、郑渊杰、秦文君写起了校园小说,以前最讨厌写作文的小罗同学也写起了他的《美丽校园》。目前,学生基本已经形成“爱读、爱写的好习惯。真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定位”即定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使学生方法到位。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或写读书随笔,并组织学生真诚交流,点燃思维火花。笔者就经常组织开展班内和小组内阅读交流、精彩片段赏析,互相启发。长此下去,学生作文时有了思想、生活、技巧上的指导,有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二.让学生学会写真,端正写作态度

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写真”

教师可以利用校园各种活动载体,例如开展讲名人故事、知识竞赛、演讲辩论、诗歌朗诵、作业展览、书法比赛、文娱体育活动、主题班会等,活动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谈论活动的内容和活动后的感受,培养学生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就在学生兴致高涨时,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写下来”。记得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事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

例如演讲和辩论同属口头作文,它能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即兴表达能力,促进作文教学,还可增强了学生的勇气和自信。演讲前先由学生商量确定内容范围,再收集整理资料,教师指导、控量;学生修改原稿、练习讲演;列出评分标准,学生讲演;评定总分、评价反馈;教师小结,宣布获奖名单。平时则坚持“课前三分钟演讲”制,其主题按每个学期顺序考虑确定为:“美文介绍”“我最喜欢的文章”“诗词赏析”“经典时评”……这样,每个学期每个学生至少有一次锻炼的机会。对于辩论,应该提倡即时辩论;课内辩不明,课下再辩;不注重谁输谁赢,讲求谁说得更符合情理。还可开展“双月一辩”活动。要求全员参与。面对辩题,让学生自由选择正方或反方,从收集材料、写作辩论稿、模拟辩论、语言艺术等方面提供意见或建议或文字材料;也由学生当主持人、评委;同时开展辩题的征集活动。每次辩论活动都评出若干“优秀辩手”“最佳辩手”“最佳主持人”“优秀辩论稿”,每年都评选出若干个“优秀辩题”。 辩论活动组织得好,对学生的收集检索辨析信息、写作、演说等能力及协作精神、竞争意识等尤其是思辩力的培养都十分有益。我们遵循面向全体,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了解并懂得如何辩论的原则。

2.积极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会“写真”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可以说,不吃梨子就不知道梨子的滋味。不到奔腾不息的河流中去漂流一番,怎么能体验那种惊心动魄的感受?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真实感受,也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来。它可使学生走出写作的困境,增强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培养灵活应变能力,并突破语文写作教学的难点,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开辟一条新的途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投进大自然的怀抱,与大自然进行真实的对话,引导学生从一棵小草嗅到春天,从一片落叶感受奉献,从一朵梅花看到坚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投入社会,关注社会热点焦点,了解国家大事,关注身边一切。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发展:深入农业基地、工厂、超市、敬老院、展览馆、风景区、农贸市场、参观要写的对象,观看要写的景物,访问要写的人,采访收集要写的事等。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物,与他们进行对话和交流,锻炼学生敢于思考、勇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每个人的周围,都有一个非常广阔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作文之“源”。

三.指导学生修改,培养写作能力

有句话叫“作文,三分写,七分改”。在作文教学中,需要形成自由的写作氛围,调动更多学生自主修改、精益求精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修改作文中张扬个性。还有句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所以“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在引导、开窍学生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这样才能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提高,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修改习作,以改促写。语文课程标准都强调“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通过自改、互改、多写多改,不断训练学生的写作技能,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以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

1.指导开展自我评改

教师指导学生圈划好词好句和写得精彩之处,寻找不妥之处,标上记号。再根据好词好句的多少给自己打加分。家长们说:“孩子回家不玩了,会主动看书了。”这样就唤醒了学生积累的心理。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针对选材是否有新意,文章结构是否严谨,文章立意是否有思想有深度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以确保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同学们说,自己的作文本越来越“红”了,分数越来越高了。自我评改法为写作带来了快乐。

2.尝试开展互评互改

学生互改能使学生互相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取长补短,增强修改的责任感,共同提高。同时学生在读文、评文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学会评价别人。被评的学生也在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接纳他人合理的建议。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对调,也可以以男女同学为合作单位,还可以通过抽签决定能够改谁的作文,也可以自愿选择要改的对象,在批改中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赏识同学的作文。例如在自己喜欢的作文画上小星星、小红花、笑脸、一个大拇指。也可以印上流行的卡通像或小图案等。最后,还需要交流总结。例如刘某某同学在总结中这样说:我今天欣赏批改的某某同学的作文,她的作文让我感触很深,除了是佩服她的文笔之外,就是它能将自己所了解的、所接触过的资料转化成自己的写作素材,进而,为自己的写作增加亮点。该文章使用歌词开头,我自认为我听过的歌曲中优美的词句并不少,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将与文章主题有关的歌词运用到写作当中,这是我从某某同学身上所学到的……该生还从一些方面对自己的批改进行了总结。可见,学生互评互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而且,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在学生互评互改中,教师除了初始的指导要求,还要关注评改小组活动的过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始终参与活动,朗读、批改、评语、记录、汇报,既分工又合作,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3.有效提升教师评改

哪怕是多么微不足道的灵动处富有激情的简短的教师批注,都可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热情。如“这个词妙极了!”“精彩!”“有新意!”“我喜欢这句话!”“用得贴切!”“真有意思!”“这句话真有水平!”等。这些批语使每个学生在打开作文本时,喜上眉梢,乐在心里,急于写好下次作文。教师评改还要注意针对性,还须坚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他们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如果有的学生还不大会把环境描写和表现人物性格结合起来,就要求他在作文中着力刻划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那就未免太脱离实际了。再如学生在写议论文时,结构混乱,不得要领。在批改时应该提醒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议论文结构。这样针对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找到问题的源头,有针对性进行指导,抓住问题的核心和根基,因势利导,让每个学生的写作在不同的层面的“长”得以张扬,各方面的“短”得以弥补,并借此个性化地帮助学生调整、优化写作学习的策略,指导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使学生得到更多地获得自己寻求写作知识的方法,成为学会学习的人。教师应该身体力行,通过自己的写作去实践写作理论,体悟写作方法,然后和学生交流,深入浅出的教给他们方法。教师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学生能轻松快活地作文。

四.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培养写作内驱力

一个人的付出,最希望得到的是别人的肯定,强烈的成就感使人前进的动力会更大,学生也是如此。学生作文,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劳动创造,他们成文一篇,都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因此,学生把作文交给老师之后,他们会急切地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希望从老师那儿得到鼓励和信心。在课堂里如果写好作文还有时间,请学生自愿以同桌或小组为单位寻找别人习作中的“亮点”。先小组寻找诵读,然后全班交流。也可以带回家,让家长欣赏并作出鼓励,提出修改意见。在班级开设“作文天地”,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习作。有些是学生作文中的精彩句子,抄在自己特别设计的纸张上,有些是各组选出好文章,张贴出来让全班同学欣赏,可投学校里的广播站、也可投《台州晚报》等报刊杂志,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由于我们这儿的学生很少有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所以被选上的学生手舞足蹈,欢欣鼓舞。没有被选上的学生也跃跃欲试。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比赛,鼓励学生将自己写的汇编成个人专集,积累下来,留下美好的回忆。这些做法,让学生常常品尝到习作成功的喜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习作的自信心。他们也乐此不疲地积极参与。

我们应为学生创造展示作品的机会。学生的作品能够得到老师,甚至更多人的肯定,无疑会增强其写作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为学生创造展示其作品的机会。比如,及时在班上表扬学生作文的亮点,让其及时收获到成功的喜悦;定期开展优秀作文展评活动,适时评选出作文进步的同学,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向校内外投稿等。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他们获得创作的快乐,从而激发其写作欲望,解决“不想写”的问题。

总之,作文教学,教师要从学生喜欢的角度出发,去开启他们的心扉,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抒自己想抒的真情,即“我手写我口”,作文水平才能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红梅.开启学生快乐写作之门[J].文学教育(下),2013,(5).

[2]张敏.让写作的快乐由心而生[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5,(6).

[3]宋艳君.还写作快乐本色[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大石中学)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作文教学
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