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兰布和沙漠防沙治沙那些人和事儿
2017-02-10陈志国
陈志国
磴口县,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下辖县,位于内蒙古西部河套平原源头,乌兰布和沙漠东部边缘。
新中国成立后,磴口县属宁夏管辖。1954年,甘肃、宁夏合并,磴口县直属甘肃省阿拉善自治州,至1956年,自治州改为巴彦淖尔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属其辖。1960年,撤销磴口县,成立巴彦高勒市。1964年,撤销巴彦高勒市,恢复磴口县。
治沙站传奇
195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要对全国的沙漠进行考察、设计、规划治理。时年10月,由国务院牵头,中国科学院、林业部、农业部、水利部组成综合考察委员会,着手对西北六省区沙漠地区进行考察及综合治理。
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院治沙队,组织全国有关院校和科研单位,聘请苏联专家彼得洛夫参加,考察了我国西北地区各大沙漠,包括对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及河西走廊的综合考察。考察工作结束不久,国家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西北六省(区)治沙会议。决定在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六省(区)各建一个治沙综合试验站,以便开展治沙研究工作。
1959年3月,在兰州会议上,就六省区建站一事做了具体部署。会议决定:内蒙古站在磴口县建立,其名称为“中国科学院磴口治沙综合试验站”。
当年组建了林业、农业、土壤、地貌、植物、动物、生物、畜牧、水利、水文、地质、测绘、气象等专业组。全体工作人员在巴盟盟委、行署的领导下,在盟林业处及磴口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边筹备建站,建立观测点,一边开展工作。至1960年底,先后进行了巴丹吉林沙漠考察、动植物资源调查、土壤地貌水文草场勘察,对三盛公黄河铁桥至狼山的综合断面考察(考察结果均有详细报告),在海子沿、察汉其尔盖等地开展了定位研究工作,并对固沙造林、黏土地铺沙改良土壤、沙地育苗、防治鼠害等工作进行了一系列试验。
1959年至1960年,内蒙古自治区曾连续两年在乌兰布和沙漠东部边缘20公里宽、50公里长的地带进行飞机播种,播区距巴彦高勒最近3公里,最远36公里,为南北长方形,总面积为615755亩,曾播下沙蒿、梭梭、沙米、棉蓬等种子。据1959年10月调查,沙蒿在风蚀洼地每平方米有苗62株,平均苗高0.98厘米;沙蒿在半固定沙丘地区每平方米有苗29株,平均苗高1.5厘米;沙蒿在流动沙丘背风坡脚处每平方米有苗9株,平均苗高38厘米。1960年10月再次调查,在流动沙丘背风坡脚处的沙蒿已平均高达81.8厘米,最高的达150厘米,有50%可望当年结实。此后,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沙蒿群丛到处可见,这都是飞播沙蒿繁衍后代的结果。通过定位观测,定位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后来开展治沙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防沙林场功不可没
“文革”前十七年,在东起黄河防洪大堤内的护岸林带,西至乌兰布和沙漠绿色长城,南自刘拐沙头,北抵阴山脚下的广袤土地上,防沙林场为防沙治沙、绿化祖国立下赫赫战功。
1950年1月31日召开的各界人士代表会上,磴口县委、县政府决定:设立防沙造林专业机构,并报请宁夏省委审批。4月28日省政府批文到县,宣布5月1日为磴口县防沙林场建场日,从而吹响了向沙漠进军的号角。
磴口防沙林场由宁夏省建设厅和县政府双重领导,为了指导和开展防沙造林、封沙育草工作,县委确定林场面向群众,开门办场。场内生产任务以育苗为主,国营造林只是设点示范。林场于1951年在坝塄广庆元(三区),1952年初在四坝潘家茅庵(五区),11月在渡口南套子(二区)三处设立苗圃,当时均称林业工作站,简称林站。南套子林站于1956年转让给县劳改农场,又在冬青梁(四区)建一林站。1952年底,场站共建筑房屋600多平方米,苗圃地600多亩,除老磴口(一区)外,其他四个区都有了林站。林站受林场和区公所双重领导,行政领导与专业服务密切配合,林站用种苗和技术指导,帮助群众造林,同时重点搞国营造林:如四坝林站在其西南的义盛宁沙边营造700亩防沙林带和封沙育草区,坝塄林站在丁家圪旦、小牛俱营造400亩防风固沙林,林场在东荒地、旧地、铁匠壕一带营造的防沙林带,都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1953年,宁夏省成立阿拉善自治州,磴口县划归自治州。到1954年,林场正式职工由1950年的7人增加到40多人。其中干部来自西北农学院林学系、林业部西北林业干部培训班、陕西武功农校林业班、甘肃省临洮农校森林科、宁夏省林干班、宁夏省农校林干班等大中专院校,大部分干部有文化,又经常下乡做群众工作,经过实践锻炼,成为县、区、乡三级政府驻林业工作和农林科技方面的参谋助手和业务骨干。防沙林场虽归口建设科主管,但因林场站干部以指导群众造林为主,县党政领导就将林业方面的计划安排和公文承办直接交给林场办理,林场可以向区、乡行文,场长参加县政务会议,场站的干部参加县、区召开的会议,统一受县区领导。林业干部下乡工作,领导支持,群众欢迎,说话有人听,工作很起劲。这个时期的林场实际起到了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
防沙林场的变迁
1956年,磴口县随阿拉善自治州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内蒙古的林业机构体制与职能作用和宁夏不同,国营林场专门从事国营造林和国有林木经营,苗圃专事生产苗木,均不参与群众造林工作。所以,磴口县政府于1958年也只好单独设立林业科,从林场调孙林涛、郝英才、马正魁、马维骥等人到林业科工作,防沙林场的行政职能和群众工作到此终止。四坝、坝塄林站转为国营苗圃,由林业科管理。冬青梁林站于1959年划归哈腾套海综合林场。县林场设三个生产队,重点任务是在兴盛扬东的河滩地上造林。
1958年8月,林业科请当时在磴口县搞园林化规划设计的内蒙古林业勘测设计队对防沙林场进行勘测设计,当时设计范围是东起粮台乡防沙林带,北至红房子,西到察汉其里格,向南延伸到与阿拉善旗上江交界的刘拐沙头及黄河滩宜林地,总面积16万余亩。1960年,林场在金沙庙设立作业区,此后林场造林转向二十里柳子沙区及杨三店东侧的河滩地。1963年,又在后海子北侧设立作业区开展造林育苗。1964年,县委决定由王有位副县长负责将老柴渠西、旧地、铁匠壕、刘福元一带林场与群众插花营造的国有林和私有树木统统划归粮台乡经营管理。
1963年6月,根据自治区下达的任务,巴彦高勒市(由磴口县改名)政府派孙林涛、孙平到包头市接收上山下乡知识青年,8月至10月,分两批接回初中毕业以上的130多名青年及个别医务、炊事人员到县林场参加林业建设。按当时政策规定,这批人员均为国家林业正式工人。根据工作需要一半分到林场,一半分到坝塄林站。因1962年八一农场(所在地即现在的乌兰布和农场)迁往内蒙古东部地区,原农场土地由坝塄林站搞治沙造林,需要较多的工人。1965年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将哈腾套海林场和八一农场连同坝塄苗圃一并划归建设兵团。
1969年初,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改建为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防沙林场移交给兵团。兵团将林场场部改为一团砖厂,砖厂停办后改为果树队。金沙庙、后海子作业区撤销,土地划归一团六连,二十里柳子成立一团十连,均为农业连队。1975年兵团建制撤销,7个团改为7个国营农场,归巴盟农管局领导。同年,磴口县成立乌兰布和机械化林场。1977年在二十里柳子进水闸成立机械化林场二分场。1978年乌兰布和机械化林场移交给中国林科院内蒙古磴口实验局。县治沙造林局拟文上报自治区林业厅,要求恢复磴口县防沙林场建制,并要求将1969年划归兵团的原林场场部和二十里柳子的十连划归防沙林场。1978年12月,经自治区领导与巴盟农管局协商同意,1979年春,县防沙林场建制恢复,6月,接收了一团移交的十连及果树队,场部设在二十里柳子十连连部。
经过“文革”十年,防沙林场万余亩人工林减少到3400亩,林场原有的西苗圃,经兵团一师一团砖瓦连的7年揉搓,变为一片废墟。
为理顺领导关系和投资渠道,1982年,县政府决定将坝塄苗圃于1976年组建的2万亩文冠果基地移交给县防沙林场。同时,县政府决定将机关、学校、工厂义务植树营造的巴彦高勒镇西北部环城林带交由防沙林场管理保护。为便于管理,防沙林场场部由二十里柳子迁驻县一中西沙窝,并将二十里柳子至金沙庙的林地定为一作业区,果树队包括杨三店以东河滩、东荒地等地定为二作业区;文冠果基地定为三作业区,从此林场进入新的生产建设时期。
县防沙林场从1950年5月建场,到1993年5月,整整四十三个年头,始终为磴口县的林业建设、周边环境的保护和防止风沙灾害做了不屈不挠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