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苏散加减联合艾灸治疗慢性咳嗽41例疗效观察
2017-02-10齐迅捷
张 婧 齐迅捷
1.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北门分院,江西 萍乡 337000 2.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检验科,江西 萍乡 337000
杏苏散加减联合艾灸治疗慢性咳嗽41例疗效观察
张 婧1齐迅捷2
1.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北门分院,江西 萍乡 337000 2.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检验科,江西 萍乡 337000
目的:观察杏苏散联合艾灸治疗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咳嗽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杏苏散随证加减治疗;治疗组采用艾灸联合杏苏散随证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中医艾灸联合杏苏散随证加减治疗咳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艾灸;杏苏散;随证加减;咳嗽
中医认为咳嗽与外邪的侵袭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西医学理论认为,咳嗽发病的主要机制为机体在拮抗呼吸道分泌物时出现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主要与呼吸道被病毒或细菌感染有一定的关系,病情程度严重者会对肺部功能造成影响[1]。笔者对应用艾灸联合杏苏散随证加减治疗咳嗽41例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慢性咳嗽(排外刺激性咳嗽)患者82例,均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入院的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45.8±6.1)岁;体重43~85kg,平均体重(53.7±7.5)kg;发病时间3~12个月,平均(5.2±0.6)个月;治疗组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18~71岁,平均(45.5±6.6)岁;体重45~81kg,平均(53.8±7.3)kg;发病时间3~11个月,平均发病时间(5.0±0.7)天。两组年龄、性别、体重、发病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以杏苏散治疗,药用桔梗、紫苑、法半夏、杏仁、陈皮、茯苓、苏叶、百部各15g,黄芩、甘草各10g,大枣4枚,生姜3片。鼻塞流涕者加用辛夷花10g,痰少者加用贝母粉5g,咽干者加用北沙参10g,体虚者加用黄芪和党参各10g。水煎服,每日一剂,治疗1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主要取穴为风门(双)、肺俞穴(双),每次每个穴位的艾灸时间20min左右,每天1次,疗程为1个月。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作为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价 治愈: 用药2个星期咳嗽症状彻底消失,停药后1个星期病情未复发,PO2、PCO2等呼吸功能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治疗4个星期咳嗽症状彻底消失,遇到外界刺激之后会出现程度轻微的咳嗽,PO2、PCO2等呼吸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超过50%;无效:治疗4个星期后咳嗽症状没有任何改善,相关指标有明显异常[2]。
2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所采用杏苏散中,桔梗具有开宣肺气的功效;杏仁、紫苑具有降气化痰的作用,联合应用,可以很好地宣降肺气;法半夏、陈皮、茯苓具有行气祛痰止咳的功效;苏叶、生姜具有外散风寒、利咽止痒的作用。药理学相关研究表明[3],桔梗、紫苑可以对气管分泌产生促进作用,可对痰液进行有效稀释,从而达到祛痰的作用;杏仁可以对呼吸产生抑制从而达到镇咳的效果。艾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条对人体的特定穴位进行熏熨或温灼的中医外治法。对风门穴施灸可以达到祛除风寒的效果,对肺俞穴施灸,可以使肺气宣降功能得到改善,两穴合灸,可以使气机通达,肺气宣降有序,不仅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4]。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杏苏散加减联合艾灸治疗咳嗽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2版)[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1.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738-744.
[3]裴力娇,黄利兴.黄利兴副教授运用杏苏散治疗小儿咳嗽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0(01):47-48.
[4]曾慧频,吕露,陈兰,等.艾灸肺俞穴治疗肺结核慢性咳嗽的效果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1):2534-2535.
(编辑:程鹏飞)
2016-10-20
张婧(1985-), 女,汉族,本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结合临床内科。
R256.11
A
1007-8517(2017)01-0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