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记忆力大揭秘

2017-02-09虎甲

科学Fans 2016年10期
关键词:信鸽记忆力坚果

虎甲

要是问起动物记忆力,相信有的人—定会说,哎呀,这我知道,鱼的记忆力只有7秒,而猫咪根本不记得自己的主人!No!这可是大错特错!动物的记忆力可比我们想象中厉害得多,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小秘密。

鱼的记忆力只有7秒?

只要你问问身边的同学朋友,无论养的是金鱼还是热带鱼,这个谣言一定会立刻不攻自破。比如我,自幼养鱼,喂食之前喜欢先轻轻敲击鱼缸的侧壁,随着轻轻的“砰砰”声,无论是小金鱼,还是孔雀鱼,亦或是地图鱼都会聚集在敲击处,热切地等待着投饲。有些鱼甚至聪明得还能认出自己的主人。我养过的罗汉鱼,当我出差好久,再度来到鱼缸边,还会如小狗那样摇头摆尾地欢迎我。而那些溯河洄游的鱼类,比如大西洋鲑,更是拥有超强的记忆力。幼鱼会在淡水中生活2~3年,然后再在海中生活数年。直到性成熟时,它们凭借记忆中的气味,再次回到原来的出生地产卯。大西洋鲑借助潮流的帮助,从河口上溯入河川,再进入上流。它们为了完成生殖任务,飞越瀑布和堰坝,穿过横亘于河流中的障碍物,一直回归到儿时的母亲河。你还敢说,它们的记忆力只有7秒吗?

鸟类的记忆力

鸟类的记忆力也比人类所想象的强大得多。比如信鸽,除了能够利用太阳还有地磁导航之外,还能利用地面地标导航。初次放飞的信鸽,在出发后会沿河道、高速路等突出地标飞行。等再次放飞之后,信鸽就会沿着高突的地标建筑,走直线,径直飞奔鸽舍。

另一个超常记忆的例证是候鸟。我们所知的迁徙距离最长的候鸟——北极燕鸥,每年要从南极飞往北极,再从北极飞往南极,全程往返近三万千米。幼鸟必须要通过向亲鸟学习,才能记住如此漫长而复杂的迁徙路线。那些幼年不幸丧失了父母的小候鸟,则面临着无法完成迁徙的困境。幸运的是,还有人类科学家所扮演的“替代父母”。世界濒危的美洲鹤,一度只剩下不足200只,人们只能用圈养的方式来拯救它们。但问题是,在圈养环境下,小鹤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机会向成年鹤学习迁徙路线,这样它们就无法重返大自然。到了冬天,它们要么冻死,要么被关进棚子。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位名叫比尔·李诗曼的科学家想出了一个大胆的创意——“自由野鹤行动”:他驾驶轻型飞机充当头鹤爸爸的角色,带领这些圈养环境下长大的小鹤,帮助它们熟悉迁徙的路线。

李诗曼很快就证明,这些幼年鹤会本能地追踪着他的轻型飞机相伴飞行。400英里(约合644千米)的单向旅程,只需要带着这些幼鸟飞行一次,它们就可以牢牢记住路线。要知道,在一片几乎没有任何标识的广阔大地上旅行,任何人都无法一次就把整个旅程的路线记得清清楚楚。

哺乳动物的记忆力

哺乳动物同样拥有强大的记忆力,比如呆萌的灰松鼠。在秋天,灰松鼠习惯埋藏下成百上千的坚果,以备冬天的口粮。哪一个坚果埋藏在什么地方,它们都记得分毫不差——不仅是埋藏的方位,就连埋藏的是橡子还是松子,它们都记得清清楚楚。甚至于连埋藏的时间,灰松鼠也记得准准确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拉温尼克博士,就专门研究灰松鼠的记忆力。据他的研究,灰松鼠找坚果并不依赖嗅觉,而是采用信鸽式的方法,以周围环境的方位信息,比如特定树木与建筑的相对位置来定位。灰松鼠还会结合远处的地标与埋藏坚果的地点之间的角度与距离进行三角定位。按拉温尼克博士的说法,几乎没有人能够记住数以百计的坚果的确切位置。人类虽然也能利用地标进行三角定位,但最多也就能找到七八个坚果,离灰松鼠的水平差得太远啦。

“照相式记忆”

我们人类是“概念思维”的动物。从儿时识字开始,人类的记忆就倾向于形成由词汇、句法所汇集而成的抽象式记忆。与人类不同,动物的思维是“图式化”或“意象化”的。在面对种种天敌还有竞争者的险恶大自然中,为了能够求生,动物会在大脑中对自己所栖息的区域,其大小、范围、空间,水源地、庇护所、危险地带的位置等,都牢牢形成一种具体的图式化的意象——“求生地图”。那些地面的动物,无论是夺跑而逃的小老鼠,还是慢慢悠悠的大象,都对自己所生活区域的路径了如指掌。于是科学家也把动物的这种记忆力称为“照相式记忆”。

喜欢夜间外出的猫咪,记忆的方式也是如此。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曾经用GPS定位仪研究过城郊与乡村的猫咪在夜间的行为。猫咪喜欢沿着自己熟悉的路径巡回,然后不断拓展自己的巡逻路线,有时甚至会走出很远,与陌生的一大群猫咪会合。最后,又会在天明前安然无恙地回家呼呼睡懒觉。据这些科学家研究,猫咪与上述那些动物一样,同样具有一种“地理图景”式的记忆,当它们沿着习惯的小道巡行时,会依据一些细微的特征不断重新认出典型的地标。猫咪一边跑,一边不停地在大脑里“照相”,不断把典型的地形地标储存起来,一帧接着一帧持续加以比对。在所有驯化的家养动物之中,猫咪是最具有野}生的。猫咪并非不认主人,而是作为一种典型的空间依赖型动物,它们往往对家域比对主人更敏感。在野外,猫咪习惯独居,在家养环境下,猫咪能容忍同伴的近距离存在,但社会性并不很强。

社会化记忆

那些社会性很强的动物,比如马与狗,在幼年关键期会形成一种强大的甚于群际的社会性记忆。这种记忆,正是人类能够驯化动物的基础。比如,初生的小马驹能够很快通过嗅觉,还有触觉,而牢牢记住妈妈的气味与形体,在大队的马群里牢牢跟定母马。马儿的这种追随行为,会在日后转移到骑手身上。同样,在社会化的关键期,狗狗开始学习认主,这种对主人的牢固记忆力往往会维系终生。比如,12周大的幼犬,正是寻找新主人的关键期。动物学家曾对这一阶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因为这一时期的经历会形成深刻的记忆,从而对狗狗今后的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处置不当,往往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对于有经验的犬主,在这一时期会有意识地进行社会化训练。诸如,让幼犬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狗、各类事物及不同经历,比如带犬只乘车,去宠物医院等等。在14周以前,假如没有上述社会化记忆的训练,狗狗对人的退缩反应就会非常强烈,以至于日后无法训练。无论人与狗,还是狗与狗间的互动都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在社会化的早期,如果狗狗被隔离,还会产生过度的恐惧反应,比如焦虑等,严重影响其记忆力。

动物的记忆力远超人们的想象,这不仅仅是先天本能或条件反射那么简单,而是动物们在漫长的生存演化之路中逐渐形成的。虽然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但关于动物的记忆力仍然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着我们一起去探寻答案。

猜你喜欢

信鸽记忆力坚果
摇一摇坚果罐
你的记忆力好吗
坚果也分高低脂,肝炎患者要分清
爱吃坚果的小松鼠
信鸽白色念珠菌病的诊治
超强记忆力
信鸽的冬管养殖技术
信鸽是这样练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