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用新词

2017-02-09褚丽萍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男青年知音小题

褚丽萍

丽水市2015—2016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第7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材料一:归谬法是一种用于批驳对方论点的论证方法。例如针对一部分人所持的“作品愈高,知音愈少”的观点,鲁迅在《文艺的大众化》一文中就运用归谬法批驳说:“倘若说,作品越高,知音越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杰作了。”

材料二:某城汽车站候车室内,有一个男青年把痰吐在洁白的墙壁上,车站管理员对他说:“同志,‘不准随地吐痰的标语你看到了吗?”男青年说:“看到了,我吐在墙上,不是吐在地上。”管理员说:“ ▲ 。”

(1) 简要说明“归谬法”的运用步骤。(不超过40字,3分)

(2) 为材料二中的管理员设计一段话,用归谬法反驳男青年的说法。(不超过40字,2分)

【解题要点】

这道题的设计很有新意,两个小题从考查归谬法的运用步骤概括再到归谬法的具体应用,设置有序,尊重思维的规律,具有很好的启发性。既考查了同学们理解分析综合的能力,又考查了语言表达的能力,综合性较强,难度偏高。

第一小题是一道创新的归纳概括题。它不要求概括材料本身的内容,而是要求同学自己从材料中寻找、提炼需要概括的东西。鲁迅运用归谬法推翻他人观点的例子,看似只是对“归谬法”定义的举例解释,其实是将 “归谬法”运用的全部步骤演示了一遍。在解答这个小题时,很多同学容易找错信息,将归谬法的定义当成答案。

在找到材料中与答案相关的部分后,同学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工,从具体事例中提炼得出普遍的方法。有同学只是将鲁迅的话简化改编成句式“倘若说A,那么推论起来就是B”,这也是没有回答到点上。

鲁迅批驳的话中,“倘若说,作品越高,知音越少”一句是假定对方观点正确,以此作为前提,推导出“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杰作了”的荒谬结论,证明了对方观点错误。通过这三步,“归谬法”的运用就完成了。

第二小题是一道开放式语境填空题,它不仅要满足符合语境、用语得体的常规要求,还需运用到上题中总结的归谬法。假如填入传统的苦口婆心的劝导,就不符合“用归谬法反驳”的要求。如果做错了第一小题,对归谬法的理解、总结错了,第二小题也就很难答对了。

男青年说墙不是“地”,所以可以吐痰,假设他说的是对的,那么他的衣服不是“地”、他的行李也不是“地”……都可以拿来吐痰了。

【参考答案】

(1) 先假定对方论点是对的(1分),然后以它为前提推导出荒谬的结论(1分),以此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1分)。

(2) [示例] 依你的说法,衣服也不是“地”(1分),我就可以把痰吐到你衣服上了(1分)。

猜你喜欢

男青年知音小题
知音
山水知音
作品九
知音少,便做一朵未开海棠
质问等2则
“赵”字与《拍掌知音》的成书年代
杂技
请你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