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卷“新意”一览

2017-02-09黄华伟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文段新意语体

黄华伟

关注实战技能 扩充思维容量

2016年12月17日,浙江省进行了全省统一的语文、数学学科高考模拟考。在这份语文模拟卷中,有许多值得老师和高三年级同学关注的内容。

新意1 将字音、字形放在一道题里考查,将过去语文卷的第1、2题(6分)合为一题(3分)。

※ 试题放送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瓦莲卡的父亲是一位器宇不凡的老人,他脸色红润,神采熠熠,留着两撇雪白的尖端拳曲的髭(zī) 须和同样雪白的、跟髭须连成一片的络(lào)腮胡子。

B. 这些铜子儿是磨坊(fánɡ)主每次一个、两个地从杂货铺老板、菜贩那儿死乞白赖地硬扣下来的;人家虽没有明说,可自己总觉得这样锱铢必较未免太吝啬,当时脸都臊(sào)红了。

C. 那遍地的凄凄芳草,攒(cuán) 动的游蜂浪蝶,如今都藏匿得无迹(jì)可寻;只有那几棵百年老树,依旧伸展着槎桠的秃枝,给雪后的夜色平添上几分悲凉、凄清。

D. 他在脑中搜寻恰当(dànɡ)的话语,如同宝石商人在口袋中搜(sōu)索宝石,口袋中充满了放光眩目的珠玉奇宝,却因为数量太多了,反而选不出那自以为极好的一粒。

● 将字音放在句子中考查,创设真实的情境,更符合字音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情况,同时,也为新增的“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考点腾出分值。

新意2 词义辨析和标点符号共用一个语料来考查,其中,重新回归高考的“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考点占2分。

※ 试题放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

清点故宫艺术珍藏工作起动后,封存的奇珍拱璧终于得以重见天日。[甲] 其中有足以乱真的玉琢西瓜,有“雨过天青”色的瓷器,有经历三千年沧桑的铜器,还有皇帝御用的玉玺。

[乙] 唐宋元明清历代名画,更是美不胜收。有些山水画,描写大自然的朝暾夕阴,气象万千;有些名家画的马惟妙惟肖,跃然纸上;鱼儿遨游水中,栩栩如生;鹅鸣鸡唱,如闻其声;竹影扶疏,迎风摇曳;荷塘新叶,晨露欲滴;兰蕙飘香,清芬可挹。[丙] 中国的名画,不仅力求形似,而且要表现动态、声音、色泽等特征,希望启发想象、甚至激发情感。换一句话说,就是要模写事物的神韵。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起动 B. 美不胜收

C. 清芬可挹 D. 甚至

3.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甲 B. 乙 C. 丙

● 这两题只提供了一个语段,而不是采用过去单独在一个个句子中考查的形式——虽然句子也是语言运用单位,但不如语段有情境感、实战感。因为众所周知,语言只有在较充分的语境中,才能真正发挥其传递思想的作用。

其中,第3题对标点符号的考查更是“实战”要求的体现。虽然我们经常强调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并认为可以在作文中作要求,但从实际情况看,在作文中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一直落实得不够好。而在现实中,同学们的标点符号使用水平也不容乐观,比如,对顿号和逗号的用法区分是普遍存在的困惑,丙句中“希望启发想象”和“甚至激发情感”之间到底用顿号还是逗号,估计难倒不少同学。而甲句中引号的用法正确吗?对一些同学来说可能也有难度。相信这次考试会督促大家补上标点符号这一课。

新意3 语言文字运用的主观题考查语体的变换。

※ 试题放送

5. 下面这份申请书的正文存在一些问题。请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重新拟写。(不超过 30个字)(3 分)

老师,我记得学生证是放在家里的,但翻箱倒柜都没找着。我这人比较马虎,可能是乱塞乱放弄丢了,今后我会注意改正。现在我需要学生证办理公交卡,麻烦老师补发给我吧。谢谢老师!

申请书

校学生处:

□□□□□□□□□□□□□□□□□□□□□□□□□□□□□□

申请人: ×年级×班××

×年×月×日

● 这道题考查了应用文申请书的写作,这种“实战”我们已缺失多年。不过,同学们应该注意的不是它怎么“旧题重出”了,而是题目给出了一段口语化的材料:“老师,我记得……我这人比较马虎,可能是……现在我需要……麻烦老师……谢谢老师!”它的真实目的是要求同学们变换语体,即由非正式的口语语体转向正式的应用文语体,这是一个新考点。希望同学们能熟悉这种要求,进而能根据实际的生活需求自如地转换语体。

新意4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题量由过去的7题减少为6题,分值由原来的24分减少为20分。减少的这4分,被平均分配到了实用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以及传统文化(《论语》)赏析题中。具体如下。

(1)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最后一道主观题,分值由3分提升为4分。

※ 试题放送

9. 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观点,并作简要评价。(4 分)

(2)文言文阅读的翻译题由7分提升为8分。

※ 试题放送

1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今君独跨敝马,孑孑而来,使我何由相避?(4 分)

(2)翁翁责我甚当,我罪多矣。为马所累,顾无可奈何。(4 分)

(3)古诗词鉴赏题由7分提升为8分。

※ 试题放送

19. 简析上阕中景物描写的作用。(4 分)

20. 简析下阕中词人的复杂心态。(4 分)

(4)传统文化赏析部分,《论语》“缺席”两年后“回归”,分值由5分提升为6分。

※ 试题放送

21.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儒家与墨家对“义” 的不同理解。(3 分)

22. 结合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儒家之“义” 或墨家之“义” 的看法。(3 分)

新意5 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量由5题减少为4题,分值仍为20分。也就是说,虽然题量减少,但每道题的分值都上涨了。

※ 试题放送

10. 为什么“古井”会让人抱有既“惊惧”又“感恩”的情感态度?(4 分)

11. 如何理解作者写到“故乡的石碾”时提及“笤帚”和“慧”字?(4 分)

12. 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6 分)

13. 本文为什么以“故乡眼”为题?谈谈你的看法。(6 分)

●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第9题是该部分唯一一道主观题,2015年浙江卷考的是“说明理由”,2014年浙江卷要求回答“为什么”,它们的答案都可以在文章中找到,基本上都停留在“理解”“筛选信息”能力层面。而这次的模拟卷要求“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观点,并作简要评价”,从参考答案看,“主要观点”和“简要评价”各占2分,“简要评价”的要求一点都不含糊,它实际上要求同学们在阅读时能有思考、有主见、能评论。

文学类文本阅读由5道题减至4道题,但分值不变,于是就出现了两道6分题,一道题要求“赏析”,一道题要求“谈看法”。古诗词鉴赏题由7分增至8分,两道题均要求“简析”。显然,这样的题型更费脑了。

新意6 作文题要求明确表述为“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阐明”。

※ 试题放送

24.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日趋多元化。有的人喜欢追逐新潮,看电子书、享受手机和网络的便利、穿有破洞的牛仔裤、吃饭 AA 制;也有的人偏爱信守旧习,以纸笔写作、听昆曲京剧、着汉服唐装、讲究传统礼仪;更多的人喜新而不厌旧,兼融新潮和传统。当然还有人认为,本质上人们其实是无法选择的……

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阐明。

【注意】 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 800 字。

③不得抄袭、 套作。

● 应该说,扩充思维容量最多的莫过于作文题。

2015年浙江卷的作文题,要求“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2016年要求“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这份模拟卷要求“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阐明”,算是完成了写作内容及要求的完全更替。

思维容量的扩充还表现在它提供了更多写作方向。2015年浙江卷要求在“文如其人”“文不如其人”两种观点里二选一;2016年是“拥抱”“远离”或“保持适当距离”的三选一;而模拟卷的作文题除了“喜新”“守旧”“喜新而不厌旧”三个方向外,还有带省略号的一句话:“当然还有人认为,本质上人们其实是无法选择的……”指出“守旧”或“喜新”可能都是生活的表象,那么生活的无法选择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可谓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所以,这道题除了提供“新”与“旧”这样比较好入手的角度外,还为善于思考的同学们提供了深思的方向。相比过去,它提供的思维空间既开阔又深刻,如何写好那个“省略号”的内容,值得同学们重视。

猜你喜欢

文段新意语体
《说文段注》之“同意”及其理论意义
五年级阅读主题:壮观景象
经典款也能穿出新意
必具独特新意方为真诗
新意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
汉代语体思想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