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的残酷与芬芳
——“最后的贵族”人物诗化审美
2017-02-09阮波
阮波
乡愁的残酷与芬芳
——“最后的贵族”人物诗化审美
阮波
善于通过细小的日常生活表现社会历史变迁的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以其感时伤怀的文化乡愁和中西合璧的艺术手法,创作了许多蜚声海内外的小说,《台北人》、《纽约客》两本小说集是他对自己和那些有相同经历的人群的生命观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著和对文化游子心理矛盾的细致剖析,强化了其作品的悲剧意识,其悲剧意识又是在形态各异的生命实体之间转换游走的。
洞穿世情的白先勇集中笔墨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经典人物形象,其中,女性的艺术形象尤为突出、:金大奶奶、玉卿嫂、娟娟、老板娘、尹雪艳、蒋碧月、金大班、朱青、李彤……好一卷女人众生相,每个人都是特定环境下的“这一个”,实在迷人得很。他的女主人公,大都是外貌美丽,或是有着强烈的爱情理想却又遭遇不幸,失去家园,结局凄惨,美的寂灭令人掩卷不胜唏嘘感慨。“最后的贵族”人物形象系列中,李彤《(纽约客》之《谪仙记》)最具代表性,自然也属红颜薄命之列,却又不尽然,自她身上散发出来的是一种十分独特而又强烈的个性魅力。
看过《谪仙记》,总有一个感觉,像是参加过一个普通但又隆重的亲戚婚礼,灯光酒影过后不禁顾盼,人生似梦的失落感丝丝入心……白先勇给李彤唱的是一首凄美的挽歌,但又不止于此,挽歌背后又有着多少弦外之音?挽歌唱的过去,立意却为将来;挽歌唱的是死去的人,却是唱给活着的人听的;唱的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不可避免的是“似曾相识燕归来”,人间万事不过都是“昨夜星辰昨夜风”。
一.色彩与图案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的《乌衣巷》正是李彤这位被谪仙子的写照。在她身上,统一着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间状态:她深深地眷恋着过去,蹒跚地挣扎于现在,迷惘地等待着未来。她飘荡无影、扑朔迷离,她似乎不属于东方世界,又不属于西方世界,她只属于自己那个难以捉摸的灵魂。她就像一个神秘而艰涩的迷,她又是那光灿夺目的太阳,绚烂之极终归于寂灭,有的只是最悲哀最彻底的失落。要捕捉李彤实在难,她是如此的矛盾纠结———既深刻又易解,既绚烂又悲寂,既传统又前卫,别说要把握她的灵魂,捕捉她的影子也极为不易。当世声消歇,李彤就躲在自我历史、生活的阴影里展开她的踪迹,其间满是跳跃、迂回与曲折。
李彤本是上海贵族女中的学生,后到美国留学。身为官家女儿,不单家里有钱、家世显赫,人也长得漂亮,享有“中国皇帝的公主”之称。这些优越条件在强化其个性的同时也在加速其悲剧。在如此环境下长大的李彤,具有着红色的倔强、高傲和任性,有着宁折不弯、我行我素的贵族气质,这一切都隐隐散发着命运可怕的悲剧气息。表面上看,她像蜘蛛一样疯狂冷傲、神秘乖张,似乎想网住自己所要的东西。但是,在那黑暗巨大的动物世界里,她不单得不到所要的,反倒连自己也被吞没了。小说中,李彤首次登场亮相是通过其好友黄慧芬的转述:“李彤自称是中国,她说她的旗袍红得最艳。”四个女孩子在一起自称“四强”,李彤坚称自己代表中国,从一开始我们就感受到她对母国情感的浓烈和执着。后来直到陈寅第一次见到李彤时,我们才看到了一个更为慑人的李彤:
“至于李彤的模样我却觉得慧芬过分低估了些。李彤不仅自以为漂亮,她着实美得惊人。像一轮骤然从海里跳出来的太阳,周身一道道的光芒都是扎得人眼睛发疼的。李彤的身材十分高挑,五官轮廓都异常飞扬显突,一双炯炯露光的眼睛,一闪便把人罩住了,她那一头大卷蓬松的乌发,有三分之二掠过左额,堆泻到肩上来,左边平着耳际却插着一枚碎钻镶成的大蜘蛛,蜘蛛的四对足仅仅蟠在髻发上,一个鼓圆的身子却高高的飞翘起来。李彤那天穿了一袭银白底子飘满了枫叶的闪光缎子旗袍,那些枫叶全有巴掌大,红得象一球球火焰一般。……我那位十分美丽的新娘和李彤站在一起却被李彤那片艳光很专横的盖过去了。”
笃爱中国古典意境的白先勇在其作品中“善于通过人物的外貌衣饰、自然景物和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和主题,善于在小说中创造诗的意境。”这段精工细致的白描,色彩强烈、风神俊貌、色香声味、呼之欲出,一个活生生的李彤被置于众人眼前,其基调是红色无疑。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色彩和图案,大千世界就是由许多许多色彩莫测、斑斓多姿的个体集会而成的。独属李彤的色彩和图案是神秘而又炫目的红色大蜘蛛,红色映衬着她的美丽奔放、倔强高傲、矛盾躁动,她的性格主调是红色,她的一生也被各种红色包裹着,只是深浅暗淡不同而已。细细回味,这“红”似乎更应该与重煞、灾祸等意象相联,李彤的“红”与《台北人》中尹雪艳的“白”同样是死亡恐怖之色的象征,人物形象与主题色调极其吻合,使作品苍茫惨淡的意象得以辉映与烘托。
二.消解与意象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李彤的悲剧是在一个大的民族历史悲剧中拉开序幕的。从那一刻起,她便由一个中国最后的贵族被谪为一个中国的流放者。一个最美丽、最自信、最高傲的少女,从虽具有盲目性却又是十分幸福的巅峰落下来,失去了她曾经拥有的一切:富有而又高贵的家庭,爱她也被她热爱着的父母,举手可及的美好未来,以及她以往熟悉习惯的一切……还有最重要的并未在其言语中被明确提及的故土——我们看到的是那条载着她父母远航的船倾覆了!李彤是个悲哀的人,其最为悲哀处便在于她曾经拥有乐园,而被逐出乐土伊甸园之时“变得一无所有,承继权给夺去了”,成了精神与物质上的孤儿,肩负的则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交织而成的重担。以李彤的素质能量物质生活固然不成问题,但精神上的资产却是她怎样努力也无法寻获的,她失落的是她最珍贵的精神家园,那才是她赖以生存的与客观世界联系的纽带和方式。李彤可悲之处还在于她红色的贵族性情使她不安于失乐园,不安于失落往日曾拥有的一切,她有挣扎和反抗的欲望,一个罔顾时代强大背景的行动者,其结果往往是过刚则断。
“不久李彤家里便出了事。……李彤得到消息时在医院躺了一个多月,她不肯吃东西,医生把她绑起来,天天打葡萄糖和盐水针,李彤出院后沉默了好一阵,直到毕业时她才恢复了往日的谈笑。可是他们一致都觉得李彤却变得不讨人喜欢了。”
这是失落天堂的开始。正是从这里开始,李彤的生活转入了另一个轨道――玩命地喝烈性酒,疯狂地舞蹈,任性地赌博,不停地换男伴,专和上司顶撞,佻亻达放荡。自暴自弃的背后便是无穷无尽的空虚、失落和挣扎。她不停地发泄、找痛快,怎么知道痛快和痛苦靠得这么近。也许她本来自找的就是痛苦,她也就越来越不满于自己。然而她毕竟是一个孤独苦闷的女人,她也有鲜为人知的一面。
“李彤半仰着面,头却差不多歪跌到右肩上来了。她的两只手挂在扶手上,几根修长的手指好像脱了骨一般,十分疲软的悬着。她那一袭绛红色的长裙,差不多拖跌到地上。在灯光下,颜色陈暗,好像裹着一张褪了色的旧绒毯似的。……我从来没有看到李彤这样疲倦过。无论在什么场合,她给我的印象总是那么佻挞,那么不驯,好像永远不肯睡倒下去似的。”
这幅画面揭开了覆在李彤脸上的面纱一角,让读者窥视到了一点儿真实的李彤,字里行间似乎并未道出什么,但于轻描淡写之中却渗着一种不祥的预感,而且由于强烈地感受到李彤的矛盾苦闷和奋力挣扎,让人不禁深深地怜爱起她来了。也正是一段这样的白描,出其不意地点出了李彤画像的高光,使得李彤的人物个性更为立体和真实。实际上,有的人在绝望时就故意给人以假象,表面张狂强硬的李彤更是一个极需精神抚慰的普通女性,其失落和挣扎反倒使人物平添立体之美:她的失落无损于她的独特,反而使她更具层次感;她的挣扎并没有减弱她的高贵,却为她平添苍凉之感。正是这种人物设置中表面与实质之间的反差,还有欧阳子在评价白先勇的小说世界时提到的“反讽”(irony),其张力遍布白先勇的作品中,一次又一次地勾起读者的怜惜之情和无限感慨,加持作品与人物的真实感。
李彤最后一次出场,是“坐在那辆金色的敞篷车的右前座,她转身向后,朝着我们张开双手乱招一阵,她头上系了一块黑色的大头巾,被风吹起半天高。”
仍是强烈的色彩,仍是疯狂的举动,永远都像一阵不羁的风。这便是那个“嘴角笑得高高挑起,一双眼皮却倏地挂了下来,好像把世人都要从她眼睛里撵出去似的”李彤,完美而矛盾的李彤———犯冲的色彩、消解的意象就这样构筑着远走纽约的乱世儿女的精神全相。
三.情感与悲剧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谁迟——
阅读常识告诉我们,小说里的人生往往要设置得比日常生活更具有戏剧冲突,并且在藏潜流、隐暗礁、时而风平浪静、时而骇浪滚滚的生活河海里,爱往往是最好的起死回生之物——有了爱,人物与剧情都有了足够的动力和正确的航向,即使最后还是免不了的悲剧。对于一个最后以自杀成全自己的人物形象而言,最好的设置当然只能是古希腊的一悲到底——她的爱又在哪里呢?无望的爱将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彤是奇特的人,她的爱自然是奇特而难以言明的。她有着与同伴黄慧芬、张嘉行、雷芷苓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念,她们都是正常的俗人,能在逆境中迅速调整自己的位置,改变自己的形象,走结婚生子的老路,创造自己美满的小家庭。而李彤的孤傲自赏却替自己开了一个窟窿,一直钻到底,测量窟窿的深度,不吝以她的青春和生命来填。可什么才是与其性情相配的高贵爱情?她故意把钻戒叫“石头”,那么高昂不屈的心气,可真是不足以为外人道。在她的心目中最有价值的东西究竟又是什么呢?是那逝不可再的亲情乡情,还是无处找寻的理想爱情?过去,只有她那高贵的双亲才值得她去热爱,她可以因为双亲的死而绝食厌生。现在,她也可以让周大庆坐冷板凳,让邓茂昌难堪,以前在学校里也是“对男孩子傲慢异常”。她在爱情方面有什么样的原则、有多高的要求其实也没什么,重要的是她同时又是一个逐渐失落了家园和灵魂而又不愿退而求其次的女性,她的感情是常人高不可攀的奢侈品,所以她只能是迟迟不嫁、疯狂更换男伴。从小养尊处优、长大高傲自许的个性使她对王珏、周大庆、邓茂昌之流都不屑一顾,当陈寅告诉她周大庆很喜欢她时,她的拒绝傲慢又精彩:“叫他先学会赌博再来追我吧”。周大庆恋恋不舍地每年都寄给她一张写着“祝你快乐”的圣诞卡,自知永远也不可能快乐的李彤淡淡一句:“他很有意思,可惜就是不会赌钱。”这李彤式的调调缭绕着无尽的惆怅、悲凉,却非得用调侃、不羁的语气说出来,外人怎么听怎么想她全然无视,似乎是告别人世的前奏了。尽管“他是个很好的人”,但是要去理解她、开导她、保护她、支撑她,谈何容易?对于李彤这只失修的沉船,除了束手无策之外,某些生活真相的残酷性也是他无法正视的。李彤不愿拖累任何人,只有沿着原有的轨道消磨下去。这样的一个女人似乎很难对男人动心了,但缕缕情愫执意从某些字里行间的细节里似有若无地现出。
白先勇小说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游园惊梦》当中的戏剧铺排,通过场景环境、人物对话推动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与作品主题,作者“总是十分冷静和节制,和书中人物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对人物客观冷静的描绘,让读者去理解人物。”“善于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很少旁白式的插叙。”愈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便愈是想探究那“半遮的面”到底是何模样,读者的接受心理赋予了小说和人物别样的吸引力。作者投入全部激情描写的是一段民族历史中一个独特的人,写这个人走向精神深渊的那段最痛苦、也最美丽的历程,而这一历程以及这一历程中那段模模糊糊的感情,在小说里是以最节制的手法谋篇布局、营造效果的。
李彤与陈寅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初次见面,李彤的独特形象不能不引起陈寅的极大兴味。当他觉得李彤在三个女孩子的围攻之下显得有点孤单时,便附和她说:“我也是专喜和大牌的。”李彤立即亢奋地叫了起来,伸出手跟陈寅重重地握了一下,“这下我可找到对手了!”后来,在多次的接触中,李彤逐渐感受了陈寅的沉稳、情趣和善解人意,他身上有着中国的人文传统和贵族气质,又有着西方的开朗风趣,这当然是李彤希望的,但偏偏又是李彤不可能得到的――他是她好友的丈夫。她曾多次半真半假地说玩笑话,让黄慧芬把丈夫让给她算了,此话虽不可当真,恐怕也不是信口开河那么简单。至少,陈寅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有很多话她只对陈寅诉说,尽管关键时刻往往是欲言又止。让我们看看在陈寅家纱廊里的那一幕:
李彤把贵重的钻戒套在陈寅女儿莉莉的大拇指上说:“我真的送给莉莉的”……然后俯下身在莉莉脸上亲了一下说道:“Good girl,给你作陪嫁,将来嫁个好女婿好吗?去,去,拿去给你爸爸替你收着,……”
“那是我出国时我妈给我当陪嫁的。”
“你那么喜欢莉莉,给你做个干女儿算了。”
“罢了,罢了”,李彤立起身来,嘴角又笑得高高的挑了起来,说道:“莉莉有黄慧芬那么好个妈妈,还要我干什么?你看看,我也是做母亲的人吗?”
她的每句话都那么佻挞、随意又那么深重、凄凉,短短几句便令人潸然泪下了,这平淡的话语正是李彤向陈寅呕心倾诉自己无奈无望的生活、不愿沉沦又难以自拔的矛盾。离开故土,身居异乡,心灵深处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和生离死别的悲戚感、茫然无措的失落感。灵魂仍然属于过去,精神还生活在往昔之中,这就构成了沉重的历史包袱――李彤性格上的历史印记。她将往昔之情埋于心底的同时,新环境的冷酷无情又使之无可寄托,只好借酒浇愁,消极逃避。灵魂的堕落,精神的死亡,随之而来的定是肉体的衰亡。
四.历史与符号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自从载着李彤父母的那只船沉没以后,她生命中最珍贵的一部分便随之而去了,在此,“父母”其实也只是乡愁的一部分象征而已。她在饱受世态炎凉之后,生活放荡、无所不为,最后和外国人鬼混,心灵越发空虚,终于在一次和美国人去欧洲旅行时,在威尼斯跳水自杀,葬身异域。她是一个有着红蜘蛛般色彩和图案的贵族少女,是一个经历了最悲哀最彻底的失落和挣扎的孤独女性,同时又怀抱着无望的爱。她何尝不渴望有一份纯洁高贵的爱情和美满幸福的家庭,但是“断根”的绝望就像幽灵一般始终缠绕着她,直把她逼到无路可走,归于寂灭。
李彤的死,正如她的生、她的美,没有多少同胞能理解,而她已全然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与理解,正如一个被谪的仙子。不过张嘉行的最后几句话却在有意无意之间道出了一些人生俗常:
“李彤就是不该去欧洲!中国人也去学那些美国人,一个人到欧洲乱跑一顿。这下在那儿可不真成了孤魂野鬼了?她就该留在纽约,至少有我们这几个人和她混,打打牌闹闹,她便没工夫去死。”
没有了一丁点儿乡愁的牵绊,她去得自在,她解脱于残酷与芬芳之外了。在篇末的描写中,小说将情感诗化,从而用诗歌一般的情韵和意境来象征人物的悲剧情怀,使悲剧主题上升到人生哲理和历史意义的高度。
白先勇倾注其内心感悟和无限深情,着意描画了李彤的美丽、李彤的风姿、李彤的执著无奈和悲惨命运,致使我们忘了她是中国最后贵族的一个小姐,一个失落天堂的安琪儿,一个被谪的仙子,只觉得她是一个同胞,一个同类,一个至死都不甘沉沦而又承担不了如此重负和爱恋的孤傲的女性。李彤是站在一个特定历史层次上的,只有将她置于这一特定层次上时,她才能合理成立。从这个意义上讲,李彤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历史的符号,是所有“纽约客”所特有的“文化乡愁”的佐证。李彤的升降浮沉表现了那种“贵族文化”甚至整个社会形态的沧桑变幻,寄寓着作者对过去、对自己“最辉煌时代”的哀悼和对“已经逝去的美”的怀念,激荡出礼魂思旧的情韵。但李彤的死,又表现了作者不能在现实关系中正确地解释历史性的悲剧冲突,所以只能含泪将李彤交与超出冲突者自身的命运去摆布,而只以悲天悯人的文学情怀唱尽那“一种繁华、一种兴盛的段落,一种身份的消失,一种文化的无法挽回,一种宇宙的万古愁。”
白先勇认为自己的“台北人”系列“大概可以算做是凭吊那片土地上一个已经逝去的时代的一首挽歌吧。”而无论“台北人”还是“纽约客”大都有着显赫一时的过去、落魄潦倒的现在、茫然无望的将来。正因如此,他们才更加强烈地顾恤、缅怀由农业社会逐步变为工业社会后已然沦丧的传统文化。他们不肯活在新的生活里,对他们而言生命只是一种“将现在转化为过去的救赎和补偿”,他们“重复、反照、封闭而不是开展、继续。”他们注定只能在回忆中徘徊、扑空、失重、永不超生,在现实的残酷与记忆的芬芳之间,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失去记忆。
一直走在人生边上的“李彤”终于选择了死亡,也选择了中止记忆。
1.欧阳子.白先勇的小说世界——〈台北人〉之主题探讨.台北人[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1-17
2.余秋雨.世纪性的文化乡愁.台北人[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18-30
3.邱立本.十大小说感召新时代.台北人[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5-9
4.白先勇.白先勇自序.孤恋花[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无页码
5.王晋民.编后记,孤恋花[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429-4406
(作者介绍:阮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文艺批评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广东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山批评家协会主席、中山作家协会副主席、香山文学院副院长,中山市社科专家库成员。出版论著《文化冲突与文学之辨—岭南香山的文学本土化视角》、《返回身体的原点》、《阮波自选集》三卷以及散文集《春风不相识》、《即兴行走》等。于人民日报评论版、光明日报评论版、《广东社会科学》、《南方文坛》、《学术研究》、《中国文学研究》、《读书》、《作家》、《舞蹈》、《诗歌月刊》等刊发美学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