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非洲的青山》的生态批评解读
2017-02-09谢雪梅
谢雪梅
海明威《非洲的青山》的生态批评解读
谢雪梅
《非洲的青山》以既和谐又血腥的非洲大草原为场景,描写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一方面反映了海明威对自然的生态主义倾向。另一方面揭示了其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海明威在这部作品中流露出的对非洲草原的热爱仅仅是出于非洲草原能为他带来创作灵感与视觉享受。自然仅被置于被欣赏、征服而不是被尊重的地位。本文即以生态批评为视角,解读海明威的对自然的生态主义情怀及其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观和贯穿其中的矛盾情感。
海明威 《非洲的青山》 生态批评 生态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1.概述
19世纪特别是20世纪以来,科技迅速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类的需求,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生态灾难。环境恶化广泛引发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生态批评主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生态批评(Eco-criticism)”的概念在1978年由美国批评家威廉·鲁克特(William Rueckert)首次提出[1],他倡导在文学研究中运用生态学及其相关概念,将自然环境关系理论贯彻到文学批评中来决定文学本身,阐释人与自然、文化的关系,以唤醒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生态批评是文学研究与当代生态思潮的结合,是文学研究的绿色化,是对生态危机的综合回应。它是一个非常庞杂、开放的批评体系,兼有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的特性。生态批评可以简要地定义为本着拯救环境之精神研究文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它谋取“以地球为中心”的态度研究文学,将以人为中心的文学研究拓展到整个生物圈[2]。
《非洲的青山》是海明威非洲系列小说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真实地记录了海明威在非洲的历程,描绘了他对各种风景与动物流连与畅想,更记录了充满血腥与暴力的狩猎杀戮场景。海明威在欣赏赞叹非洲大草原的美景时,流露的是生态主义者的情怀,而在猎杀征服过程中又体现了作为人类中心主义者的漠然与无情。最后又产生了生态主义者的反思、忏悔与觉醒。总的来说,其《非洲的青山》流露出的对自然的热爱仅仅是将自然置于被欣赏的地位,非洲草原因能为他带来创作灵感与视觉享受而被追求,海明威在本质上是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的拥趸,将人类视为宇宙中唯一的价值所在。本文即以生态批评为视角,解读海明威的对自然的生态主义情怀及其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观和贯穿其中的矛盾情感。
2.《非洲的青山》中的生态主义情怀
在《非洲的青山》里,海明威淋漓尽致地描绘出非洲的自然风光全景。海明威用“无与伦比”形容这片土地,洋溢着难以言状的热爱之情。而借用海明威第二任妻子波琳的话来说,非洲的树木就像法国超现实主义画家安德烈的画一样,既具体又抽象,线条简单却富有涵义。海明威自孩提时代以来的生活就与自然非常亲近,成年后更是没有停止对自然的探索。正如特里·威廉斯所评价的那样:“海明威是在用行动告诉我们,人类不是自然的统治者,而是自然的保护者。”[3]
在海明威记录非洲风光的文字中,人本身已经完全融合在其所置身的自然环境中,体现出生态批评所倡导的人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理念。海明威以优美的文字描写景物,表达出自身对这片土地的赞美与热爱之情,不时辅以主观感受与体味的介入,在自然与内心之间架起桥梁,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态。与身处繁华喧嚣的都市不同,海明威在非洲土地上享受的宁静是尚未为人所触碰,不落斧凿痕迹的存在。从一个置身其中的观看者的角度来讲,这种纯粹的欣赏与享受,不带有任何占有欲与破坏欲的情愫是最符合生态主义者所倡导的环境保护理念的。故而,从大篇幅的景物描写文字中反映出来的是一种生态主义情怀,以生态为中心的哲学理念。倘若没有后文的猎杀与征服,完全有理由相信海明威是绝对的生态中心主义者,是生态中心自然观点的捍卫者,让人无法察觉出“人类中心主义者”的对自然的审美在本质上是漠然的。此处的热爱与赞美与下文将要分析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的漠然与无情形成鲜明对比
3.《非洲的青山》中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
海明威通过该部作品中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的同时,也体现出对自然的漠视,其中交错着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从整体上来看,海明威的自然观是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首先,海明威是一位人类中心主义文学家,所谓人类中心主义即视人类为宇宙中唯一的具有内在价值的生物,自然以及其他生物仅只为服务人类而存在;除人类以外的一切物种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任何内在价值。从这一点上说,人类是受利益驱使的,一切活动都以利益为出发点。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的本质在于将自然排除在道德之外,不以道德来衡量人类在自然中的活动抑或是与自然的互动。《非洲的青山》中,海明威如此热爱非洲草原并不是出于生态主义本身,(尽管体现出了生态主义),而是源于非洲草原给他带来的完美视觉盛宴与无穷无尽的创作灵感。草原是被欣赏的对象,没有任何主体地位,海明威不是环保主义者,他只是要保护自己所欣赏的景物,避免他们受到破坏而丧失了审美的对象与创作的源泉。自然万物在海明威的眼中都低“人”一等,它们没有思想,没有道德,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为人类所欣赏。
其次,海明威同时是狂热的狩猎者,在该部作品中,他也多次提到非洲风景之所以会如此吸引他,是因为它是上好的狩猎场地。他笔下的“可爱的地区”从字面上看充满着爱意与怜惜,但恰恰相反,它指的是非洲某处尚未被狩猎者涉足的地区。海明威沉醉于对非洲草原尤其是这块“处女之地”的征服之中,通过不断捕获猎物来获得快感。而在此过程中,海明威又同时扮演了杀戮者和怜悯者的双重角色,从根本上说是伦理缺失的。生态伦理学家施韦泽认为:“伦理就是认真、严肃地对待生命。生态批评理念下所有生命没有等级之分,人类应将伦理关怀的触角延伸到每种生物个体上。”[4:17-18]海明威将故事场景搬到非洲草原,本身就有着两重意味:一方面,非洲草原是原始的,一切景物皆为自然的造化,美景如影随形,人因此而生爱慕之情;另一方面,弱肉强食更是非洲草原上的生存法则,自然美景之下掩藏着充满血腥味的物竞天择,嗜血与杀戮处处可见。而当海明威以征服者的姿态来到非洲草原时,便将自身主体的倾凌性强加于其上。他是爱慕者,同时也是杀戮者,在狩猎开始后,宣泄出人类中心主义者的强烈情愫。例如,海明威在对狩猎过程的叙述中,注重对心理活动的描写:从追捕猎物开始的紧张到狩猎成功后的兴奋,从难以言说的激动到溢于言表的骄傲。在猎杀斑马的场景中,他先确定打哪个部位,在第八发子弹打中既定部位后,便转头猎杀其他动物,对这批斑马甚至不再多看一眼。海明威在这批被猎杀的斑马身上找到了征服的成就感以及自我扩张的骄傲感,对于斑马的垂死挣扎与痛苦呻吟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态度极度漠然。用他的话说,“对于猎杀来说,杀死任何动物我都不会不在意,因为任何动物都难逃一死,杀得利落之于它们也是解脱。”[5:21]“对猎杀动物我丝毫没有负疚感。我们吃动物的肉,收藏它们的皮和毛。”[5:105]再如,猎杀于海明威来说,又成为其在人类社会与人竞争的手段与方式,通过猎杀不仅征服动物,更打败对手,获得地位与荣耀。“只有在猎物被杀后,会使我狩猎的成绩领先于其他友人时,我才会出手捕杀。除非猎物很狡猾,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否则我不会猎杀它。”[5:89]
再次,在伦理缺失的基础上,海明威又表现出矛盾情结。海明威在猎杀获得征服的快感后,又表现出对动物的怜悯之情。狩猎带给他的伤口引发的剧烈疼痛唤起他对之前捕猎过的一头公麋鹿的同情:“如果你打伤了一头公麋鹿的肩膀而让它逃走,它一定会有什么样的感觉!”[5:47]海明威从自己的痛觉联想到动物的痛苦,痛其痛以及动物之痛,这种感同身受的意识不失为征服者与猎杀者的初步觉醒。以至于在狩猎之旅即将结束时,海明威在脑海中勾勒出将来再次踏上非洲大陆时的情景:“我会看见水牛在它们生活的地方吃草,当大象从山里出来,我们会看见它们,看着它们踩断树枝而不必开枪,而是躺在一块岩石后面,注视着山腰上的它们,久久看着它们,使它们永远逗留在我的脑海中!”[5:201]而在此最后时刻,海明威又从人类中心主义者转变为生态中心主义者,抛却了主宰意识,融入了自然本体。前前后后的矛盾心情与态度贯穿于整部作品之中,体现出海明威自然观的分裂与矛盾状态。海明威在本质上是个人类中心主义者,而在最后实现了生态中心主义的初步觉醒。但,这绝不代表他通过《非洲的青山》来呼唤生态主义的回归,摈弃人类中心主义,而仅仅只是一个人类中心主义者杀戮后的反思与忏悔。
4.结束语
施韦泽认为:“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他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4:9]海明威在《非洲的青山里》表现的是与此相反的理念与行径,字里行间都不曾透露出对自然的理性热爱、赞美与敬畏,也未将人类与自然融合在一起,回归于自然本体。海明威的自然观将人类和自然同时处于和谐共生与分割对立的状态,其在本质上是人类中心自然主义者,又怀着原始的、幼稚的悲情与怜悯,穿梭于狂野与宁静、杀戮与哀鸣、征服与和谐之间,在热情中掺杂着漠然,在血腥中又唤起了同情。这便是其独特的、矛盾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的体现。
[1]Rueckert W.Literature and E-cology:An Experiment in Ecocriticism[J].Iowa Review,1978,9(1):71-86.
[2]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J].当代外国文学,2003(4):135-141.
[3]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非洲的青山[M].张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5]阿尔贝特·施韦泽.对生命的敬畏[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外国语学院)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生态批评视阈下欧美经典文学作品的重审与重评”(编号:16JK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