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解码
2017-02-09陈宝珠
陈宝珠
本文将民族舞蹈视为记载不同民族历史的史册和文化宝藏,因为其经历数千年的文化沉淀,汇聚出一种核心精华,能够解释不同民族的发展过程。
第一,本文论述了民族舞的根源。文中指出,民族乐韵为原居民族舞蹈的灵魂,源于该地居民的语言发展而出现的敲击、歌唱、音乐。居民为了生存聚集起来,共同对付天灾人祸,因而产生求雨、感恩、庆丰、婚礼、诞生或葬礼的聚会。但因当时的文明发展所限,他们只能模仿当时日常所见的事物,以人体基本的动作来表达,图形则以大地天然的日、月、山、河为主;手拉手围成圆圈表示团结的力量。各地的民族舞都受自然力量或自然因素的影响,因为居住地的地理环境、天气等因素会影响该民族的性格。古代民族舞寄情于大自然的美景中,重视对神明的敬奉,服饰与当地的天气、农作物等吻合,取材于当地的天然产物。当时的人们生活简单,热爱自然。他们的民族舞在现代人看来太简单,缺乏创意,但对于历史学家、舞蹈家、音乐家和人类学家来说,却是一个文化宝藏。
第二,本文分析了民族舞的衰落。战争削弱或毁灭了曾经辉煌的国家或朝代,而胜利者消灭的往往是战败国的文化。而今人类则进入全球一体化的时代。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卫星转播的普及,世界每一个角落发生的大事小情,只要很短时间便可利用影像传达到各地,扩大了人类的接触面,也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交通发达,异族通婚,移民也把人类文化的距离愈拉愈近,融合为一体,这也是民族舞衰落的原因。现在世界各国亦把民族舞称为地区民间舞。
第三,本文通过对香港舞蹈影响直接的英国民族舞蹈进行个案分析和解码,揭示民族舞蹈发展的规律。早期北欧维京、盎格鲁-萨克逊的遗留只有对言语上有影响,原始舞蹈方面与世界原始民族舞的发展大同小异,如五月柱舞、剑舞,本土则有莫里斯舞和赫尔斯顿-弗里舞蹈。而16世纪宗教与战争对舞蹈的影响,形成了今天的英国民族舞独特的风格:舞蹈开始及完结之前,舞者向左、右行礼——礼仪之邦;舞步简单,频繁变换动作——注意音乐及动作的改变;没有男女双人舞——避免挑逗、谈情的机会;没有领舞者,舞者动作一致——人权平等;舞步平衡,舞步向前则必向后返回原地,向右则必向左返回原地——平衡中立的概念;自然、轻快、有节奏的摆动,闲雅的姿态——象征仕女、绅士的修养;民族音乐在高低的音阶往复——象征英国民族的含蓄性格,喜怒情绪不轻易表露。
第四,本文揭示了音乐对舞蹈的影响。文中指出,音乐韵律的改变引领着舞蹈的演变。18世纪的华尔兹源于奥地利民族舞兰德勒舞曲。加速为3/8拍的成为快华尔兹,重拍在第二拍的成为玛祖卡和波兰舞曲,节奏为2/4和4/4拍的为波尔卡。这些音乐和舞蹈成为当时上流社会的舞会宠儿。当时有名的作曲家包括李斯特、肖邦和施特劳斯等。20世纪初期,俄国艺术处于盛世,著名的音乐家如穆索斯基、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将民间音乐融合到自己的作品当中;柴柯夫斯基和格林卡在彼蒂帕的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等中加入民间音乐。
第五,本文讨论了民族舞的推广问题。文章指出,民族舞的推广在北京舞蹈学院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教师到原居民的节日活动中取材。第二种是邀请原居民最具代表的舞者到学院示范,教授学院中的专业老师;然后由学院组织老师规划课程,举办教师考试班、学生考试班。文章进而以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的拉丁舞分支为例,介绍南美拉丁舞成功推广的例子。拉丁舞分支派出专业的老师独自到原居民的地区住居一段时期,了解舞蹈技巧和居民的生活方式、情感和表达等,然后组成一个专家团一起研究舞蹈的特点和技术。他们编写的教材受到各国认可。从考试到世界比赛,拉丁舞的表演风靡全球。另外,拉丁舞作为健身项目,有些甚至改为集体舞,得到普及。
至于民族舞的推广,可以将其作为表演、比赛的项目,以民族的历史故事为基础创作舞剧,在电视、电影中演出,或将其写进教材等,从而达到推广的目的。
民族舞;根源;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