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堂教学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思考

2017-02-08李雪萍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教学活动微课

李雪萍

人才决定未来,教育成就梦想。在这个互联网+教育的大舞台,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让信息技术助力教育改革,助力课堂教与学的变革,助力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学工具已经由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转变为课堂学习的认知工具,所以,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刻不容缓。

2013年至今,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信息中心教研部门(以下简称“教研部”)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同时,为学校教师搭建了展示的平台。教研部每年都会举办“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课堂教学实践评优” “新媒体新技术下互动教学实践”等录像课的优秀课例评选活动。丰台区百余所中小学学校的六百余节课例,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生物、化学、物理、历史、政治、音乐、美术、科学、品德与社会等十几个学科。根据学校提交的优秀课例,笔者进行了区域“课堂教学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分析。

在信息时代,明确教师职业的核心内容

信息时代教师职业的核心是什么?是基于学科的教学法知识?还是基于技术的教学知识?或者是基于技术的学科知识?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作为信息时代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业务水平?笔者认为信息时代教师职业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基于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见图1)。教师不仅要学习教学法知识、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

在区域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现状

从参评课例可以看出,目前我区教师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大致情况分为三类:

第一类,教师不仅关注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教法知识的学习与发展,更加注重信息技术的学习与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在不断提升。教师注重挖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契合点,在教学活动中注重互动媒体技术的设计与使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信息媒体技术的支撑下,教师能够巧用媒体,善于提问,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展开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结构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与提高。

第二类,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教法知识比较扎实,乐于尝试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互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信息技术的使用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知识本身的理解,缺乏深入挖掘,课堂上所呈现的知识往往是蜻蜓点水。建议这类教师要深入挖掘互动媒体的功能,将信息技术教学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互动教学,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与教学互动。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空间,帮助学生进一步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并将知识进行梳理和内化,在学科教学活动中使信息技术实现由“硬用”到“应用”的转变。

第三类,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日渐娴熟,信息素养的意识高于教学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教法知识。此类教师工作年限较短,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教学设计过于简单,教学目标没有按照新课标的标准制定,对学生的学情和年龄特点缺乏全面了解与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使用媒体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基本不假思索便随口脱出,随声附和居多。此类教学活动目标达成度较低,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常常有“吃不饱”的感觉。其次,有些老师的问题过于复杂,学生难以理解,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教师却不予理会,自己站在讲台上讲解,虽然是利用信息技术做支撑,但是仍然改变不了教师一言堂的状况。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优秀的课例都离不开精心的设计,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撑,融入了更多的创新元素,学生有了更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时间,此外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也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设计问题时认真斟酌一下,学生不加思考就能脱口而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当然也不能过于复杂,让学生失去了思考和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和问题时应由易到难,层层引导,环环相扣,巧用设问,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兴趣盎然地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每一位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都需要清醒的反思。而在新媒体新技术的环境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更需要为学生预留出互动生成的空间。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要重视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和未学知识的衔接,在前测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制定教学目标,并能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又能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经历学习过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展示学生学习成果,既便于学生的赏析,又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资源应用的有效性

互联网+教育的信息时代,优秀的教学资源数不胜数,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构建高效的课堂是困扰着老师的问题。例如,很多教师喜欢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微课,而在使用微课视频进行教学时却目的不明确。在哪个教学环节中使用微课视频?为什么要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使用?使用目的是什么?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如果在这个环节中不使用微课视频行不行?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仔细斟酌,并设计一系列问题配合着微课视频进行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策略,实现传统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互补。

微课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建议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使用微课进行教学时,也要明确微课的适用范围。在确定了适用范围后配合着课前预习题、课后练习题等有明确的导学、导教、导测功能的学习单进行学习。这样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又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强化,还能学习到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课外拓展知识。

信息时代,面对海量的教学资源,如何有效地去使用?我认为,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做到有的放矢,制作再精美的教学资源也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的。第二,要考虑学科的特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应该符合教学内容,要保留学科应有的学科文化。第三,要考虑学生的特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的层次都有所不同,这也是因材施教原则在这方面的得到具体的体现。

结 语

互联网+教育的信息时代,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与学的“双重革命”, 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我们在教研、培训、比赛、评价、推优一系列的教师进修活动基础上,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也希望更多的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将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学科教学环节中,合理高效地使用教育信息化资源,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常态化教学,促进传统教育与信息化教育的优势互补。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教学活动微课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