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智慧医疗深化与云服务延伸
2017-02-08
通过将智慧医疗与云服务平台的深度融合,为医疗行业提供具备前瞻思维的医疗解决方案。
“互联网+医疗”给医患双方带来的价值,不仅在于便捷高效、服务提升,还将直接体现在由智能数据管理分析而带来的成本节约,同时还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纵向流动,将医疗服务带向信息化智能化服务的新时代。通过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将医疗体检、健康管理和移动通信手段联结起来,实现患者与医生及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要实现这样的协同医疗,机构的内部信息系统也要进行有效的整合,一些领先的医院正在通过建设信息集成平台来整合其数据与服务。
北医三院:科研云助力实现医院IT转型升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率先尝试通过云模式推进医疗科研数据部署及医联体模式构建。随着医院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医院各业务系统中积累了大量的医疗数据,而这些数据存在异构、分布式、碎片化特点。为有效整合分散于各独立系统中的数据并为临床科研服务,医院采用云计算模式来实现医院IT架构的转型升级,将部分医疗应用和数据部署在云端,在解决医院自有数据中心空间不足的同时,降低基础设施投入成本并提升灵活性。
通过中国电信提供的“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存储方案,医院将医疗数据存储在云端,并通过两条数据专线实现医疗云平台与自有数据中心的数据交互。通过连通云平台和院内集成平台及临床数据中心,实现各系统间互联互通,形成的统一科研平台满足医疗大数据的采集、存储、检索、计算和应用展现需要。
北医三院医疗云项目采用“云+网+安全”的整体方案及“公有云+私有云”的混合部署模式(图1),私有云作为医院数据中心的物理扩展,解决机房及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公有云作为对患者服务接口,加速医院互联网化信息进程。整体混合云与医院数据中心采用双链路连接,实现医疗影像私密存储和电子病历的开放交互。
随着医院科研云平台的上线,科研信息化建设资金得到了有效节省,降低了系统维护的人工和空间成本,较传统的院内部署方式更具性价比。通过科研云平台在线进行医疗资料提取,实现院外科研资料调阅,整体科研周期和样本分析时间显著缩短。此外,科研云平台为以北医三院为中心的周边23个医疗单位,以及托管医院和对外帮扶机构建立了统一的科研载体,夯实了医联体协同科研的基础。
图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云平台模式架构图
复旦肿瘤医院:云网融合,打造“互联网+智慧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以下简称“复旦肿瘤”)作为医疗信息化领域行业的佼佼者,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医院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智慧医院建设模式。2016年复旦肿瘤与中国电信签订共建智慧医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借助中国电信“云+网+管+端”优势,打造“互联网+智慧医院”。
通过对现状和业务需求的整理,中国电信凭借云网优势,最终为复旦肿瘤提供“复旦肿瘤云网融合综合信息化项目”整体解决方案(图2)。该项目涉及医疗影像云、医疗级零漫游Wi-Fi及医生端移动应用,并无缝对接医院内部各信息化系统,解决医院影像数据存储难、无法共享问题,实现医护管理工作数据的实时交互,帮助医院优化流程、提高医疗效率。
中国电信医疗影像云的投入使用解决了复旦肿瘤影像数据快速增长、存储空间不足、数据相对独立的问题。同时影像归档数据上传至云端,实现了医院数据的集中存储、集中管理(包括医疗影像数据的持续保护)和异地容灾。通过与合作伙伴一起为医院建立的分级诊疗平台,助力医院建立复旦肿瘤医联体。
中国电信建设的医疗级零漫游Wi-Fi,为医院提供稳定、高速、低干扰的移动医护业务无线网络。该网络可以更好地服务医护人员,保障多样化的移动医疗业务顺利开展,并提升医院服务质量、降低医患矛盾、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快医院数字信息化改造进程。
复旦肿瘤使用中国电信的“掌上医疗医生版”产品,医生使用手机即可实时了解自己的工作任务,及时了解所属患者的诊疗状况,并在患者出现检验数据异常和用药不合理情况时及时干预,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通过和中国电信的合作解决了复旦肿瘤医疗数据的存储和由于医疗无线网络覆盖不全导致的移动医疗应用效率低下问题,为医院后期信息化快速发展,助力健康中国进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2 中国电信助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信息化整体方案
安医大二附院:“移动护士站”助力实践智慧护理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安医大二附院”)一直致力于建设以管理为引领,以患者方便、医护快捷为评估标准的实用型信息化系统。
中国电信根据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需求,整合自身优势,为医院量身打造了新技术、新模式的“移动护士站”业务:以创新的电信4G无线专网网络替代传统的Wi-Fi网络,以租用式解决方案替代传统的采购模式,让护士在病区真正实现随时随地开展高效的数据和信息核对与采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新的技术和模式可有效地降低安医大二附院的信息化建设决策风险,加快建设速度并减少后期运维风险。
2016年12月,安医大二附院与中国电信合作“移动护士站”业务。2017年1月实现了全院的上线运营,投放设备近300台;3月份“移动护士站”业务助力安医大二附院高分通过JCI认证。统计数据显示,在每日医嘱执行达到15000条的情况下,有了“移动护士站”的保障,没有出现一起护理医疗差错,达到了院方护理信息化建设的目的:管理引领安全、效率、量化,鲁院长称之为给医院“赋能”。2017年3月,中国电信在安医大二附院举行了“移动护士站”现场观摩会,应用效果得到了全国与会100多家大型医院专家的高度认可。
中国电信“移动护士站”业务现已覆盖25个省份,供500余家医院使用,惠及15万护士,服务2250万患者。未来,中国电信也将全力以赴推进“互联网+医疗”、智慧医院和智慧护理的繁荣,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老百姓的健康谋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