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对外汉语学习分级词典的设想
2017-02-08朱虹
朱虹
编写对外汉语学习分级词典的设想
朱虹
目前,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仍处于起步阶段,对词典配例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从词典配例编纂的层级性出发,提出从对外汉语学习分级词典的配例的词汇、语法、语义几个角度,编写对外汉语学习分级词典的设想。
对外汉语学习词典 配例层级性 编写策略
一.引言。
法国《小拉鲁斯插图新词典》中有一句格言“一部没有例句的词典只是一堆枯骨”。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配例对于一本词典的重要性。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对外汉语学习词典。但总体来看,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对词典配例的研究并不多见,且词典配例编写存在缺乏层级性的问题。基于这样的现象,笔者提出编写对外汉语学习分级词典。笔者拟从配例词汇、配例语法、配例语义三个角度进行探究。
二.配例词汇编写。
编纂词典前,我们需要先确定词典所面对的用户群的汉语水平,即使用者是入门级、初级、中级、高级,还是语言专家进行语言研究用。词典配例的语言必须很据用户群的汉语水平进行严格控制。比如入门级学生使用的词典,应该选择最常用、交际性最强、适用性最广的词。我们可以参照安华林的研究成果------《最低限度词汇表》,表中统计出了1905个最常用词汇。到了初级学生的学生,配例词汇要进一步扩展,我们可以参照《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甲、乙级词汇。随着学生水平的不断提高,词典配例的词汇的难度也应当逐步提高,比如我们可以涉及一些带有语体色彩、文化色彩的词汇。
编写者在编写时有意识地控制配例词汇的难度,这是编写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完成后,还需要有检验环节,即检测配例词汇的等级、数量、频率等,看是否符合编写标准,将不合标准的词去掉,或换成常用语。这是编写的第二阶段。在完成第二阶段后,还需再次检测,最终确定修改后配例词汇的合理性。这样的检测,可以通过“中文助教”①这个软件完成。
此外,汉语学习者的水平不同,其对于配例的实用性的要求也不同,初中级水平的学习者更多希望学习日常生活用语,那么我们的例证就可以更多的涉及一些生活化的内容,如旅游汉语、马路汉语、交际汉语等。可以这样编写例子:
【订】你好,我订了一个单人间。
【中心】请问去市中心怎么走?
【安静】我喜欢去图书馆看书,因为那儿很安静。
同样的被释词,如果是针对高水平学习者,配例就可以涉及一些专业领域,比如商务汉语、科技汉语、文学汉语等。比如,我们可以编写这样的例子:
【订】明天的会议下午3点结束,所以请帮我订一张明晚六点回上海的机票。
【中心】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政治中心一般都在北方,中国的经济中心通常在南方。
【安静】周围安静极了,没有城市汽车的噪音,也没有购货人流的喧嚣。
根据不同级别的词典使用者的学习需求,我们对词典配例所用词汇的难度等级进行量化控制,对词汇内容进行范畴划分,这样的编写方法将在词汇方面帮助我们编写出较为理想的对外汉语学习分级词典。
三.配例语法编写。
与配例词汇编纂相同,编写配例语法也需要确定用户群体的等级,此外,还要对语法的使用频率有一定了解。我们以“有”为例,选择《当代汉语学习词典》、《汉语8000词词典》、《1700对近义词语用法对比》、《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的例子进行研究。其共性如下两条:首先“有+名词性宾语”的例证所占比例都最高,达例证总数的50%以上。其次,“形容词性宾语”的例证所占比例都略高于“动词性宾语”。根据语料统计,“有+名词性宾语”,“有+形容词性宾语”,“有+动词性宾语”确实使用频率最高,几本词典的配例设置比较合理,但“动词性宾语”配置的例证还是偏少,无法表现这一功能下丰富的语法信息细节。从语料统计结果来看,“有+宾语+X(X为动词性短语)”是“有”字句的典型格式,“有”单独做谓语是口语常见的句式,但是几本词典中均很少或没有涉及这两个语法功能。“有+宾语+X(X为名词性短语)”使用频率较少,“有”的否定形式和反复问形式,口语色彩较浓。因此,在编写配例是这两个语法功能更适用于高水平学生。此外,“有”还有其他一些语法项目,如“程度副词+有”、“有+结构助词”、“有+过”,这些语法项目出现频率不低,而且难度较大,配例中也最好涉及。而像“有+补语”、“动+有+宾语”,这两项语法出现频率极低,且实用性不强,就没有设置配例的必要了。从上述分析来看,我们可以分级这样安排“有”字的配例:
入门级:有+名词性宾语
初级:有+名词性宾语,有+形容词性宾语,有+动词性宾语
中级:有+名词性宾语,有+形容词性宾语,有+动词性宾语,有+宾语+X(X为动词性短语),“有”单独做谓语
高级:有+名词性宾语,有+形容词性宾语,有+动词性宾语,有+宾语+X(X为动词性短语和名词性短语),“有”单独做谓语,“有”的否定形式和反复问形式,程度副词+有,有+结构助词,有+过。
根据词典使用者的水平和难度需求,采用分级的方式有针对性的编纂配例语法项目,这将更大程度上提高词典语法信息实用性。
四.配例语义编写。
与用例词汇编纂相同,用例语法的编写也需要确定使用者的水平。因此,词典配例的语义选择和编排在精不在多,在简不在繁。汉语中有很多多义词,有的词性甚至达到十几个,外国学生不能也不必掌握这么多词义。如果编纂词典的配例语义时,能将使用者的汉语水平和难度需求,被释词的语义使用频率三者结合起来,进行难度划分,再进行等位组合,这样将表现出明显的层级性。下面,我们以“要(yào)”字为例,参照上述方法,具体可以这样编写:
“要(yào)”,《现代汉语词典》中共12个义项:
要1①重要:主~/紧~/险~/~事/~点。
②重要的内容:纲~/摘~/提~/择~记录。
要2①希望得到;希望保持:他~一个口琴/这本书我还~呢!
②因为希望得到或收回而有所表示;索取:~帐/小弟弟跟姐姐~钢笔用。
③请求:她~我替她写信。
④表示做某件事的意志:他~学游泳。
⑤须要;应该:路很滑,大家~小心!
⑥需要:我做件上衣~多少布?/由北京到天津坐汽车~两个小时。
⑦将要:我们~参加劳动竞赛了/~下雨了。
⑧表示估计,多用于比较:夏天屋子里太热,树荫底下~凉快得多。
要3①如果:明天~下雨,我就不去了。
②要么:~就去打球,~就去溜冰,别再犹豫了。
这12个义项中,要1①②,要2①②③④⑤⑥⑦,要3①这几个义项属于较为常见的用法,但这样的分类方法过细,对外国学习者明显不适用。从对上述几本词典中“要”的义项统计来看,主要收录了要1①的义项,要2①②义项被合并,要2④⑥义项收录了,其他义项大多被省略。这样的编排基本没有考虑配例词汇意义的难度层级和语用频率,且缺少了不少重要义项。笔者设想按照如下所示的层级性编排会更好:
入门级:要2①,动词。
初级:要1①,形容词;要2①⑥,动词。
中级:要1①,形容词;要2①③④⑥⑦,动词。
高级:白1①,形容词;白1②,名词。要2①②③④⑤⑥⑦,动词。要3①,连词。这样的编写方式适用于不同级别的汉语学习者。
近义词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之一,汉语中近义词尤为丰富,特别是一些词又含有同一语素,意义上又相近相关,这就给汉语学习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可是,另一方面这类词大多又是常用词,必须学习,因此近义词辨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帮忙、帮助”“互相、相互”、“需求、需要”、“跳舞、舞蹈”等。下面我们以“需求、需要”为例。
从词性看,“需求”是名词,“需要”兼具名词和动词,但因汉语构词缺乏屈折变化,从词形变化无法区分二词。此外,“需求”和“需要”都含有相同语素“需”,外国学习者很容易混淆,会造出各种各样的偏误句子。如:“植物需求阳光、水和空气”。
为了预防外国学习者造出偏误句,编纂词典配例时,可以分层级处理。
第一层次,“需求”是名词,“需要”兼具名词和动词,通过例句展示二词词性上的区别。
第二层次,“需求”常用于市场供求,“需要”表示希望达到某些标准的要求。
第三层次,“需求”可以组合成“需求量”,搭配“高、低、上升、下降”。
这样的难易层级编排方式满足了不同级别的学生的使用需求。
五.结语。
虽然近年来,国内关于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研究逐渐兴起,但总体上来说我国关于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和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且对词典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释义方面,对例证的研究较少。笔者在上文中大胆提出编写对外汉语分级词典的设想,具体来说即根据词典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汉语水平,结合词汇的难度等级、使用频率等,从配例词汇、配例语法、配例语义三个角度探究。希望对今后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蔡永强(2008)当代汉语学习词典配例分析,《辞书研究》第3期。
【2】崔乐(2012)《外国人汉语新词语学习词典》配例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3期。
【3】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制定(2001)《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修订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4】刘镰力主编(2000)《HSK汉语8000词词典》,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5】鲁健骥、吕文华主编(2009)《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一版。
【6】徐玉敏主编(2005)《当代汉语学习词典(初级本)》,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7】杨寄洲、贾永芬主编(2007)《1700对近义词语用法对比》,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注释
①“中文助教”(ChineseTA)是一个帮助中文老师编写、修改和评量教材和教学辅助材料的软件。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