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的理论与实践
2017-02-08杨爽
杨爽
“整本书阅读”的理论与实践
杨爽
“整本书阅读”是一个个性化、阅读策略交互运用的综合性阅读过程。它并不是新时代的产物,而是一种有着深久历史渊源的阅读方法与精神。在当今社会,“整本书阅读”仍能大放异彩,是因为它适应了时代的需求,有其存在的独特意义。
整本书 阅读 学生 策略
作为应对碎片化阅读时代积弊的武器,“整本书”阅读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从叶圣陶先生“读整本书,养成读书习惯”的主张,到即将出版的高中语文最新课标把“整本书阅读”贯穿到高中必修、选修Ⅰ、选修Ⅱ整个高中语文学习不同阶段的具体做法;“整本书阅读”始终活跃在语文教学、教改的一线。因此,明晰整本书阅读的概念,追本溯源地认识这一方法,探究具体的实施策略,预测其发展新动向,是语文研究的应有之举。
一.理论分析,“整本书阅读”的内涵与外延
在界定“整本书阅读”这一概念时,不少学者用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方法来阐释,从与“篇章阅读”相对立的角度,认为“整本书阅读”首先在阅读材料上不再是一篇节选文章的含英咀华,而是一本有着独立精神、独特思想价值,能够作为一个连续性整体给读者别样阅读感受的完满集合,阅读材料更长,也更具复杂性[1],完成这一复杂阅读任务的时间更长,表现出来的阅读行为也更具连续性。其次,不同于“列书单式”阅读时代,仅仅是“读”的粗浅要求,整本书阅读是以“读透”,读出长进为硬性指标的深层次阅读,16年9月试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就指出,“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经验,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提升鉴赏能力,发挥“整本书阅读”的独特性,让学生收获实际阅读效用。对于不同知识结构的读者,一本书中有理解困难之处,也有意思一目了然的地方,有读者十分感兴趣想要多读几遍的内容,也有读者赞叹不已想要朗诵或者摘录笔记的部分,因此,“整本书阅读”是一个个性化的阅读过程,与此同时,读到理解较为容易的地方,可以一目十行地采取泛读策略,而难以理解的部分,是对读者阅读策略运用能力的考验,需要读者能够及时采取适宜的阅读方法攻下这些难关,比如把难理解的部分朗读一下,或者回读若干遍、进行文本的精细分析,联系相关材料,补充匮乏经验,以期突破阅读障碍;因此,“整本书阅读”是一个阅读策略交互运用的综合性阅读过程,对读者的要求较高,阅读过程里,对读者的促进作用也很显著。
“整本书阅读”并不是新时代的产物,而是有着深久历史渊源的阅读方法与精神。中国古代的蒙学教学中,幼儿从日积月累的学习中,收获整本书阅读的经验,又通过不同书的补充阅读,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从《百家姓》《三字经》到《论语》《中庸》,民族文化的血脉在一本本具有独特价值书籍的阅读学习中得以代代传承;此外“朱子读书法”所强调的“循序渐进”“持志”都体现着整本书阅读精神的流露。民国时期,叶圣陶、胡适负责制定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也有整本书阅读的考量,“纲要”明确规定了“毕业最低限度的四项标准”,其中第一条为“精读和略读,都要从指定的名著中选八种以上”[2]。在语文课程实施的要求中,对整本书阅读做出具体、硬性的规定有着学科历史渊源,这一标准对今天语文阅读任务的落实颇具启发意义。
抛开历史,“整本书阅读”在新时期仍能大放异彩,是因为它适应着时代的需求,有其存在的独特意义。中学语文学习中,学生能接触到的阅读材料无非是以课文组合成的教材,以及语文试卷中的有限文本,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材料收获的阅读体验、知识,形成的能力难以支撑其阅读复杂性较强的文本,因此,强调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的做法,是对学生未来场景的再现,是培养社会人必备能力的务实抉择。与此同时,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学生们花费更多时间在移动电子设备上,其阅读行为阵地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变化,不再是传统阅读中的纸质书籍媒介,而是微信公众号推文、空间微博中的短小文章,且不说这些文章的质量,这种阅读行为本身就存在缺乏连续性等问题,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效用十分有限,于是,仁人志士痛斥“碎片化阅读”“浅阅读”“伪阅读”的同时,也在思考疗救的良方。
整本书较长的阅读周期、复杂性更大的阅读任务,决定了在其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收获的生长空间更为宽广,“整本书阅读”因此成为了突破时代阅读困境的出口之一。除了补充学生生活经验,拓展其知识面,其价值体现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阅读习惯,并在潜移默化中把读书当成生活、生命的一部分;一些学校在教室后面都设置有书橱,完成了学习任务的学生会自觉地取书阅读,这种自觉行为背后,是学校“整本书阅读”实践的果实,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的阅读耐力,养成的阅读习惯,将无限有益于其终身发展。除了阅读习惯的养成,整本书的阅读中,不同阅读方法由笨拙到灵活的使用过程,无疑会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提高今后阅读的效率。广泛涉略让学生增长见识的同时,学生又能在博观的过程中发现自己钟情的书籍种类,形成自身独特的阅读审美情趣。个体的良性发展最终会促进整个社会在阅读方面的进步。
二.落实实践,“整本书阅读”的实施策略
在具体实施层面,“整本书阅读”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读起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发挥教学智慧创设阅读情景,让学生克服惰性,有必须实践阅读的欲望。一线教学中语文老师可以采用课堂激趣的办法,在课堂允许的时间里,发挥课堂语言的表现力,讲解书中最为打动人心的部分,又不讲出结局;告诉学生书中违背常理逻辑情节、书的巨大价值和影响力等导向性信息,让学生开始第一步的阅读。
有了好的开始,如果没有意志力支撑学生读完全书,整本书阅读的效用自然难以实现。为了保证阅读的连续性,培养阅读共同体[3],班级范围内养成良好的阅读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是心智、气质都不成熟的生长中个体,采取措施规避这种不成熟对整本书阅读活动的不良影响至关重要,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良好的班级共同体,在具体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也可以借鉴这一做法,赋予阅读这一私人活动以学校环境中的新特点,使私人性与班级的集体性统一,用阅读共同体监督、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体的阅读行为。逐渐形成的阅读共同体可以发挥集体的监督作用,保证学生完成第一步读的任务,同时这一共同体又是后续阅读活动开展的有机单位。从阅读共同体的影响效果来说,无形的读书氛围的营造比有形的读书样式设计显得更有意义[4],因此,构建阅读共同体应该居于“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地位,除了按照组别分组形成小集体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成立读书交流小组,分享交流阅读心得,提供平台,展示学生阅读笔记,举办读书报告等有助于阅读共同体形成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了解,形成凝聚力较强的阅读共同体。
如果只是读的形式,那和传统列书单式的课外阅读模式没有太大差别,因此“整本书阅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整个阅读过程的跟踪、监督,确保其阅读的质量。在阅读过程中,为把好质量关,要求学生能够用心体悟情感,保持思维的独立性,及时发现问题。知识的有限性决定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定会有读不懂的地方,这些难懂的地方正是学生能够有所突破、有所长进的地方,教师要相当重视,引导他们变换阅读方法,认真对待阅读的整个过程。
阅读后的教学可以借助课堂时空,余党绪老师的“思辨读写”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把思辨视为灵魂[5],而课堂讨论则是思辨集中生发的场合。教师应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的见解、发现的问题为中心,结合学生的实际提出更为深刻的启发性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问题的解决不是最重要的,掌握一定的阅读、鉴赏方法,让课堂反过来再次促进学生对书籍阅读的渴望才最有价值。
“读写结合”是“思辨读写”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基本手段[5],学生阅读只是输入的过程,而真正意义上把读到的知识内化为技能、进一步形成语文素养,需要表达输出过程中的变式练习,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口头表达是一种形式,但通过切合书籍的写作,将阅读结果外化,实现拔高阅读活动的目的。
“整本书阅读”的研究已经由语文教学界的知名学者扩展到普通的语文人,在这个扩展的过程中,单纯的“整本书阅读”已经慢慢走上和“群文阅读”整合的道路上,比如一线老师设计的相同主题的整本书系列阅读。这样的融合固然有利于发挥不同阅读方法、理念的长处,但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把握每一种阅读方法、理念的核心要素,稳健而又务实地促进学生能力的真实生长、素养的不断提升。
[1]李卫东.混合式学习:整本书阅读的策略选择 [J].语文建设,2016,(25):12-15.
[2]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76.
[3]张小兵、倪峰.走进操作层面的“整本书阅读”[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16.
[4]郑桂华.整本书阅读:应为和可为[J].语文学习,2016(7).
[5]余党绪.“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策略[J].语文学习,2016(7).
(作者介绍:杨爽,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