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经典阅读推广体系的建构
2017-02-08张金玲
张金玲
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经典阅读推广体系的建构
张金玲
在“全民阅读”社会背景下,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阅读现状,有必要加快学校经典阅读推广体系的建构,高职院校在致力培养技能型人才之余,应重视精神文化塑造,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多元化的宣传方式、专业的阅读指导、舒适的阅读空间、常态化阅读活动机制的建立以及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都是高职院校经典阅读推广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
高职院校 经典阅读 推广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社会的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书籍的的力量,尤其是经典书籍的贡献,某种程度上,经典阅读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发展。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在这种倡导之下,“全民阅读”氛围愈来愈浓,高职院校也应抓住机遇,开展经典阅读推广活动,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构建书香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
一.高职院校经典阅读推广的必要性
(一)经典的意义
所谓经典,“应是超越时空局限且颇具影响力的权威著作,是历代先贤创造丰富知识与精辟见解的传承,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结晶,是开启心智,滋养心灵,提升境界的精品。”[1]经典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对于大学生来说,可能无法在短时期内产生直接效应,但它对学生润物细无声式的心理滋养,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节点获得精神的馈赠。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在致力于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之余,也向来重视文化素养的塑造,也一直试图寻找有效的突破口,“经典阅读无疑可为其打开缺口,为高职学生寻找精神家园奠定基础。”[2]
(二)高职大学生阅读现状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传统阅读方式受到极大冲击,各类电子书、网络文学、手机阅读因为传播及时、方式便捷,符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大学生追求效率和时尚的心理特点,成为当代大学生主流阅读方式,导致传统纸质阅读备受冷落。而早在1994年,美国著名批评家斯文.伯克茨对于纸质书和电子书给阅读方式带来的改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也许未来人们的阅读方式会得到极大改善,但纸质书依然是最佳选择。”[3]而另一方面,大学生阅读内容趋向浅显化、功利化、碎片化、快餐化,阅读注重流行而轻视经典,注重泛读而轻视精读,注重消遣而轻视求知,这些阅读现状严重影响了经典读物的传播和精神传承。新媒体时代给经典阅读带来的巨大冲击,确实令人堪忧,但我们有理由相信,经典书籍不会消亡。正如法国著名编剧卡里埃尔所认为的那样,“一本伟大的书永远活着,和我们一起成长和衰老,但从不会死去,时间滋养、改变它;那些无意义的书则从历史的一边掠过,就此消失。”[4]这说明经典读物经过时间长河的检验,具有较高的价值,仍需要我们用敏锐的眼光去“拿来”,汲取营养。
二.高职院校经典阅读推广体系的建构
经典阅读的推广,不是一次次孤立活动的集合体,也不是学校某一个单位部门、某一个社团组织就能解决的问题,它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教育部门内部共同配合、共同运作、共同完成。所以,多元化的宣传方式、专业的阅读指导、舒适的阅读空间以及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都是高职院校经典阅读推广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
(一)经典阅读的环境创设
据调查显示,“纸质阅读能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和质量。”[5]传统图书馆阅览室的陈设布置过于单调、严肃、规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阅读容易感到压抑、枯燥,难以激发阅读的欲望与兴趣。而相比之下,社会上一些别致、典雅,文艺范儿十足、萦绕着轻音乐的书吧却颇受年轻人欢迎,究其原因,环境的布置是主要原因。鉴于此种情况,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大胆创新,设立专门的经典阅读阅览室,在环境创设方面,应打破传统格局,打造大面积立体开放空间,以休闲舒适为主格调,放置一些休闲沙发、茶几、绿植等,甚至可以免费供应茶水,环境氛围尽量宁静而温馨,装饰色彩柔和而稳重,与室外环境有视野上的沟通,读者置身其中,晴天可以晒晒太阳,雨天听听滴答声,这种惬意轻松的氛围有利于读者潜心阅读,沉心思考。“文化休闲是读者精神生活的共同需求,是一种以娱乐休闲为中心的柔性文化,具有自娱性和随意性,主要目的是在娱乐中消解自我的烦闷、调试精神,以获得愉悦和放松。”[6]将经典阅读与休闲阅读融合在一起,这种活泼的形式更容易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互动。
而另一方面,学校可在图书馆的走廊、流通窗口、橱窗、宣传栏等区域或张贴经典名著的名言警句、字画,或利用滚动电子显示屏播放介绍经典名著,营造一个处处有经典文化氛围的图书馆,使学生对经典名著产生兴趣,而进行深入探究。
(二)经典阅读推广组织建设
宣传部门的建立。由学校宣传部、团委、图书馆作为宣传推广经典阅读的主体部门,发挥各自在宣传策划、学生组织、资源汇集方面的优势,联合宣传推动,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等渠道向读者发布经典阅读宣传图片、推广计划,引导学生走近经典,树立经典阅读意识。
导读部门的建立。清代学者王明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讲,“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之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他警示人们,要有选择性地去读书,不要毫无目的地泛泛而读。当下,高职院校大学生阅读存在一定盲目性,想读书,却不知道读什么书,因此,有必要在学校范围内相关专业领域,推选出一批专家、教授,组成导读组织,组建成一支高水平指导阅读的师资队伍,作为学校进行阅读推广的基础。导读组织在对大学生阅读心理和阅读行为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后,主要任务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指引学生阅读方向,针对他们的专业背景和阅读需求,制定出经典阅读书目,包括全校必读书目和各专业选读书目,并开通导读组织与学生的线上、线下交流平台,以确保阅读效果。
(三)常态化、持久有效的活动机制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关于经典阅读方面举办的活动常以“4.23世界读书日”为契机,举行经典读物荐书活动、经典诵读活动为主,虽然也取得一定成绩,但这些活动往往形式单一,有些活动仅是为了配合节日需要而举行的应景式活动,导致形式大于内容,总体上,阅读活动的举行在活动分布、人员配备、经费管理方面缺乏合理规划和安排。为了保证经典阅读推广的效果,学校应当建立长期有效的活动机制,在形式方面尽可能多元化、丰富化。由图书馆牵头,导读组织协助,常年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做多场次经典阅读专题讲座,主讲人抛砖引玉,精彩分析,听众互动交流,还可将活动现场通过直播平台现场播报,让更多读者参与互动交流,实现活动影响力最大化。
经典电影展播和开展影评互动也是经典阅读推广的一块重要阵地。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在每周五晚上在学校多媒体教室播放由中外经典作品改编的电影,通过对豆瓣电影频道的调查发现,“多数人会对两者进行对比,没有看过原著的人会倾向于找原著阅读”[7],从而激发阅读其他经典名著的兴趣,因此,可用经典电影展播活动带动经典阅读行为。
除了官方机构组织开展经典阅读推广活动以外,学生自发性的“民间”活动应作为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有效补充。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青春、热情、善于表现自己的优势,在学校团委的领导下,将文学社、戏剧社、读书协会等社团组织调动起来,将经典阅读与社团活动有机融合,吸引广大学生主动参与。上述常态化、持续有效的活动机制的建立将使经典阅读活动在校园里异彩纷呈、经久不衰。
(四)将经典阅读纳入学校教育及学业评价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阅读素养情况不容乐观,长期以来,学生对课程形成的认知是,凡是开设课程的都是必须掌握,需要认真对待的,而课程以外的内容可以不以为然,随意应付。针对这种学习心理和习惯,有必要将经典阅读纳入学校的教育体系及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在学生的课程体系中加入阅读教育模块。一种方式是精选师资,确定选题,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经典著作导读选修课,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而在选修课课程考核时,引入学分评价方式,完成学习目标,达到学习要求者即可获得2个学分,纳入学生最终学业评价体系。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经典阅读室这种载体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约束阅读,首先,在阅读时间控制上,采用刷卡考勤制,保证每次阅读时间不低于40分钟,其次,对学生的阅读质量进行细致评估,在每次阅读时间内须填写一份阅读档案,详细记载本人专业、姓名、阅读书名、阅读摘抄或感悟体会,最终考核将结合学生平时阅读时间和阅读档案情况,对学生进行学分评定,成绩也最终纳入学生学业评价体系。这两种方式都旨在强调学生约束下的自主,以课程学分制来约束阅读行为,但阅读过程自由灵活,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加强经典阅读训练的最佳途径。
(五)建立相应的经典阅读激励机制
从建构主义观点来看,学生在阅读中应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从他们自身来说,要有自主意识,不断强化自我认同,从这个角度来说,除了以上的强制性阅读策略以外,为了保证经典阅读的实效效果,还得以激励性阅读作为经典阅读推广的必要项目进行推进。
当下,社会上流行一种亲子阅读活动,该活动是在限定时间内,如20天、30天等,需每天不间断地在社交平台上上传亲子阅读的视频、图片,配以阅读书名、阅读感受等文字表述,最终坚持下来的参与者将获得活动主办方的奖励,这种阅读活动激励了许多家庭踊跃参与,毕竟,无论从哪方面讲,最终最大的受益者是参与者自身。而这种方式也可以作为高职院校经典阅读推广的很好借鉴,在学校范围内,进行活动宣传,以21天为一期,每天坚持在学校共享平台中上传自己阅读视频、图片、阅读进度、感受心得等,最终坚持下来的学生将由系部进行奖励,对于参加期数最多的同学将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表彰、颁奖。相信这种激励机制将引领阅读风尚,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借助社会资源进行经典阅读传播
近些年,经典文学渐渐回暖,中国传统文学研究学者纷纷呼吁,提倡重读、品味经典文化。前两年,《百家讲坛》电视节目的热播,让观众读者感受到传统经典的魅力,2017年春节期间,《中华诗词大会》的播出,在全社会又掀起一阵热潮,让不少观众读者感到自己文化素养的欠缺,急于弥补,而最近,《朗读者》又引发了新一轮阅读高潮,高职院校应趁此热潮,加大对经典的导向力度,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和习惯。事实上,许多电视媒体都开设了相关读书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文化正午》、《子午简书》、《读书》等,都旨在介绍古今中外优秀经典读物,并介绍相关历史、文化背景。学校可以将这些优秀视频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在学校电子媒体平台或班级多媒体教室进行定期发布播放,让学生更深入、多面了解经典阅读文化。
当今社会推动阅读活动的五大力量为政府机构、出版商、书店、图书馆、协会和民间机构、传媒机构。[8]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应积极主动与以上社会机构联系,发挥各自优势,整合有效资源,相互协作,共同推进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使现代经典阅读活动丰富多彩,深入人心。
三.结语
当今的时代,社会发展迅猛,人心过于浮躁,倡导经典阅读,让经典精神传承下去,同时也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重要责任之一就是把经典阅读活动做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文化素养,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1]李久艳,梁益铭.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研究——以中山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为例[J].图书馆研究,2016(3):76-80.
[2]马海波.经典阅读:营造高职和谐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点[J].职业教育研究,2012,(6):25-26.
[3]斯文·伯克茨.读书的挽歌——从纸质书到电子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卡里埃尔,艾柯.别想摆脱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潘启雯.纸质阅读能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N].中国图书商报.2012-08-21.
[6]潘杏仙,梁新潮.图书馆休闲服务形象的塑造[J].图书与情报,2005(3): 65-67.
[7]康微,陈亮,施雁冰.基于文本改编的影视作品对高校阅读推广的作用与影响[J].图书情报导刊,2016(9):61-63.
[8]胡蓉.图书馆如何推动经典阅读的开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 26-28.
本文系宝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7年度立项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经典阅读推广体系建设的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BJWG2017-11.
(作者介绍:张金玲,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外国文学及大学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