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实现的有效方法
2017-02-08金全录
金全录
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实现的有效方法
金全录
教师要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上改变,特别是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要求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整,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延缓对那一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探究那些学生所正体验的一切。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道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课堂总是处在一种流动变化的状态,正如古希腊的哲学家所讲的“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一个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心态在变化,知识经验的积累状况在变化,课堂的物理空间也在变化。
在教学实验中,我逐渐发现学生讲课更精彩。讲课前,事先让学生们做预习,是普遍性的,没有特殊的指定。上课时,要求大家自愿,谁准备好,谁就先来讲,大致每名学生给7--8分钟左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有了第一个学生敢走上来了,那么就“一发不可收拾”,学生们纷纷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的才华。那种积极的参与,那种一丝不苟的探究,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也极大的促动我的教学研究。
精彩(一)讲课有板有眼,既重知识性,有重情趣。当“老师”的学生们,准备得很认真,都在书上已经把重要知识点勾画出来,有的做好知识脉络提纲,讲解过程中,知识性很强,并注重条理性。7—8分钟时间里,要求“小老师”讲解完一课的内容,是有很大难度的,也更能促动学生思维的整和性,学习的主动积极。“小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帮助其他学生发现问题的答案。特别是在学习近代文化时,学生们很感兴趣的。回顾以往的讲课,这部分单靠老师来讲,是很乏味的,学生们也不大爱听的。可这一回,学生们自己来讲,趣味就多了。有的喜欢诗词绘画的,就站在讲桌前,大侃对诗词绘画的高见,不仅拓展了学生们的知识面,而且增添了课堂的活跃气氛。有会唱京剧的,在同学们的鼓励下,也大胆地唱了几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起来。
精彩(二)合作探究的氛围更浓厚。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发挥与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最主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当“老师”,站在讲桌前讲授知识、答疑,一是要靠他自己主动探究学习,二是要靠其他同学的积极配合,例如回答问题,研究讨论问题等。自己的同学是“老师”,那种学习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是一种自豪,也是一种挑战,心里不服气的。随之课堂气氛也就不一样,学生们的合作探究意识越来越浓厚,求知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每当每位“小老师”讲完这节课的内容后,都必须回答同学们的5个问题。问题的提出与回答过程中,不仅能反映出学生们动脑筋了,而且还能反映出学生们发自内心的真真切切的求知欲。如果一旦“小老师”回答得不全面,会有很多的“高参”来帮忙,也有不少的“反对派”来否决的,经过一番短短的较量之后,同学们找到了认为满意的答案。学习的意义,不在于结论,而在于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同学们体验到获得知识的乐趣。
精彩(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起初,学生们模仿性很强,处处在模仿我,一举一动,就连讲课的神态都有点像我。从学生身上,我仿佛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感到很欣慰,也更感到我肩上的责任重大,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但我极大的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风格,逐渐地,学生们开始张显自己的个性与才华。例如一、1的于洪伟,他善于语言表达,而且在较熟练掌握讲课内容的基础上,善于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讨论,课堂氛围很热烈。一、2的聂红艳,她站在前面,落落大方,声音响亮,知识概括性很强,条理非常清晰,俨然是一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等等,这样的“小老师”很多,我当时是这样说的:“我真的感到职业危机了,我要下岗了。”学生们听了,都露出了“胜利的、自豪的”笑容。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验,这种学习方式被学生们所认可,并积极参与,学生们着正体验着是学习主人的快乐。但这只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一种形式,不能是全部,也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释疑与点拨,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调整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教”,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气勃勃,充满智慧的欢乐与创造的快意。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拉卜楞藏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