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号的简单介绍
2017-02-08翼飞
翼 飞
圆号,唇振动气鸣乐器,又称法国号。广泛用于交响乐队、军乐队中的铜管乐器。铜制螺旋形管身,漏斗状号嘴,喇叭口较大。圆号发源于欧洲。它的祖先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在中古时期,尚以采集野果、狩猎为生的人类,用牛、羊等兽角制成了可以发出声音的器具——号角,用以互相传递信息。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有3000多年前用羊角制作的号角实物——休法,是由犹太教寺院传下来的,在该教的圣经中可以找到有关休法的详细叙述和记载。
从最初只能发出一两种声音的号角发展到今天的圆号,其间经历了多次变革。17世纪初出现的由七尺长的黄铜管盘成的圆形狩猎号角在当时的宗教仪式和王室活动中,以及在军队的出征、凯旋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盘式圆形的狩猎号角,可以说是圆号的雏形。对于乐器来说,它的性能比造型有更大的意义。在法国,直管或者弓形的号角也演变为现在圆号的外形,尽管它由于没有任何活门(活塞、侧孔),只能发出自然音列中的少数音,人们仍正式称其为“自然圆号”,以区别于号角和现代圆号。
17世纪自然圆号的号管盘旋两圈。据说,当时用不同的泛音管可以吹出狩猎所需要的31种不同的信号,可以用特定的号声来描绘所见到的动物种类、大小甚至颜色。此外,还有表示传递、追逐、呼救、狩猎完毕等信号。在狩猎出发前及猎后归来时,由2至8名猎手组成的原始吹奏乐队所吹奏的号声,含有重要的音乐要素。这些流行的狩猎曲调和号声是乐队使用号角的直接原因。作曲家卡瓦里·吕利在他们的少数几部歌剧的狩猎场面中,最早使狩猎号角与其他乐器一起合作演奏,这种做法一直延续了200多年,乐队使用的就是自然圆号(法国狩猎号)。
在这200多年间,自然圆号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革:1715年之前,圆号只能吹出本调的固定泛音,要演奏不同调性的乐曲,必须调换相应调性的自然圆号。约1715年,在维也纳出现了在号嘴的入口处调换弯管(定调管)的圆号。即根据乐曲的需要,把不同长度(有大三度、小三度、四度、五度、大六度、小六度、小七度、八度、九度的)的圆形定调管插入号嘴入口处以延伸管长的方法改变乐器的基音。在亨德尔、巴赫、海顿的早期作品中都用了这种圆号。1750年,德莱斯顿宫廷乐队的圆号演奏家安特姆·约瑟夫·亨佩尔发明了“阻塞”吹奏法,这是一种将右手伸进圆号出音口,靠手的位置变化和气息的控制,吹出音阶各音的方法。这样,中音以上的音域不再需要调换定调管。为了便于使用“阻塞”吹奏法(人称“手号”),亨佩尔将圆号口朝天的习惯改为向右手的方向,亨佩尔的这一变革在圆号的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上述弯管、导管以及其他技术上的改革都发生在18世纪。但是,只有在19世纪发明了活塞以后,圆号才获得了真正的解放。
在20世纪中叶,仍有许多演奏学派的发展以及乐器制作技术上的改革。包括使用新型的合金和塑料来制造圆号。还出现了三排圆号和特高音圆号。确立了F调和降B调的双排圆号为管弦乐队的标准乐器。
圆号现在多半含有两种调性,称为Double Horn,同时具有降B和F调,但也有单纯只有一种调性的Single Horn ,两种调性的法国号具有不同的声音特质,降B调的法国号具有铜管的音质,较为明亮、有力,适合进行曲,而F调的法国号则有木管的属性,温柔、浑厚,适于抒情的乐句。Double Horn 借着左手拇指的按键转换两种调号。 除了有 Double Horn和Single Horn之外,亦有例如Triple Horn等更复杂的法国号。(降B调、F调和高音F调)
法国号因为音似狼嚎,因此也有人戏称为狼号。在普罗高菲夫的音乐剧——《彼得与狼》中,即是以三只法国号来代表狼,而法国号亦代表中国的唢呐。
除了铜管五重奏外,在木管五重奏中更是唯一的铜管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