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鸭皮刺螨病的诊治
2017-02-08李艳
农村百事通 2017年18期
蛋鸭皮刺螨病的诊治
皮刺螨病是由皮刺螨寄生于蛋鸭体表引起的一种外寄生虫病。吸食禽血,严重侵袭时,可使鸭日渐消瘦、贫血、产蛋量下降,还可传播禽霍乱和螺旋体病。
1.发病情况
2016年12月,某鸭场饲养的10000只蛋鸭于20周龄先后发病,产蛋量下降。发病后先后用恩诺沙星、禽炎康等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2.临床症状
病鸭采食量下降,消瘦,贫血,鸭冠发白,皮肤时而出现小的红疹,有痒感。产蛋量逐渐下降,蛋壳颜色变浅,蛋重变轻。发病鸭夜间偶有惊叫,个别鸭死亡。死亡鸭消瘦,局部皮肤破溃、出血。
3.病理剖检变化
共剖检3只病死鸭,内脏器官苍白,血管的充盈度降低。
4.实验室检验
采集虫体样本,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发现红色小虫体,长椭圆形,后部略宽,有一对螯肢,呈细长针状,腹面偏前方有四对长足,肢端有吸盘。身体棕灰色,吸血后呈深红色。
5.诊断
可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作综合诊断,确诊该病为蛋鸭皮刺螨病。
6.防治
定期用阿维菌素驱除鸭体内的皮刺螨,或用拟除虫菊酯驱杀。用50毫克/公斤溴氢菊酯喷洒鸭体、鸭舍、鸭笼及其附属设施。同时加强卫生消毒和饲养管理,鸭舍内保持干燥、通风,及时清除粪便,防止鸭群过分拥挤和带虫体的粪便污染饮水和饲料。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畜牧局 李艳邮编:25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