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代盘龙城遗址出土文物精品集萃

2017-02-08

收藏家 2017年1期
关键词:饕餮青铜遗址

商代盘龙城遗址出土文物精品集萃

□ 彭 建 李笙清

距今3500年的武汉商代盘龙城遗址,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的,现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青铜时代早期城址,是长江、黄河同属华夏文明发祥地的重要见证,被专家论证为“华夏文化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汉之根”,入选武汉市“十大城市文化名片”,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1988年,盘龙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盘龙城自1954年发现以来,经过国家、湖北省市数代文物工作者的科学考古勘探,陆续发掘出大型宫殿基址与大型商代贵族墓,并出土了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等3000余件,包括青铜大圆鼎、大玉戈、绿松石镶金片等国家一级文物数十件,为我们揭示了长江中游及武汉早期城市文明风貌,开启了认识人类早期文明成就的历史窗口。

2016年深秋,为全面展示武汉盘龙城的历史文化,弘扬中华悠久文明,彰显城市历史人文特色,湖北省博物馆、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武汉博物馆合作推出“南土遗珍—商代盘龙城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展览分为“青铜古鉴”、“吉玉精粹”、“天石美朴”、“陶韵流芳”4个单元,展出各馆珍藏盘龙城遗址出土商代文物精品200余件,充分展现了武汉早期城市传递出的悠久浑厚的文化信息。笔者现撷取其中20件具有代表性的器物,或单件或组合,略以赏鉴,以飨读者。

铜觚、爵、斝酒器组合(图1)盘龙城遗址杨家湾11号墓出土。觚(左),口径12.9、通高18.2厘米,喇叭口,细腰,高圈足。爵(中),通高15.2厘米,形似鸟雀,前长流,后短尾,两柱,腹下三尖足外撇。斝(右),通高21.2、底径14.4厘米,形体较大,有两柱而无流、尾。

觚、爵、斝是商代非常流行的青铜饮酒套器组合,也是商代重要的礼器。商朝的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较快,尤其是手工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以致商代酿酒业十分发达,当时的酒精饮料有酒、醴和鬯,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多出现有“鬯”、“醴”字样。商人饮酒风气很盛,特别是贵族饮酒极为盛行,《史记》中记载商纣王建有酒池肉林,《尚书·酒诰》中也曾记载商代统治者崇尚酒食醉饱的生活,为后世留下了儆戒为鉴的“酒色文化”。商人的青铜器冶炼与制造也相当成熟,各种饮酒的器具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出现了“长勺氏”和“尾勺氏”这种专门以制作酒具为生的氏族。斝、觚、爵作为酒器组合,一直沿用至西周时期。爵、觚都是饮酒的器具,斝则是温酒的小型容酒器。《诗经·大雅·行苇》曰:“或献或酢,洗爵奠斝。”斝初见于夏代晚期,斝的侈口较同类的爵要宽,与爵配合使用,专向爵内注酒,并兼作温酒器。《礼记·礼器》记载:“尊者献以爵,卑者献以散”,这个“散”指的就是斝。盘龙城遗址出土了较多的爵、斝、觚,多成套出现,这三件青铜器均饰饕餮纹、夔纹,觚腰部饰弦纹。器型均俊拔秀逸,浑厚凝重,有的装饰花纹繁缛富丽,可见3500年前武汉地区商族的好酒奢华。

铜盉(图2)盘龙城遗址李家嘴2号墓出土。通高36厘米。顶部有管状冲天流,流底两边的乳钉与之构成兽面。袋足中空,三足立地。腹部饰饕餮纹,侧面为夔纹。夔身由二列云纹构成,纹路清晰,装饰性强。青铜盉最早见于夏代晚期,流行于商周至战国时期。形制多样,一般是深腹、有盖、前有流、三足或四足,早期的流置于顶上,晚期的有提梁。盉主要是盛水的器皿,与酒器组合,用于盛水以调和酒味浓淡。王国维《说盉》:“盉乃和水于酒之器,所以节酒之厚薄者也。”郭沫若《长安县张家坡铜器群铭文汇释》:“金文‘盉’从禾者,乃像意兼谐声。故如《季良父盉》,字像以手持麦秆以吸酒。”西周早期,盉开始演变为盥洗器,与盘配合作用。此盉外观新颖,丰满圆润,冲天流有较大倾斜,美观实用。

铜尊(图3)盘龙城遗址李家嘴2号墓出土。口径20.8、高28厘米。器身敞口,圆口外侈,长颈,宽折肩,深圆鼓腹,折腹,圈足。颈部饰凸弦纹。腹部饰饕餮纹,饕餮由云纹构成。足部有三个等距离的“凸”字镂孔。尊,今作樽,是商周时期汉族的一种体型较大的盛酒器,亦作礼器使用,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秋后期已经少见。商早中期的尊主要是圆体尊,均有肩,圈足多带镂孔。商晚期至西周早期出现了方形尊和觚形尊。同时期尊器中还有一种牲尊,是将尊铸成动物形象,统称为彝。《周礼·春宫·司尊彝》中有载:“追享朝享,裸用虎彝蜼彝。”其中的彝指的就是就是牲尊。此器体形高大,造型雄奇,器制浑厚,设计精巧,铸造精美。纹饰线条柔和精美,雕工精湛,既是盛酒的实用器,又是极好的工艺品,不失为商代青铜器中的一件精品。

铜簋(图4)盘龙城遗址李家嘴2号墓出土。口径23.8、高23.8厘米。圆口,鼓腹,圈足。器身饰弦纹、饕餮纹,饕餮目为方形凸起。足部有三个“凸”字镂孔。《周礼·掌客》:“鼎簋十有二。”《礼记·乐记》:“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可见簋是和鼎配合使用的重要礼器。除了作为礼器之用,簋亦是古代汉族用于盛放煮熟的饭食的重要器具,古人将黍、稷、稻、粱等熟食皆盛放其内,《说文》释“簋,黍稷方器也”。《韩非子·十过》中亦有“臣闻昔者尧有天下,饭于土簋,饮于土簠”的记载,这簠与簋都是盛放黍、稷、稻、粱的食器,同时也是与鼎组合的礼器。簋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时期,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的青铜器具之一,到目前为止,盘龙城遗址出土的簋是发现最早的商代青铜簋。

图1 觚、爵、斝酒器组合

铜甗(图5)盘龙城遗址李家嘴2号墓出土。口径22、高36厘米。圆口,斜腹,三足。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盛饭之甑,甑为敞口,底有箅孔以通蒸汽。下部为煮水之鬲。颈部饰三组细弦夔纹,每组一夔。腹部和裆部饰双线人字纹。甗是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蒸煮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早期为陶制,商周时期始用铜铸造,东汉之后逐渐衰亡。它是将甑套入鬲、鼎、釜之口而形成的一套复合炊具,上部蒸或馏食物,下部高足间可举火加热。除了炊煮之用,甗还是一种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盉等组合成一套完整的随葬礼器。铜甗的上下部分有合铸也有分体的,此件即是合铸而成,甑大鬲小,上阔下窄。制作工艺复杂,上部的甑和下部的鬲分铸而成,最后统一浇铸,鬲壁厚而重,不易倾倒,体现了当时较为先进的铸铜工艺。据考古资料显示,这是目前发现商代最早的青铜甗之一。

铜盘(图6)盘龙城遗址李家嘴2号墓出土。口径26.4、高13厘米。敞口,宽沿,浅腹宽阔。器身饰饕餮纹、弦纹。圈足上有三个十字形镂孔。盘为水器之一,古时青铜水器主要是在古人行礼时用于盥洗,以表示恭敬和虔诚。大致可分为承水器、注水器和盛水器,盘为承水器。关于青铜盘的用途,文献上已有明确的记载,《礼记·内则》上写到:“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商周时期祭祀或宴飨,都要行沃盥之礼,以昭显其清洁,盘与匜配合,用于沃盥之礼,盘以承水,匜以注水。盘在商早期既已出现,至战国以后演变为洗。盘龙城遗址出土的这件青铜盘最为早见,纹饰神秘瑰丽,器型端整浑厚。

铜钺(图7)盘龙城遗址李家嘴2号墓出土。长41.4、刃宽26.7厘米。形似斧头,体扁平,长柄,宽弧刃,两脚略上翘。中部有一圆孔,肩上左右两边各有一小镂孔。新石器时代,石质兵器已有斧、锛、铲、刀、匕、矛、戈、镞等,制作精良。商代的青铜兵器即源于此。商代,兵乃国家大事,甲骨文中有关战争的卜辞就有5000余条。盘龙城遗址出土的青铜兵器主要有铜矛、铜刀、铜斧、铜镞等,铜钺为古代汉族砍杀兵器,亦可作为斩首或腰斩的刑具,但因为其形制沉重,灵活不足,更多的是作为仪卫的礼器使用,是一种权利的象征,往往君王用钺来象征征伐。《史记》中有“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的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亦有《赠张相镐诗》云:“拥旄秉金钺,代鼓乘朱轮。”青铜钺最早见于夏代晚期,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沿用至战国时代。这件铜钺,肩部及两侧各饰夔纹,两侧的夔纹尾部为蝉纹。此器浑厚凝重,工艺精良,纹饰丰富,威仪自具。

铜卣(图8)盘龙城遗址李家嘴1号墓出土。口径7.2、通高31、底径12.5厘米。器型浑厚端整,左右两耳连接的提梁巧妙地穿过盖上的穿钮。长颈,圆腹,圈足上有三个镂孔。盖顶饰夔纹和联珠纹。器身颈部饰三圈凸弦纹,溜肩处饰联珠纹和夔纹,腹部饰饕餮纹,饕餮纹带上下界以联珠纹。卣为古代重要的盛酒器,主要流行于商和西周。古文献与铜器铭文中常有“秬鬯一卣”之说,所以卣通常也会被用来作盛放“秬鬯”(一种用黑黍和香草酿造的酒)这一祭祀用的香酒的祭器。卣在商周考古发现的数量很多,从出土实物来看,商代多椭圆形、方形卣,西周多圆形卣。卣的器形口多为椭圆,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有也作圆筒形,作鸱鸮形,或作虎吃人形的等等。此件提梁卣出土于盘龙城遗址,器形完整,型制端秀,纹饰丰富而华美,兽面巨大而夸张,兽目凸起,纹路清晰,威严毕现,是目前考古发现商代铜卣中最早的一件。

图2 铜盉

图3 铜尊

铜鼎(图9)盘龙城遗址杨家湾11号墓出土。口径55、高85厘米。敞口,深腹,三足。口沿上有竖起的双耳。颈部饕餮纹由细线云纹构成,饕餮目方形凸起。《史迹·封禅书》中有“禹收九牧之金(铜)铸九鼎”的记载。青铜鼎源自新石器时代的陶鼎。鼎是所有青铜器中最能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中国最早一统天下的权力的观念就与鼎的诞生有直接关系。据史书记载,夏禹时“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可见夏代就有了青铜鼎的铸造,而且已超越了实用器的范畴。鼎在商代早期成了统治权力的代表和祭祀上帝、祖先的神器。这一时期的青铜鼎形制有圆鼎、方鼎、鬲鼎、扁足鼎等,以圆形鼎最多。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鼎见于商代二里冈时期。盘龙城遗址出土的这件青铜鼎装饰图案简洁大方,体现出大鼎雄浑的气势,是目前考古发现商代早期体形最大的一件青铜圆鼎。

铜斧、铜斫(图10)盘龙城遗址杨家湾11号墓出土。铜斧(左),长21.2、刃宽9.6厘米。铜斫(右),长27.2厘、刃宽11.2厘米。青铜斧最早出现于商代,是继新石器时代大量使用的石斧之后出现的一种用于砍削的工具。《诗·幽风·七月》:“蚕月条桑,取彼斧戕,以伐远杨,猗彼女桑。”诗句所述的斧戕,就是盘龙城出土的大型工具斧和戕。这件商代青铜斧形制长大、厚钝,长方形銎口用于安装木质斧柄,刀口刃部呈开阔的弧形,两角略微上翘。斫与斧一样,亦是用于劈砍的工具,体形宽厚,刃口有锈蚀残损。銎口长9.6、宽1.6厘米,器身下方有穿孔用于固定斫柄。盘龙城遗址出土的青铜工具,主要有戕、斧、臿、锛、凿、锯等,铜斧、铜斫即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器物,说明了青铜工具在商早期的盘龙城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领域中。

图4 铜簋

图5 铜甗

图6 铜盘

图7 铜钺

图8 铜卣

图9 铜鼎

图10 铜斧、铜斫

大玉戈(图11)盘龙城遗址李家嘴3号墓出土。长94、援长48.8、宽11、厚仅0.5厘米。戈的援部(刃部)略呈弧度,尖削锐利,中脊,直内(后端),后端饰以圆形小孔。整器大气磅礴,玉质精细温润,雕琢细致,线条流畅,显示了商人高超的制玉工艺,堪称精品杰构。玉器是中华文明瑰宝,代表着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精神风韵,《礼记正义》云:“君子玉比德焉”。玉器在盘龙城礼制上有崇高地位,是贵族礼乐、朝拜、封爵、宴会、婚聘时用以表明身份地位的象征。盘龙城遗址现出土玉器100余件,其中玉戈、玉柄形器和金玉饰件特别醒目。戈本是商、周盛行的一种兵器,以玉为戈始见于二里头文化。由于玉石质地坚脆,无法将玉戈用于实战搏击,考古发掘亦证明出土玉戈无使用痕迹,可知商周时期的玉戈是一种仪仗礼器。玉戈形制的演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二里头文化期和早商二里冈期,这一时期的玉戈形制尺寸普遍较大,一般多在30厘米左右,一般无纹饰。第二个阶段为殷墟时期即商代晚期,玉戈尺寸变小,殷墟前期的尺寸多在15至20厘米;殷墟后期长度在15厘米以内,小的仅4至5厘米。戈有直身、弯身两种,皆有中脊或三脊。内上饰平行的粗阳纹,或者在内及援上阴刻兽面纹和变形云纹。部分戈内直接雕成鸟头状。传世品中亦常见以玉为援,用铜铸成鸟头状内嵌接而成的铜内玉戈。盘龙城遗址出土的这件大玉戈发现于1974年,属早商时期,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商代前期最大的玉戈,为2002年国家文物局公布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金片绿松石镶嵌龙形器(图12)盘龙城遗址杨家湾17号墓出土。长约23、宽2.5~5厘米,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金玉镶嵌饰件。2003年考古出土时,龙形由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方形绿松石片组成斜“S”状,用镂圆孔及不规则金片装饰龙首、龙尾。为有效地保护文物,维护文物本真状态,考古工作人员将埋藏文物的泥土按原样一同挖掘出,完整地呈现了3500多年前文物的保存情景。龙是华夏文明的图腾象征,此件龙形器证实早在早商时期龙的形象即已成熟,龙形体长大,巨头蜷尾,龙身曲伏有致,生动传神,龙首略呈浅浮雕状,金片绿松石,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富有视觉效果。这件珍贵文物可以说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玉柄形器(图13)盘龙城遗址杨家嘴1号墓出土。通长13.6、宽3.2厘米。玉质温润,玉色泛绿,柄首扁平,束颈较短,器身呈细长条形,器表刻有简练条纹,下端斜收成平端状。整个器形 拔秀逸,雕琢精致,色泽玲珑,堪称玉中精品。玉柄形器最早出土于夏晚期二里头文化遗址中,是商代和西周时期最常见的玉器之一。盘龙城遗址出土了较多的玉柄形器,对于其具体功用,目前学界还存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玉柄形器应是商人为纪念祖先神灵所琢制的一种祭祀性礼仪玉器,也就是《说文》中所说的“祏”,相当于祖先灵位的表象物灵牌。

图11 大玉戈

图13 玉柄形器

图14 灰陶鼓形壶

图15 硬陶回纹罐

图16 红陶坩埚

灰陶鼓形壶(图14)盘龙城遗址杨家湾1号水井出土。腹鼓面直径16、通高24.4厘米。方距形口,圆鼓形腹,柱形圈足,前后腹鼓缘边都饰有等间距的连珠纹饰。整个器形端秀,纹饰素雅,活泼之中不失精严,从中可见早商时期盘龙城的制陶审美韵味。陶器作为古代的最早发明的生活用具,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制陶历史十分悠久,《礼记·月令》云:“陶器必良,火齐必得。”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远古先民就开始用泥与火烧制简单实用的陶器。盘龙城遗址出土的陶器,数量众多,从质地上分为一般陶器与印纹硬陶,占全部出土文物的95%以上。器物种类丰富,涉及鼎、鬲、缸、罐、瓮、盘、壶、尊、坩埚等等,其中红陶缸体量大、数量多。陶器纹饰也多种多样,有绳纹、篮纹、弦纹、回纹、条纹等。盘龙城遗址陶文化,是以南下的中原商文化为主体与长江中游土著陶文化的交流融合,从而形成的一种兼具南北风格的地方特色文化。

硬陶回纹罐(图15)盘龙城遗址杨家湾1水井出土。口径18、通高18.5厘米。属黄褐色陶,器形稳重大方,质地坚硬,胎质细腻。敞口外撇,斜肩内敛,深腹圜底。纹饰朴素淡雅,斜肩饰多道凸弦纹,腹部通体饰精美繁富的回纹。硬陶,亦称印纹硬陶,是中国青铜时代至汉代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生产的一种质地坚硬、表面拍印图案的日用陶器。其质地比一般陶器细腻,原料含铁量较高,烧成温度也比一般陶器高,颜色多呈紫褐、红褐、黄褐、灰褐或青灰色。盘龙城遗址出土的印纹硬陶,其泥料部分成分和原始青瓷相似,质地细密,胎体硬实,可以说是一般陶器向瓷器演变的过渡陶,将我国瓷器发明的历史提前到3500年前的早商时代。

图17 石铲

红陶坩埚(图16)盘龙城遗址杨家湾12号墓出土。口径22、通高32厘米。红陶胎质较硬,形制上大下小如将军头盔,敞口较大,直颈,陶圆腹从上至下成斜面内缩,圜底、低圈足。铜是人类使用和冶炼最早的金属,铜的冶炼技术在石器加工和制陶工艺中产生与发展,夏代时期我国炼铜工艺就已经产生,到商代时青铜冶炼已发达成熟。据考古研究,商、西周时期用来炼铜的矿石为孔雀石,以木炭作燃料和还原剂,炼铜的设备有坩埚和熔炉两种,而以红陶坩埚为最多,这种形似“将军盔”的炼铜锅,在经受高温时不致破裂,圜底低足亦便于插立稳固,说明商代青铜冶铸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我国青铜时代青铜器铸造辉煌的基础。

石铲(图17)盘龙城遗址杨家湾11号墓出土。长15.8、宽4.6厘米。石色纹理自然,磨制光润,朴拙简易,长方体铲身,铲缘圆润,月牙形铲刃削薄锋利,铲头凿一圆孔,可用于穿系竹木棍等。石铲是远古时期的原始生产工具之一,主要用于垦荒、翻地。盘龙城遗址现出土石器300余件,大部分采集于王家嘴角北区以手工业作坊为主的遗址中,杨家湾、杨家嘴、楼子湾等遗址亦有出土,以生产工具为多,包括铲、斧、锛、镰、杵等,它们是商代盘龙城一般劳动者使用的生产工具,见证了人类早期金石并举的生产时代。

(责任编辑:田红玉)

猜你喜欢

饕餮青铜遗址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生僻字里识青铜
辽上京遗址
青铜之光
崛起·一场青铜资源掠夺战
它就是饕餮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五月星空的饕餮盛宴
饕餮一夏 珍馐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