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与北京的戏剧商路即戏路,水路即戏路
2017-02-08
品读北京
运河与北京的戏剧商路即戏路,水路即戏路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纵贯南北、全长3600华里的京杭大运河,对中国戏曲的演化和繁荣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运河带来的还有各类民谣、民歌、花会、庙会、放河灯、舞龙、高跷、运河号子等民俗民风形式。其中运河号子是北京通州地区独有的。2006年,通州运河号子入选了北京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的,戏曲艺术鲜明地受到大运河的影响。那是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的秋天,繁忙的京杭大运河迎来了特殊的船队——一位名叫高朗亭的艺人率领着他的戏班——三庆班,从扬州出发,沿运河北上到达了北京城,为乾隆帝祝寿。不久,在陆续进京的四大徽班不断完善、融合的基础上,诞生了伟大的戏曲艺术——京剧,高朗亭则被后人尊为京剧奠基人。
正如古语所说:商路即戏路,水路即戏路。自元末起,原本流行于北京地区的北杂剧已不断向南流布,在吸收、融合了“昆山腔”“弋阳腔”等南部地方戏曲后,最终形成了昆曲。昆曲又沿运河北上,到明万历年间彻底占领了北京地区的戏曲舞台。
学者们研究证实,北京本地土产的民间戏曲形式并不多,大多都是从外地输入的。在京城盛极一时的“东柳西梆”(山东柳子戏、陕甘梆子腔),是从运河传来的。来自北方的有小令、群曲、蹦蹦戏等;来自东方的有利津调、金钱莲花落等;来自西方的有西调、四川歌等;南来的有南词、扬州歌、打花鼓等;来自中部的有剪靛花等。被尊为曲艺界宗师的明末清初大说书家柳敬亭,康熙年间曾随漕运总督蔡士英沿运河北上到达北京。途中为同行人说书“谈隋唐间稗官家言”,入京后“以评话闻公卿”而“邀致踵接”。
这些来自各地的民间小调、艺人演唱等各类民间曲艺,在北京合流交汇,逐渐形成岔曲、腰截、牌子曲、单弦等极富北京特色的戏曲、俗曲、曲艺等形式,并流行于北京及冀东地区。在嘉庆、道光年间,这些民间戏曲、曲艺形式又通过运河沿线向南流传至山东、长江流域,然后向各地散播,并与当地语言、风俗、音乐等习惯融合,形成当地曲种,如榆林小曲、吕梁弹唱、秦安老调、青海越弦、扬州清曲、南京白局、江南牌子曲、四川清音、南音等。这些古老的曲种有些至今还在流传,其中很多还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冰野/文(据北京市方志馆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