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用好5把金钥匙
2017-02-07张阿龙
张阿龙
最近,阅读了常生龙局长《给教师的5把钥匙》一书,受益颇多。常生龙实为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局长,同时,其广博学识、钻研精神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特级教师的不懈追求。他以提携后学之诚为读者呈现了这本书,引领教师打开教育之门,给还在教育之路上踯躅迷茫的教师以温馨的指引。
第一把钥匙——拔高一层看教育。拔高一层看教育,我们才能豁然开朗,才知道我们在迷宫里走的路是否正确,从哪里走才有出路。教育决不能循规蹈矩,而要有非凡的远见。比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为了解决好有限时间和无限知识的矛盾,将学生未来必备的成长素养筛选出来,减少学生学习实践的弯路,让学生更好地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比如作者提出面向未来应具备三种能力,即阅读能力、搜索能力、辨别真伪能力。我以为阅读、搜索、辨别其实都是一种选择能力,在未来瞬息万变的社会,只有学会更有效地选择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比如,在《关注教育长远效益》一文中,作者警醒地看到,中美教育之差别在于关注当下和放眼长远的差异,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异在于效率和效益的差异。其中作者引用了一段话:美国小学是知识的吝啬鬼,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的知识的数量,中国的小学教育是一个贪婪鬼,把知识当成了免费的黄金珠宝。这个比喻说得十分形象,我们不就是这样吗?每天从早到晚,从工作日到休息日让孩子沉浸在知识之中,不让孩子有喘息的机会,且不说兜售的那些知识将来有无价值,我们考虑过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吗?向孩子兜售知识的结果只能是孩子消化不良和极度厌食。作者在《未来教育发展的六大趋向》里指出,教育需要关注个别化教育、伦理型教师、数字化技术、全民性阅读、社会化融合、体验式校园等六大趋向,让我们从层层的教育迷雾中看清未来,进而把握未来教育的方向。
第二把钥匙——千方百计提升自己。“千方百计”这个词用得好,这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行动,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时间、空间,吸收借鉴他人经验,持之以恒地进行自我修炼。为什么要提升呢?我想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当下知识更新速度过快,教育理论和技术层出不穷,不提升就会被时代抛弃;二是教师作为职业还不够专业化,整体队伍需要提升专业品质方能赢得社会广泛认可,赢得职业尊严;三是提升自己才能更有效地教育好学生,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教师只有在道德、能力、学识、修养等多方面加强修炼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回想自己的从教之路,我也曾懵懂过、迷茫过,也曾灰心过、失望过,在乡村工作的近20年里,我没有放弃对自己梦想的渴求,对教育真谛的探寻。当时,我是学校订阅刊物最多的,也是最愿意看教育刊物的。可以说读书和写作促进了我的成长,成为我成长的双翼。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思考的良好时机,在教研活动中,要积极上课、认真听课、精心评课。上公开课可以全面展示教学能力,教研员和同行的点评可以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精心评课更可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以及与同行沟通的能力。我利用业余时间自修了大专、本科,并顺利考上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有做最好的自己的决心,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专心致志地发展自己的爱好,打造自己的特长,让自己的教育人生更有色彩。我坚持写诗,在论坛里与许多教师交流,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又培养了自己的爱好。所以,你喜欢做什么就一定要将之做好,发展好了就是与众不同的资本,也就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自己的心情更加快乐起来。
第三把钥匙——有一颗学生的心。学生的心亦即童心、赤子之心。成人需要回归童心,而不是期望儿童尽快地成长为成人。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有一颗有吸收力的心灵,他们不需要成人更多的训诫,恰恰是成人的一些行为阻碍了儿童的成长。所以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时刻保持警惕,常常思考,是不是容易以权威自尊,是不是忽略了学生的智力水平、生活经验和内心情感。培养自己的学生之心,做到遇事换位思考,从学生的眼光看一看,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这样才能让教育寓于无形,成为自然。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妞妞学琴的故事,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学琴的往事。小学三年级时,儿子跟一位男老师学电子琴,最初孩子是很有兴趣的,可学了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不愿意去了,每次去都哭,孩子认为老师总笑话他,所以才对学琴有了抵触,而老师却不知道这个原因。五年级下学期,孩子又嚷嚷着想学琴了,于是把他送去钢琴班,这次孩子可开心了,每天回来不用督促就开始练琴,渐渐地就会弹一些流行曲子了。这位老师对孩子很和蔼,教学很宽松,练不会下次可以继续学,有病可以不去,还不用考级,孩子学起来没有多大压力,所以就愿意学了。从这两位老师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知道了解学生有多么重要。
第四把钥匙——遵循学习的规律。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能力、心理持续变化的过程,也是学习者思维、情感、意志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获得了成长。首先,学习究其内在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是学习者与学习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学习者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更是学习者与自身相互作用的过程。既然是以学习者为主体,那么学习者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元认知。元认知即认知的认知,是学习者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元认知意识,帮助学生客观评价自身,有针对性调整学习策略。其次,动机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个学习者没有学习动机,那么外在的刺激是不会起多大作用的。作者指出影响内在学习动机的产生需要三个要素:目标的主观价值、对效能的预期、学习的环境。这提醒教师帮助学生加深对学习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构建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反馈。最后,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学习的前后阶段不是单独割裂的,前经验、前理解对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期望学生一教就会、一做就对,而要承认新手和专家的差异,给学生理解和熟悉的时间,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学生布置恰当的学习任务,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从新手走向精熟。
第五把钥匙——保持积极的心态。教师是一个比较辛苦的职业,上要面对领导的检查考核,下要面对学生的调皮顽劣,还要与同事进行竞争合作,要承担儿女、妻子或丈夫等多种角色,责任重大。在教育内部,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不能客观地评价自身职业的意义,缺乏对职业的认同;在教育外部,面对光怪陆离、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容易缺乏职业自尊和安全感。所以,教师的心理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作者认为保持积极心态最重要的就是要建设一个富足的精神家园。在一些外部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教师如果能向内寻求,提升修养,就能很好地解决面临的心理问题。一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什么场合做什么事情。二是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和失败,学会悦纳自己。三是学会创造、调动积极情绪,让积极情绪成为雕琢美好生活的动力。四是自觉走在成长的路上。将阅读和写作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感受成长带来的快乐。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