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育德半功成

2017-02-07孙相阳

今日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垃圾筒桌子德育工作

孙相阳

任何大事都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这些细节在德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班主任细节工作抓得好,他的德育工作就成功了一半。

一、从细节处了解学生

文学作品喜欢捕捉细节,因为细节常能使人“窥斑见豹”“一叶知秋”。德育工作也是如此,细节中能显现大问题。小问题拖久了就会成为一个大问题。而细节正是学生思想状态的标识,也是班级状况的风向标。

班主任通过细节了解学生的途径多样。有些细节可以观察得知,比如学生不经意的言语、表情,上课时提到某人时大家异常的反应,哪位同学近段时间突然喜欢对自己精心打扮。有些可以从学生那里得知,比如谁总爱向别人借钱,教室里常常谁和谁在一起,不同的同学对某事不同的评价。有些可以从家长那里得知,比如学生几点回家,周末是否经常不在家,常和班级哪些人聊天。有些还可以从科任老师或者生活老师那里了解,比如哪些学生上课爱睡觉,哪些同学喜欢传纸条,哪些同学寝室里看言情小说。不过细节只是了解学生情况的第一步,还要对这些细节进行筛选,哪些细节重要,哪些细节放在一起综合分析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还要找学生了解情况,顺藤摸瓜,将问题弄清楚。如此,班级中学生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哪些同学之间关系好,哪些同学受到排斥,哪些同学有恋爱倾向,近段时间班级有什么变化,出现了什么问题……便一一暴露出来了,这样班主任才能有的放矢,针对问题开展班级工作。

二、从细节处走进学生

要想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班主任不能忽视细节问题,需要从细节处感染学生。学生坐姿不正了,走过去轻轻地将他的肩膀扶正,而不是一顿恶狠狠的痛斥;学生感冒了,走过去轻轻问他吃过药没,需不需要去医院输液,而不是不理不睬或者勒令回家隔离;学生流泪了,走过去轻轻地递给他一张纸巾并给他温暖的安慰,而不是冷语的讽刺或者冷眼的漠视……善待学生的玩笑,那是因为他喜欢你;包容学生的错误,那是他成长的见证;少批评,多理解,摆正学生的书,摸摸孩子的头,对孩子报以微笑……这样学生才感觉班主任是真正在关心他,才能从心底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即使班主任对他很严厉,他也能够理解老师的苦心,能够理解老师是真正为了他好。

若老师从不关心他,从不管他,学生犯了错误,只知道一味地批评,就很容易造成关系对立。多从细节处走近学生,走到学生的身边给他们细致的关怀,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

三、从细节处培养学生

班主任首先要做到注意自己的细节,比如着装是否合适,头发是否过长,是否穿了拖鞋进教学区……学生十分注意老师的一言一行,哪怕某天老师换了一件什么牌子的衣服,学生都会弄得一清二楚。班主任要在细节上给学生做出表率。一个学生用纸将自己的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然后顺手将纸团扔到了地上,老师轻轻地走过去将纸团捡起扔进垃圾筒里。学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下一次他一定会注意这个细节——把擦过桌子的纸扔进垃圾筒里。这样比对学生进行“咆哮”效果要好得多。

从细节处培养学生的途径其实很多。某位同学在班级的值日很仔细,班主任可以在全班进行表扬;黑板上出现了错别字,鼓励学生去发现;课文中出现的引人深思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细节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是对学生的教育。一位同学做事粗枝大叶,交东西时扔到生活委员的桌子上就跑开了,这样的突发事件可以在全班进行一次生活细节的讨论;一位同学做题不仔细,考试时有一面卷子没看到,结果考试失利,这样失败的教训可以让同学们进行反思;一位同学书本很多,堆得满桌子都是,可一到用某本书的时候就找不到了,这也可以让班里的同学帮他出出主意……这些细节都可以利用起来进行教育,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会养成细致的好习惯。

总之,细节在德育工作中不可忽视。它是我们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培养学生的桥梁,在班主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开中学校

猜你喜欢

垃圾筒桌子德育工作
擦桌子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拼桌子
打桌子
老妈的“垃圾筒”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留点漏洞给别人
你用对“数字”了吗?
一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