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素养的意义与内涵
2017-02-07林高明
林高明
编者按
美育是德智体美“四育”中的短板。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尚美时代,美无处不在,人只有当他具备审美能力时才是“完全的人”。美育不仅仅是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教师的责任,也是每一门学科、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因此,认识审美素养的意义与内涵就成为教师应该备的功课。本期刊发的文章,如诗如画般讲述了这个问题,教育与人生因美而优雅。
天地有大美,人生有大美,人心有大美……世界充满美: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艺术美。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梁启超先生指出:“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那么,美到底是什么?审美意味着什么?
审美意味着个体生命将自己的心灵舒展开来,拥抱自然、社会、人生、艺术中引发心灵自由生长与率性翱翔的部分,生命获得超越物质与功利的情感的愉悦,获致一种“泯我物之限,超人我之阻”的生命体验,臻于“天人合一,万物有灵,众生有情,自由自在,其乐融融”的境地。具体表现为如痴如醉,如迷如恋,如颠如疯……审美在美学家们看来具有直觉性、情感性、愉悦性等特点。而审美素养则意味着对美的感受、发现、热爱,有基本的欣赏美的兴趣与能力,努力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及表达自己捕捉到的美的形象及情感,在整个的审美活动过程中获得了情智等综合素养的浸染与提升。
一、审美素养是学生必修的核心素养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写道,在力量的王国中,人与人以力相遇,因而人的活动受到限制;在伦理的王国中,人与人以法律相对峙,人仍要受到限制;只有在审美的王国中,人可能自由,去给予自由,因而会给社会带来和谐,也使人成为和谐的整体。正是美及审美给人类、社会、人生、生命成长带来如此多的美好、美丽与美妙,她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一个人终其一生需要拥有与修炼的核心素养之一,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必须学习与修炼的核心素养之一。
(一)人的天性中就深含着美的种子
挪威音乐教育家布约克沃尔德在《本能的缪斯——激活潜在的艺术灵性》中提出,儿童就是本能的缪斯,这种本能的缪斯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韵律、节奏、身体的运动所表达出来的一种生存性的力量和创造性的力量。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就是艺术化的本能,比如说音乐、诗歌、文学啊,它具有一种生存性的力量和创造性的力量。
(二)人生需要美来引领
如何穿越荒芜、芜杂的尘世,于喧哗与骚动中发现青山绿水,探获安顿灵心的诗意的栖居?唯有审美。人生苦短,何以解忧,唯有审美!黑格尔指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用美来抵御来自外界的一切寒冷和黑暗,并且可以化寒冷为温暖,化黑暗为灿烂。
(三)人性需要审美来唤醒
“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庄子·田子方》)审美是知、情、意、理、趣等因素的交融。因交汇间,人性在不断地获得陶冶与净化,从而走向纯明与纯净。因为有了审美的不断观察,心灵更走向丰富、走向开阔、走向细致。
(四)生命的成长需要审美来滋养
刘再复先生在《教育、美育与人的生命质量》中引用王国维先生的话,王国维认为,人只有当他具备审美能力时,才是“完全的人”,教育就是要培育出“完全的人”。在审美的过程中,生命主体带着自己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生命阅历,全身心以赴,思维在此沸腾,情感在此激荡,灵感在此闪现,想象在此飞翔……生命消溶于智慧、直觉、激情、创造之中,从而又获得心灵的新“生”。这一过程是生命完全、彻底、全面、透明地敞开与舒展的过程。
二、 审美素养包涵:感受美的敏感力、欣赏美的品悟力、创造美的生命力
(一)感受美的敏感力,热爱美的深心
缺乏美的感受力,立身如在囚牢,心如在桎梏,久而久之,灵动活力的生命便成了无动于衷的“空心人”。生命沉沦为一种简单的动物性的存生,从未深刻感受到宇宙里绽放出的美丽的光芒。无感的状态往往在堆积着心灵的死亡。
感知美就是培养敏感的审美心灵;学会感受各种各样的美;积累美的形象;感受美的兴味,拥有一颗软柔心。
1.培养敏感的审美心灵。许多人心为物役,神为尘劳,往往陷溺于“心盲”——处于对美的无感状态。难怪,在人世间行走,会感到无限的寂寥与乏味。培植一颗对美有感受力的心,是唤醒生活,唤醒情趣的必由之路。把自己从“尘世的牢狱”中解放出来,让被功利与实用主义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心灵释放出来,炼就一颗敏感的柔软心、慈悲心、赏爱心。
2.学会感受各种各样的美。美不胜收,美不可言。美很难用概念来框限与规定。美的形式千变万化,美的内容丰富多彩,美的风格仪态万端。我们要善于感受各式各样的美:可以对着一朵花微笑,从一滴露中发现心灵的透明与澄澈;从一声鸟鸣中感悟到天籁之音乐;从草的摇曳中洞悉姿态之美……从平平常常的细节中发现人性的光芒与明丽;从目光中探寻温明的心灵的力量;从线条色彩中感受另一个绚丽多姿的世界;从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中发现爱与美是如何交织在一起,又是如何地渗入自由的心灵。还要学会感受千姿百态的美学风格:或优美或壮美,或诗意或崇高,或浪漫或现实或荒诞……开拓心灵,舒放心灵,美在其中。
3.积累美的形象。生活的无趣主要在于内心的荒芜。而内心的荒芜就是内心缺少生活形象与体验的储存,尤其是缺乏美的形象的提取与珍藏。眼下匆匆,心上了了,胸中草草——再美好的事物如果不用心去铭记,都会随风而散,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感知美的同时,也懂得珍惜美的每一瞬间,将其摄于眼、摄于心、摄于永远,酝酿成动人心魂的美景。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还原生活,唤醒感受,细处摄神。比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中关于鸟多鸟美的动态描写的段落时,“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不少老师引导学生简单地一读而过,显然学生们很难感受与领略其中众鸟纷飞的动态美。好的教法是引导学生追问,这篇课文描写的动态美有何特别之处?从阅读的审美心理来感受这段话,设身处地地体会动态美表现在哪里?由第一次没见到鸟的失落到起初静寂引发的怀疑再到忽然一声鸟叫的惊喜,随之第二只、第三只的益喜,然后,渐喜渐热闹,以至于极喜……越来越兴奋的状态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里的动态美是有层次感的、是逐步递进的。
(二)欣赏美的品悟力,体验美的灵慧
感受美并获得丰富的审美情感、丰富的审美体验才能形成独特的审美价值追求、养成健康高雅的审美趣味。所以,审美力还包含着体验美与欣赏美的能力,即确立以“真”为美、以“善”为美的标准,以表现健康的人性及美好的生命祈向的审美对象为美,在身心物交融中享受欣赏美的过程。
美感常常闪烁于事物与眉睫、心神之间,那种直抵心灵的震撼、激荡、平和、温宁,在那时那刻是令人陶醉的。然而,也常常是如火石电光一般,一闪而过。我们强调要珍藏生活中所有的关于美的故事与形象,其意义就在于我们可以更细致、更真切、更深刻地去体验美。
1.学会欣赏不同的美。在感知形形色色的美学形态时,我们要开放胸怀,学会接纳,学会欣赏,不断地提高审美的品位。通过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心灵之旅,获得各种不同的美学体验,陶冶审美的趣味与情操。
2.丰富美的情感。美感不是一种简单的快乐,而是一种丰富复杂的情感的复合、化合与组合。美的体验是与艺术作品或美的事物融为一体,重返心灵中的童年或故乡,升腾起一种原初的依恋与怀想,是心灵虚空而又充实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欣赏的过程中赋予自己的想象与情感,获得心灵的共鸣与升华。
3.体验审美的快乐。审美的过程,一般而言是经历了感知、理解、欣赏、玩味的过程。富有审美眼光及欣赏力的人才能充分体验审美的快乐。
审美是一个触于物、感于心、翔于思、游于神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一种简单的情感可以一以概之或一以蔽之。真正的审美活动时常呈现为初见时的感动、感触、感怀,内心由此而浮想联翩,情不自禁地将自身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文化等溶入其间;接着,更有百般滋味与千番情绪,或是愁肠百结,发思古幽情,或是逸兴遄飞,凌风御虚……其后,酣畅淋漓或余味绵绵,恰如古诗中所云,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其间是百感交集、千思汇合、万情婉转。
至此,我们就可体会到伽达默尔所说的,艺术品与我们打交道时带有亲近性,同时却以谜一般的方式成为对熟悉之一切的破坏与毁弃。在快乐的、惊人的震荡中揭示出的不仅是“你就是艺术”,艺术还对我们说:“你须改变你的生活。”
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凡卡》这一文章的过程中让学生画出优美词句,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个孩子读了“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这句话。教师导引: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孩子们有的说,“我仿佛看到星星在笑!”“好,那你读一读,要读出星星的笑声!”老师紧接着说。有的说,“我想起每次数星星时,星星一闪一闪的真美!”有的说,“我感受到凡卡高兴又依恋的情感……”孩子们顿时沉浸在课文情境中,情感体验骤然深刻、生动、丰富。学生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获得丰富的、鲜活的审美体验。
(三)表现美的激情,创造美的生命
审美力的最终落脚点就在于创造美。美在创造,创造诞生美。人类社会的进化与文化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不断美化的过程。通过美的提升,人类告别兽性,回归人性,憧憬神性。是创造美的力量让人拥有不同凡响的价值与意义。当一个人意识到美与爱的存在,并努力学习创造美与爱的世界,那么,就是心灵的苏醒与生命的觉醒。
1.培植提炼美的能力。创造美不是凭空达成,而是通过对现实社会的“审美”,从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提炼出足以让人心旌摇荡、足以令人刻骨铭心的美的主题。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描述: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的“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的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
2.尝试用丰富多彩的样式创造美。美的冲击波自外而内地震荡、扩散、充满全身心时,审美者不能茫然失措,而是凝心以对,并且调动全部的筋肉力量及精神力量,以神、以思、以智、以灵,作天马行空式的构思与想象。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到的:“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在这个基础上,带着这种感觉寻找独特的艺术形态。为“美”赋形,为“美”立身。
3.创造生活中的美(创造身心和谐之美)或美的生活。高尔基说:“照天性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所有创造美的活动,都是指向于生活的“美”及“美”的生活。生命就在于“感受美,发现美,提炼美,创造美”。审美的价值与意义必须种植在生活与生命的土壤中才能生根发芽。我们不必是音乐家、画家、作家、建筑家,但是我们的生活与生命离不开诗意与美,离不开诗与美的创造。拥有审美素养的人,就饱含着对生活与生命的“新鲜感”与“开拓感”,每天的生活都拥有一种生机勃勃、喷涌不息的激情和活力。在进行生活的美的创造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自身的美的创造。
4.体验创造美的乐趣。创造美的过程,如弗洛伊德所描述的:“突然间好像所有的门、所有的抽屉都打开了,每个东西都自己滚了出来,这时我们就可以发现所有我们原本苦思不得的字句和意象。这就是潜意识的‘盖子被揭开了。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灵感。”一时之间,“群山万壑赴荆门”“千树万树梨花开”,心里盛满了情思与物象、记忆与未来交织而成的意象,心中勃勃,情不可抑,沉湎其中,沉醉不知归路……此时此刻,便是一种心灵的“点头与歌唱”。而当创作完成之际,更是有着上帝造人般的成就感与幸福!
创造美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创造的欲念与灵感,让他们自由翱翔。比如有位老师在教学古诗《暮江吟》时,最后设置了“小诗人”环节。教师出示: ( )( )如( )( )如( ),( )似( )( )( )似( )。(仿照“露似真珠月似弓”写诗句)留几分钟让学生构思:孩子们有的沉思不语,有的满脸兴奋,有的低声吟唱,有的摇头晃脑……尔后,全班自由交流。学生1:风似剪刀柳似绦。很快的,两三名同学背起了《咏柳》。全班同学恍然大悟,一阵喝彩。学生2:大漠如雪月如钩。很显然是移用《马诗》的意境“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孩子们为之会心一笑。学生3:雨似落花花似雨。教师忍不住赞叹道,很有诗味!学生4:皱纹如浪鼻如螺。全班笑成一团。学生5:月似玉盘景似画……课后,孩子们意犹未尽,围着老师展示自己的诗作。孩子诗意的思维被点燃了,于是有了意象的重构和情境的契合,孩子们思如泉涌,情似潮涨,其灵动的天性,其虚灵的悟性及生命的创造性获致了充分的滋润和培植。
美是人类崇高而愉悦的生活目的。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审美素养是其心灵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公约数”。有了美就流光溢彩,有了生命力的激荡与反应;失去美就黯然失色,整个人生及生命活动成了索然无味的耗散与折磨。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