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起始段学习中的应用

2017-02-07宋晓亮

文理导航 2016年34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英语教学

宋晓亮

【摘 要】本文着眼于探究初中起始阶段培养合作学习方式,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焦虑,有助于培养其自信,并增强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发挥学生间互助、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英语的学习中来,最终加大英语学习成功的可能性。

【关键词】英语教学;初中起始段;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概述

陈静波归纳了Roger T. Johnson与David W. Johnson的观点,将合作学习定义为“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其基本特征为“小组目标、个体责任感、相互依赖、成功机会均等、互动、合作技能等”。

二、在初中起始段英语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原因

1.学生特点

初一是小学与初中衔接的重要阶段,此阶段的学生心理可概括为七个特点:好游戏,好模仿,好奇,喜欢成功,喜欢野外活动,喜欢合群,喜欢受称赞(陈鹤琴,1925)。

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中提出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全向上的品格。

《标准》五级的情感态度分级目标为:“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与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孤立地学习不同,《标准》倡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

3.新教材的特点

牛津初中英语新教材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内容的选取贴近社会生活实际,适合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文本情景的再现,适合学生合作式的学习方法,开拓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三、合作学习在初中起始段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1.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把班内学生按照平时学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名次,然后将一名成绩较好的、三名成绩一般的和一名基础薄弱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并适当的考虑了学生在性别、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尽量保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成了5人学习小组(唐秀宁,2002)。

每个小组自行取了组名,比如:梦在飞翔号,协作的90后,逸竞组合,青春梦工场,沧海遗珠等等。每一位学生在小组中也承担了不同的角色: 每个小组的1号是组长,2号是发言人,3号是提问人,4号是记录员,5号是资料员。其中组长坐中间,组长左手边是发言人,右手边是提问人,组长面前左边是记录员,右边是资料员。小组成员的职务每周轮换一次。组长负责统筹安排,确保整组成员人人有机会参与学习、讨论,并掌控合作内容、进程及时间分配,是灵魂人物。各小组座位每周轮换一回。单周前后、双周左右。小组内顺时针推磨式顺延一个位次。每组民主推荐一位常任组长,负责收缴作业,组织探究讨论,检查任务单完成情况等。轮流调整座位后,坐在正中间的为非常任组长,负责纪律。一个学生犯了错,先由非常任组长谈话,再由常任组长谈;还有纪律班长、班长,到班主任这儿的非常少。一个人一年假如生气26次就需要帮助了。所以千万别生气,要努力提升幸福指数。

每个小组都有自己创作的口号,比如:期末在即,宏扬志气。既争第一,更创唯一;文者称雄,武者称霸。初一十五,征战天下;登峰造极,所向披靡。智启光影,闪耀群席。

2.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实施

新教材很好地融合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及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融合。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合理的设计并适时地开展活动,使学生的合作学习变得有效。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根据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官步芳,卢焕玲,2003)

(1)课前的合作活动一般可设计为两种: a)预习课文:要求学生查单词,通大意,寻找相关背景资料,划出疑难问题等,每位成员分工准备,再相互讨论、补充和修改,轮流发言(Harnmer,2002)。例如,在学习Amaznig Things这课时,我布置了以下课前学习任务: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UFO? Do you know any amazing things? Prepare one or two each group. b)课前热身:在每节课预备铃响后2分钟,每个小组展示一个节目。内容可以是对学过内容的增减,也可以是课外的故事等。表演的形式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但表演必须是整个小组所有人合作完成。可以在每月初排好小组表演的顺序,也可以用抽签的顺序。

(2) 课中的合作学习活动应该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中,并力图与不同的教学内容相呼应(徐红,2001)。a)分享阅读。一般有三种形式:分段朗读或分角色朗读;小组成员独立完成阅读任务,然后讨论疑难问题;分享自己觉得优美的语句。如:在学习Pets这课时,Reading为两首诗歌,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朗读,体会诗歌的押韵规律、重音和语调。然后让学生分享喜爱的语句。b)角色扮演。这是一种模仿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小组活动形式。它可以使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在真实的交际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比较适用于对话和功能项目的教学,如打电话、问路、看病、谈论天气等都可以作为角色扮演的素材。

(3)教师还应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活动,以保证合作学习的连贯性(王祥美,2001)可以采取过以下的几种方法,a)布置小组成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的检查。b)资料收集。例如:在学完Halloween之后,我让各组分工收集中西方节日的资料,并小组合作以制作一张海报的形式做介绍。最明显的收获是学生各尽其才,有负责文字材料收集的,有负责漫画插图的,有负责版面设计的,有负责书写的,还有负责上台口语表述的。每周一次,长期做下来,每个小组的凝聚力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增强了,所以效果远远超过了一个人的作品。

3.小组间的合作竞争的评价

(1)取经与送宝。每月大考过后,小组均分第二名的常任组长到考试第一名的小组、第三名的常任组长到考试第二名的小组,第十二名的常任组长到考试第十一名的小组坐一个星期,叫“取经”;考试第一名的常任组长到第十二名的小组坐一周,叫“送宝”。经常进行小组间的交流有许多好处。一组人在一起时间长了,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因为陌生的人在一起看到的大都是优点,熟悉的人在一起大都看到了缺点。每次出访的组员一周后回到本组,会受到非常热烈的欢迎。总会说上一句:“可想死你了!”人生假如永远都如初相识,该多好啊!

(2)扶贫与挂职。每月大考之后,常任组长外出一周后返回本组。第一名的小组按照编号比如1号到第七名的小组,叫做扶贫;第七名的小组的1号到第一名的小组叫挂职。第二名的小组按照编号比如2号到第八名的小组,叫做扶贫;第八名的小组的2号到第二名的小组叫挂职。第六名的小组的5号到第十二名的小组,叫做扶贫;第十二名的小组的5号到第六名的小组叫挂职。结对小组的得分互享。扶贫与挂职的两个小组同奖同罚,无形中拉近了两组的亲密关系。扶贫与挂职的组长明确了责任与担当,知道了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懂得了团结与协作 !每周回到本小组前,外出同学要分别写“送宝感言”、“取经心得”、“扶贫经验”、“挂职收获”并交流。

(3)积分评价。初一学生生性活泼,易于接受新事物,爱表现自己,所以可以从多种途径对他们展开评价,确定了这样几个方案,20%书法竟赛、20%英语表演、20%小报制作、20%听写和测试、20%课堂表现。分数收集每节课一公布,每周一汇总,每月一次总结,给予一定的表演和奖励。

四、结束语

就现行的初中英语教学而言,英语课堂要努力实现从词汇语法知识的讲授向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的能力转变。这就意味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必须改变,只有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的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在初中起始段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觉到,让学生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互相鼓励、互相启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达到开拓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商务印书馆,1925

[2]官步芳,卢焕玲.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

[3]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将“课程思政”融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设计——词汇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