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人环保 环保人人

2017-02-07高纬时侯帮虎

大众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新能源污染土壤

高纬时+侯帮虎

2017年1月10日~1月12日,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胜利召开。2016年,中国环保成绩斐然——“土十条”的制定;河长制的推行;最严厉的环保督查在15个省份受理群众举报3.3万余件,立案处罚8500余件、罚款4.4亿多元,立案侦查800余件……

2017年,环保更是全国重点工作——环保督查风暴将会席卷全国,适时组织开展督察“回头看”;环保执法垂直管理改革试点推行……大气、水、土壤污染将是2017年治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那么,作为环境的一员,我们该如何去保护我们的大气、水和土壤呢?

呼吸之事:大气保护

2016年12月,全国多省份大范围爆发雾霾天气,霾已经成为国人心头之痛却又避不可避之事。“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我才走!”一首在网络中盛传的打油诗,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雾霾中的生存之困!

如何解决此困?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压减燃煤,控制机动车使用,减少工业污染,对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污染企业安装脱硫脱硝除尘设施,控制建筑扬尘等。国家及各地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表明了治理雾霾的决心,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北京为例,2013年北京的PM2.5年均浓度为89.5微克/立方米;2014年降到85.9微克/立方米;2015年继续下降为80.6微克/立方米,2016年PM2.5平均浓度为69微克/立方米。

雾霾治理成效正在逐步显现。但由于雾霾治理涉及到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不可能一蹴而就,治理大气污染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借用汪国真的一句诗“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立足国情,持续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相信,远方的蓝天白云终可期。

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1.绿色出行——选择零排放且能锻炼身体的自行车;选择拼车或者公共交通;选择新能源汽车;如果必须开车,尽量做到低排放,比如发动机空转的时间尽量不要超过30秒。

2.绿色生产——减少、甚至不烧煤炭,尤其是劣质煤;不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比如说塑料盒等;不燃烧田地里的枯草;不要购买污染黑名单企业的产品;抽完的烟头不要随地乱扔等

3.做好监督员——环保以身作则,尽量去督促和影响周围的人参与到环保事业中;将工业污染源、不合格的加油站设施、拖着“黑尾巴”的柴油机举报给环保组织;餐馆油烟排放不合格,就在美食网站上给差评;土地裸露、尘土飞扬,我们也可以向当地城市管理部门举报。一旦发现破坏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拿起电话,拨打12369,甚至可以向相关的管理部门建言献策。

生命之源:水源保护

“水乃生命之源”,一句话道出水的珍贵。

水是目前所知地球上动物体内最丰富的物质,一个5公斤的婴儿体内含水近3公斤,成年人体内75%都是水分。同样,水是光合作用的必备原料,没有水,植物无法制造新鲜的氧气,甚至在很多生物体内,没有水便不能正常的进行新陈代谢,而没有新陈代谢,生命便无从说起。

2017年环保开展的9项重点工作中,水资源的保护处于首要位置。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分组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此次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统筹协调,系统考虑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地表水与地下水并重,综合运用行政、司法、经济等多种手段。突出的修改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与《环境保护法》进行了有效的制度衔接,二是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内容,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的很多内容变成了法律规定。

当前,国内的水源污染物主要有: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矿山污水。不难看出,其中有很多是与我们个人的行为息息相关的。

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别让水空流,并使用节水器具。

2.监护水源——保护水源就是保护生命。

3.一水多用——让水重复使用。

4.阻止滴漏——检查维修水龙头。

5.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水污染。

6.珍惜纸张——就是珍惜森林与河流。

7.选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

生存之本:土壤保护

2016年“土十条”的颁布,显示了我国环保工作对土壤的关注,在此次“土十条”中,特别强调了被化学污染的土地,不能再种植农作物,保护土壤,是保护我们的生存之本。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米左右。但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土壤一再被污染。且在大气或是水受到污染的时候,土壤经常受到“牵连”。

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1.少用塑料袋、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它们会引起白色污染。

2.不随意取土:我们如果到路边、山坡、草场等野地去挖土,不但破坏了原有的植被,而且带走了表层土壤,在雨水和风力的冲刷下会越来越大,造成草场退化,严重的还会引起山地泥石流、滑坡等恶性生态事件,造成严重的后果。“千里长堤,溃于蚁穴”,我们应该避免哪怕是很小的破坏行为,同时提倡植树种草,护路护坡,美化我们的生存空间。

3.不乱抛弃电池。废旧电池可导致重金属污染,一节5号电池可以污染一平方米的土地。

4.不滥用化肥:过多使用化肥.除了会污染水资源,还会使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对水和养分还有氧气的吸收。

5.做好垃圾分类或许是我们最容易做到的可帮助防控土壤污染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将手里的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和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分开,这直接减少了垃圾物的堆放,减少土壤的污染源。

发展新能源从根上防治环境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很多产业建立在对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过度依赖上,加之能源利用技术落后,产能过剩,一些牺牲环境换发展的错误做法,导致了今天环境的严峻形势。因此,发展新能源,实施能源转型带动经济转型,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国际上,“保护地球、保护家园,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2016年11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正式生效,这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的协议。是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了安排。

我国政府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一直是责任担当,积极推动达成和加快落实《巴黎协定》。我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首批缔约方之一,也是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起国之一,一直是倡导建立公平合理的新型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推动者,在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我国在近些年来一直在持之不懈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节能与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森林碳汇等,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在耶鲁大学等单位发布的2016年全球环境绩效指数排名中,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绩效表现良好,在气候和能源政策领域上的表现超过了加拿大。

发展新能源,已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相关部门已出台了大量的福利政策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在政策红利下,格力、百度、阿里等都已经在新能源汽车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比如在北京,按照2016年的政策,北京将配置6万个新能源车指标,向通过资格审核的申请人直接配置,无需进行摇号。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32万台,实现高达84%的同比增幅。其中,纯电动实现24万台的销量,同比增幅高达116%。

此外,国内还大力支持鼓励并规划风能、水能、太阳能、潮汐能产业的发展,比如《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规划明确了“十三五”风电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底,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确保达到2.1亿千瓦以上,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这是最低标准。在风能方面,大唐贵州四格风电项目表现强劲,该项目总投资约5.18亿元,一期工程计划安装单机容量为1500千万的锋利发电机组30台,年上网电量科大7419万千瓦时。

另一方面,许多国家还通过“惩罚”来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挪威他们20世纪90年代起就,止收‘排碳税,一开始这个税收很少,但这对整个行业和投资者都形成一种暗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笔税款将会越来越高。目前,北欧很多地区都已经有了“排碳税”。

虽然我国在减缓气候变化的上绩效受到国际社会积极肯定,但实现2030碳减排承诺目标仍然面临重大挑战。正如国家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所言,我国生态系统总体稳定,环境质量在全国范围和平均水平上总体向好,某些特征污染物和部分时段部分地区局部恶化,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要想迎来蓝天白云、净水沃土,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

我们源源不断的从环境中汲取资源,我们有义务保护她;我们想要环境健康成长,我们有权利保护她。于个人而言,我们生活中的每个小细节都可能造成一片环境的污染,也可能感染周围的人让他们对环境多一份关心。少抽一根烟,少用一次性筷子,扔垃圾多看一眼分类标识。或者,买车的时候就选一辆新能源汽车吧。(编辑/有庆)

猜你喜欢

新能源污染土壤
土壤
改造土壤小能手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土壤的平行宇宙
哪个罐子里的药被污染了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你是污染链的第一环吗
洗手的原因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