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杆高粱

2017-02-07李楚楚

今古传奇·故事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巴彦铁杆粮库

李楚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清王朝彻底关门歇菜了。亡国的消息传到了旗城县,在县衙粮库当差的巴彦得知消息后,白眼一翻,立刻就背过气去了。

巴彦被儿子阿尔哈图掐人中给掐醒后,就看到了只能在戏台上才看得到的大戏《劫皇杠》——他管的粮库被旗人抢了。

在清代,旗人可不是一般的人,那就是“保护动物”,他们生下来,就不能工作,只许当兵、当差。按八旗制度,旗人可以补本旗内的兵丁缺额,即马甲、步甲和养育兵。补上之后即可按月领取饷银和军粮。

巴彦负责管理的粮库是给旗城的旗人发放军粮的地方,如今大清亡了,旗城吃惯了铁杆高粱的几千名旗人知道以后再没地方领粮食了,便发疯般跑到仓库抢粮来了。

巴彦给了阿尔哈图一个大嘴巴,骂道:“想吃饭,赶快抢粮,再等下去,连热屁都吃不到!”

巴彦和阿尔哈图一阵忙活,终于抢来了十几袋粮食,然后用车将粮食推到了家里,有道是“粮食在仓,心里不慌”,至少他们一家十几口人,半年之内,不用为粮食发愁了。

要知道,坐吃山空,眼看着那十几袋粮食越吃越少,巴彦也有点慌神了。这天,他找来正睡懒觉的阿尔哈图,说:“大清的铁杆高粱倒了,我们以后的日子要自己想办法了!”

阿尔哈图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纨绔子弟,他诧异地问:“现在有吃有喝,想那么多干啥?”

巴彦一脚踢在儿子的屁股上,他一指从粮库抢来的那辆架子车,说:“跟我到粮库,挖点高粱根去!”

阿尔哈图推着架子车,一路上直嘟囔:“高粱根,哪里有高粱根!”巴彦领着儿子来到仓库,发现十几座大粮仓已经全都被人扒空了,就连掉在地上的粮食粒都被人扫干净了。

巴彦领着儿子,手拿铁锹,挖开了粮仓的地基,青砖白灰的地面上,全都是蚯爬蛇行的裂纹,在裂纹中,便有不少早已经霉黑色变的老陈粮,看着已经石化的老陈粮,阿尔哈图说:“爹,这粮别说是人,喂狗,狗都不吃!”

巴彦眼睛一瞪,说:“你懂什么,这不叫陈粮,这叫米珠,这可是治疗胃疾的绝佳好药!我的先祖是正黄旗的军医,曾经留下了一册《行医秘籍》,里面就有‘米珠治胃病,疗效如神的记载。”

接着,巴彦领着儿子弄了五袋子米珠,当宝似的运回了家。

从第二天开始,巴彦就在自家的门口挂上了一块专治老胃病的招牌,摇身一变当起了郎中。在旗城人民的眼中,巴彦是干啥啥不成的八旗子弟,所以根本没人找他看病!

巴彦的医馆一连半个月都没开张。他心里窝火,竟挂出了免费的牌子。果然,免费牌子挂出去后,病人就像用鞭子赶似的上门了……巴彦让儿子将米珠用药碾磨碎,接着揉成丸子,每个患有胃病的病人,一丸米珠下去,不敢说包好,基本上都大有起色了。

很快,巴彦就成了旗城人民心中的神医。巴彦的盛名远播之后,他就将免费的牌子丢了,然后开始有偿治病了,一颗米珠神丹就是一两白花花的银子。而且行医期间,为保疗效,一天只治十个病人。

这种“饥饿治疗”更让巴彦的生意好得不得了。阿尔哈图见状,便天天去吃馆子。巴彦看儿子想继续当“少爷”,他眼睛一瞪,道:“老子活着的时候,你靠老子,老子死了,你靠谁?”

巴彦毫不在意地道:“铁杆高粱倒了,我们吃高粱根,高粱根没了,我们难道不能找点高粱根上的须子吃吗?”

巴彦正说着,便发现阿尔哈图趁他不注意跑出了大门,到茶楼听戏去了。巴彦气得不行,他家里有五袋子米珠不假,可是再节省,一年也得消耗一袋子米珠。

掰着脚丫子算算,虽然米珠神丹很畅销,但也就能换得几千两银子而已,巴彦摊上了阿尔哈图这个败家子,他真得先吃高粱根,接着找高粱须,不然,老巴家的日子就得跟大清朝的江山似的玩完了。

巴彦找出先祖留下的《行医秘籍》,他经过仔细翻阅,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好的赚钱点子,那就是挖厕所。巴彦领人在自己宽大的后院,挖了一个半亩地大小的粪池子,然后用石板当盖,在石板的上面还修了十多个蹲位,当然蹲位上面还盖了一列豪华的厕房。

接着,巴彦对上门求治的病人,又耍起了幺蛾子——在巴彦家治病的病人,为保证疗效,必须吃住都在巴彦家。巴彦的祖上给他留下了一个大宅子,足够十个病人同时住。

巴彦家住在旗城最繁华的棋盘大街,左右前后,都是饭铺、酒楼、客栈和各式店铺,但巴彦为了多赚钱,还特意在自己家里设立了一个“五星级”的食堂,现在的形势是:上门求治的病人,吃在巴家需要花银子,住在巴家也要花银子,除了如厕不需要花银子之外,剩下的统统需要花银子……

巴家的米珠神丹就是好使,上门求治的病人敢怒不敢言。一晃五年的时间过去了,巴彦的米珠全部用光了,他也恋恋不舍地摘下了包治胃病的金字招牌。

在茶楼听完戏,晃着膀子回来的阿尔哈图看着父亲手中的牌子,诧异地问:“爹,你摘牌子干啥?”巴彦一翻眼珠子,说:“从今天开始,咱们家就要过紧日子了!”

巴家吃完了“高粱根”,现在要吃“高粱须”。这个“高粱须”就是制作中药——人中黄。

人中黄是一味疗效确切的中药,用于温病发斑,大热烦渴,痘疮血热,丹毒,疮疡等症。其制作过程如下:将一段两端有节的毛竹锯开,用甘草的粉末放于竹筒内,用松香封住毛竹切口,在冬天的时候将其浸入粪坑中,放置3个月左右,取出后打开毛竹,里面经过微生物发酵的甘草粉末,就是人中黄成药。

巴彦家有一个豪华巨厕,那坑里的“宝贝”混有米珠的成分,用来制作人中黄,可以说是绝品的中药,但有一点,制作人中黄,一年只能制作一次,而且用宝坑制作的人中黄,质量在逐年降低,以至于售价不高,卖到中药铺之后,也就刚够巴家买粮的。

时光快似箭,转眼又五年,巴彦已经年近七旬,他这些日子被不省心的儿子气得卧病在床,卖米珠赚来的家底,这几年也都被阿尔哈图给败光了。

巴彦的病越来越重,卖人中黄买来的粮食,很快也要吃光了,眼看着夏尽秋来,天气一点点见凉,阿尔哈图出门就打哆嗦。要知道,他冬天的棉衣还没有着落,看着不久于人世的老爹,阿尔哈图心里也害怕了。这天他一没有去茶楼,二没有去听戏,而是来到了巴彦的病床前,问:“老爹,铁杆高粱的高粱根和高粱须都让我们给吃光了,您要是一走,我还有吃的吗?”

巴彦咬着牙,说:“有,还有高粱味可吃!”

“高粱味?”阿尔哈图愣住了,他不知道高粱味是个啥东西。

巴彦叹了一口气说:“只不过高粱味不能常吃,最多一年吃一回!”

三天之后,巴彦去世了,阿尔哈图为老爹草草地办完丧事,他竟举起了头,在后院开始翻地皮、种高粱,现在是秋天,秋天能种地吗?即使是种子埋下去,能发芽,到了冬天,高粱苗也得被冻死!

巴彦并不是要种地,而是要吃高粱味,种地只是唬人的幌子而已,高粱种子几天后发芽,他就拿着一个大粪勺子,开始到他家的豪华茅厕中,直接去掏取肥料。

那肥料可是积累了五年,那富有内涵的味道绝对可以顶风“香飘”十里。巴家周围十几家的买卖商铺在这股“奇香”的笼罩下,别说营业,即使开门都成了问题。

十几家老板一商量,大家决定破财去味,他们一人出五两银子,这些银子被他们买米买衣,悄悄地给阿尔哈图送了过去,阿尔哈图心愿达到,这才停止了吃高粱味。

阿尔哈图尝到了吃高粱味的甜头之后,他早已经将老爸的谆谆教导抛到了脑后,一年之中,他至少也要卖五次高粱味,而且次次都能收到数目不一的银子。

这年夏天,阿尔哈图为了好好地过一回生日,又大大地卖了一次高粱味,他收上来三十多两银子之后,买酒称肉,吃得是顺着嘴巴淌油。阿尔哈图喝得有七八分醉,他忽然想起,过年的时候,他买来的鞭炮还有一些没放完,就兴冲冲地取过来十几个高升炮,来到了后院的空地。他站在豪华茅厕前,开始燃放高升炮。

可是一个高升炮,却“嗖”的一声,钻进茅厕爆炸了。爆炸的火光,引燃了豪华茅厕中的沼气,只听“轰”的一声闷响,阿尔哈图被炸得坐了土飞机,而巴家的院子全被夷为平地了。

而那些被炸出来的铁杆高粱的余料,让旗城县臭得几乎呆不了人,直到一场大雨后,那熏人的气味才逐渐消失了!铁杆高粱的故事一代代口耳相传,真实的事件是否还在现实社会继续上演,那就不得而知了!

猜你喜欢

巴彦铁杆粮库
拥抱冬奥 共向未来
拥抱冬奥 共向未来
航拍巴彦呼硕
粮库竣工
粮库里的机器人
小精豆爆笑漫画
智能化粮库现场见闻
我为抗日政府管粮库
钥匙
铁杆中医黄治品业医济世风采:光耀岐黄荫苍生 精诚业医六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