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上海蔬菜生产信息追溯新举措

2017-02-07徐正利沈海斌李珍珍

上海农村经济 2017年7期
关键词:投入品蔬菜互联网+

■徐正利 沈海斌 李珍珍

“互联网+”背景下上海蔬菜生产信息追溯新举措

■徐正利 沈海斌 李珍珍

“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即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为迎接“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发挥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的支撑作用,上海蔬菜产业大力推进互联网技术应用,加强蔬菜生产与信息技术融合,开展地产蔬菜生产信息追溯体系建设,力图打造蔬菜产业发展升级版,加快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

一、主要举措

蔬菜质量安全,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为了让市民吃上放心菜,要坚持四个“最严的要求”,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深入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蔬菜产品安全标准的基础上,上海全面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蔬菜质量安全领域的应用,加强系统设计和统筹协调,积极推进蔬菜质量安全追溯和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规模化园艺场电子档案信息,以“互联网+”为抓手,以上海市蔬菜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为载体,建立生产主体、农业投入品及生产信息三大数据库,充分发挥生产信息电子化在保障蔬菜质量安全中的积极作用。

(一)以“互联网+”为抓手,建立生产主体数据库

为深化蔬菜生产管理信息追溯,开发运行上海市蔬菜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生产主体数据库,纳入200余家蔬菜合作社和生产企业,明确生产主体基本情况,数据库涵盖了200余家生产主体的注册地址、经营地址、单位负责人、蔬菜面积、设施和露地面积以及“三品一标”认证等情况,还囊括了基地图片、每个生产主体的地块划分以及对应的地块管理者。通过建立生产主体数据库,对200家生产主体、6.19万亩蔬菜面积、6.2万个种植地块实行精细化管理,加强对产地位置和环境管控。

(二)以“互联网+”为抓手,建立农业投入品数据库

将农业投入品管理作为上海市蔬菜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蔬菜品种、肥料和农药等主要农业投入品入库和出库情况进行电子化管理。其内容涵盖本市13大类163种蔬菜、25种肥料、24种补贴类杀菌剂、24种补贴类杀虫剂、7种绿色防控推荐产品和55种非补贴农药,并根据基地实际需要不断扩充蔬菜品种、肥料和农药的数量,加强对全市主要规模化基地农资仓库,特别是农药仓库管理,了解面上生产应用实际情况。

(三)以“互联网+”为抓手,建立生产信息数据库

生产信息数据库作为上海市蔬菜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中囊括了包括种植、施肥、用药、灌溉、采收、销售、检测和投入品出入库等各种生产信息。据不完全统计,系统仅运行半年就收集34.3万条用药、28.7万条施肥、5.1万条投入品出入库数据等合计121.9万条生产信息。实现对全市主要规模化基地的生产信息采集,在建立基础性生产信息数据库的同时,加强对数据的校验和比对,加强对基地蔬菜生产环节的过程监管,

二、初步成果

(一)可追溯建设大步推进

通过信息系统建设,本市200家规模化园艺场蔬菜生产信息可追溯建设大步推进。一是全面实现批次追溯。每个地块每茬每批次的菜采收后都可以形成唯一性的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追溯蔬菜从种植到销售环节的所有农事记录。二是试点运行产品追溯。在青浦区世鑫合作社等多家园艺场试点运行二维码产品追溯,对配送到超市的蔬菜,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查询到合作社基本情况、地址、场容场貌图片,以及对应的蔬菜产品图片和简要介绍。三是逐步推进主体追溯。主要是通过追溯了解到蔬菜生产单位基本情况,今后将进一步在有意愿的合作社开展主体追溯。

(二)大数据分析作用凸显

在数据库信息采集和传输的基础上,利用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和可视化的数据展示,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海量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变得意义重大。一是校验数据准确性有了抓手。信息系统的建成改变了过去仅能做到的点对点数据查询,还能做出横向和纵向的系统性数据分析和比对。不但具备校验单一合作社种植茬口、年亩产量等多种功能,还具备校验不同区县、不同合作社化肥、农药用量等诸多功能。二是指导面上生产有了依据。应用大数据思维、研究和分析,可以为蔬菜管理部门了解面上生产,完善蔬菜生产精准管理,提供指导服务和协助政府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

(三)投入品管理日趋规范

过去农业投入品管理和农事操作记录存在各自为政“两张皮”的现象,仓库管理和生产管理严重分离,无法核实农业投入品出入库情况与实际生产使用情况是否保持一致,特别是对农药的使用管理难以把控,农资投入往往是笔“糊涂账”。信息系统的建成将两者有效融合,密切联系,通过验证出入库数量与实际生产的吻合度,并将此作为生产主体信息追溯考核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倒逼生产经营单位同时关注并做好出入库信息和农事操作信息,理顺二者相辅相成、齐头并进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投入品管理。

(四)智能化管理初现端倪

为了简化园艺场信息录入程序,系统建设有网页版和手机版。网页版可以提供各类数据录入、查询和分析,手机版则为生产者和管理者提供了便利之选。一是生产者信息采集更为智能。主要体现在生产信息员可以通过手机APP,在踏田过程中将田间农事操作信息进行实时上传,并且同一操作记录重复录入会通过系统提醒信息员,避免数据重复。改变了过去以纸质记录为主,以信息上网为辅的传统模式。二是管理者信息查询更为智能。主要体现在市、区、镇三级蔬菜管理部门通过信息系统,足不出户即可直观、便捷且实时地了解蔬菜特别是绿叶菜在田情况。同时也可通过手机APP,在踏田过程中现场比对网上信息和生产实际的吻合度,校验填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管理更为便捷,更为智能。

三、面临的挑战

(一)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数据库信息量大,种类繁多,且不能通过互联网自然形成,需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取,要求信息员通过网站或手机APP进行人工录入,且数据来源及表现形式多样,缺乏系统性,数据存储格式目前还没有一套统一的规范的标准,不同合作社接受程度和信息录入模式不尽相同,不同信息员数据采集方式和理解方式也千差万别,数据的获取具有一定的难度,给数据查询和分析带来了很多不便。此外,由于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手段滞后,在获取和挖掘数据上面临技术和管理的难题,现阶段缺乏深厚的数据分析手段支撑应用需求。

(二)从业人员基础薄弱

目前大多数农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科技意识较为淡薄,接受和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能力较低,导致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无法被更大范围的接受和应用。且本市从事蔬菜生产的青壮年劳力严重不足,菜农老龄化现象普遍,从事蔬菜生产的主要以60岁以上的老年农民为主,给信息采集和录入带来了实际困难。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互联网与农业结合的进程,改变过去传统的耕作模式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经济效益尚未显现

近年来以劳动力、地租和农业投入品为主的蔬菜生产成本逐年上涨,蔬菜生产经营效益下降。生产成本的增加对规模化生产基地和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形成较大压力,而人工信息采集成本无形中又增加了园艺场的经济负担。从目前来看,生产经营主体对信息系统数据的求知欲还不够,且未能从系统中获取有效的应用于面上生产的数据分析和指导,市区两级财政对追溯投入的补贴远不能满足生产主体投入的人力、物力和精力的成本。

四、发展方向和趋势

(一)向工作目标不断靠拢

农业要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紧跟信息时代发展步伐,走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上海市蔬菜产业发展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深入领会《“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农市发[2016]2号)和《上海市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沪府发[2016]9号)文件精神,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5〕95号)、《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农质发[2016]8号)和《关于印发2016年上海市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沪农委[2016]212号)文件要求,结合本市蔬菜生产和信息追溯体系建设的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开拓,以“互联网+”为驱动,加快全市蔬菜产业现代化进程。

(二)向规模基地加以倾斜

鼓励蔬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生产信息追溯,遴选基础条件好、人员配备齐、具备上网条件的规模化蔬菜基地,重点依托“十二五”期间已创建的蔬菜标准园和“十三五”拟创建标准园。结合绿叶菜核心基地建设,聚焦绿叶菜生产,开展上海绿叶菜产业链大数据建设,依托上海农产品价格信息监测平台和蔬菜园艺场田间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打通绿叶菜从生产管理、投入品监管、质量安全追溯、价格行情到补贴发放等业务数据资源,建设绿叶菜生产经营管理地图。

(三)向宣传培训寻求突破

“互联网+农业”向纵深方向发展离不开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蔬菜管理部门和技术部门要通过对农民的继续教育,开展农业科技下乡,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充分发挥区级信息员作用的同时,积极利用现有的镇级农技服务队伍,对口园艺场开展指导服务,充分利用技术培训、上机操作、现场演示和发放资料等形式,加强信息上网的宣传引导,不定期开展技术培训,逐步提高农民的专业素质。同时要围绕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宣传追溯体系建设的意义、目的、措施和效果,让生产者牢固树立质量安全追溯的责任意识,努力实现追溯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四)向实际需求逐步贴近

信息系统的建设,“互联网+”的应用最终还是要为农业和农民服务,为实际生产服务。要构建一个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现代农技推广服务的平台,在这个大数据共享的平台上,合作社和菜农不但可以实时掌握自身生产动态,还可以了解到全区乃至全市的生产和市场信息,可以随时将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上传到平台,获取专家和数据库的系统支持,甚至可以通过系统来“开处方”,让农民能够从大数据平台中吸取到切合自身利益需求的营养。未来,我们希望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蔬菜生产、销售效率得以提高,让越来越多的菜农享受到“互联网+农业科技”带来的便利,切实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经济效益,使他们早日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

(作者单位:上海市农业委员会蔬菜办公室、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投入品蔬菜互联网+
成立20余载,水产投入品3.0时代,这家动保企业凭何成为养殖户的“首选热爱”?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进一步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
奇怪的蔬菜
规模化奶牛场投入品的管理
试谈水产养殖投入品制售企业应该如何面对农业农村部的监管
蔬菜
我最喜欢的蔬菜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