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财遗子有教训

2017-02-07余宪文湖北

老友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子遗留钱财

文 余宪文(湖北)

老年茶座

钱财遗子有教训

文 余宪文(湖北)

据报载,一位老母亲,把自己多年积蓄的数万元,给了谋算着出国的儿子。结果,儿子没能出成国,钱却败光了,又把主意打到老娘身上,大吵大闹,要钱不止,甚至还发脾气砸坏了老人的大彩电,还硬逼老人写下欠儿子10万元的借据。

物极必反。一盆兜头冷水,让这位母亲一下子清醒过来。她当机立断,在法律服务所同志的帮助之下,宣布给儿子写的“借据”作废,并决定将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国家,办了公证。之后,那个儿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母亲道歉并表示了悔改的决心。据说,此后他竟真的变好了。

在旧中国,人们有给后代多留遗产的不良习俗。富豪们讲究给儿子留多少土地房产,多少金银及店铺。所以《三字经》也发出“人遗子,金满籝”的慨叹。至于官僚们,那更是了不得,除了资产外,还有后代世袭爵位的特权。他们都想以万贯基业,造福子孙。然而,事与愿违,往往娇纵出一批公子、少爷、衙内之类欺压老百姓的纨绔子弟。演到戏剧上,还得画个白眼圈。

文明古国几千年,轻视财物遗留,重视教子成才,也是中国人的一个好传统。古代孟母三迁教子,终于使其成为大学者。岳母刺字教子,儿子精忠报国,成为受人崇敬的一代名将。明代守边将领戚景通为官清廉,妻子为家里没有积蓄感到忧虑。他却指着勤奋读书、学有成就的儿子戚继光,高兴地说:“这不就是我们家最大的财富吗?”近代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对于钱财与子孙的关系,认识最为透彻,堪称楷模。他写了这样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事实也正是这样,用钱财喂儿孙,既喂不出人才,也喂不出孝子,甚至越喂越坏,贻害无穷。

中国共产党人以改造世界、振兴中华、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党的领袖们历来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他们没有把钱财遗留子女,为大家做了表率。许多领导干部及党员,也把自己有限的积蓄或交党费,或捐献给公益事业。移风易俗,人人称赞。

然而,遗子金满籝的陋习如今仍有较大市场,想用钱财或权势为儿孙谋求幸福的大有人在。上述那位老母亲的经历就是例证。好在她在挫折之后,改弦更张,而她的儿子因此变好了。由此可见,钱财果然喂不出人才,良知才能成就人。

责编/沐云

猜你喜欢

教子遗留钱财
铁匠教子
钱财与声名
许林涛作品
北在哪?
《颜氏家训·教子篇》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借鉴作用
教子无方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小孩遗留小汽车内智能安全装置
石崇炫富
静寂的故宫博物馆
天龙,遗留六百年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