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会淡的疤
2017-02-06杨璨然
杨璨然
素材小贴士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他所有的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最终仅剩下一头老牛和年老的他相伴。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小说通过死亡的重复,彰显了活着的意义和难能可贵。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这部小说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1998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并入选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余华本人也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初读《活着》是在病床上,正准备迎接一场不大不小的手术,我人生中第一次手术。
纯黑色的封面上印着白色楷体的“活着”和鲜红色的作者签名。不知为何,我总觉得这样富有对比的色彩一定预示着什么。
合上书,我感到震撼,这震撼不是感慨于命运无常,而是来自于福贵的语气。他在讲述自己与亲人死别时,没有该有的悲伤和哭喊,只是淡淡地说“那时我才知道他死了”,就像在讲别人的事,还带着一点后知后觉的发现。为什么,那样沉重的苦难却能被他轻描淡写地带过?我就带着这样的疑问走上手术台。
大概在手术结束一个月后,我应朋友的邀请出去玩。得知我手术后,她们一脸惊慌,瞪大了眼睛问我手术时害不害怕,疼不疼,恐不恐怖。
本来准备了满脑子经验感受的我却沉默了。
是,我想起了医院里难闻的消毒水味;我想起了等待手术时我过快的心跳;我想起了手术时金属刀具碰撞的声音和皮肉的拉扯感;我想起了麻醉药药效过后,传来清晰的疼痛……但是现在我并不觉得自己那时很痛、很害怕了。于是我说,“还行吧,没那么疼。”
无意中,我描述苦难的语气与福贵有着惊人的相似。
就像初三时,我总想告诉学弟学妹们初三有多苦有多累,有多少困难和坎坷。然而当我跌跌撞撞度过了初三,真的有学弟学妹来问我初三是什么样时,我却说:“挺好的,我过得很充实。”
就像第一次拿到稿费,我真想和全世界分享我的激动和兴奋。可很久以后同学们问我那是什么感觉是,我只说:“当时觉得挺激动的。”
也许吧,曾经觉得那么光荣的事,在几年后却不觉得有多么开心了;曾经觉得怎么也翻不过去的大山,在几年后看来也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坎儿。时间在带给我们光荣和苦难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多阅历。
我们就一面在生活中摸爬滚打积累阅历,一面拿这些阅历和过去比较,比较的结果总是一个:过去的那些都不算事儿。
这时,我理解了《活着》封面设计的意义:一片黑暗中,我们和福贵一样,沿着那坑坑洼洼的小路前行,摔倒、流血是常有的事儿,只是为了活着,我们一个个地爬起来,拍拍屁股再向前走。直到不知何时,天光大亮。我们走出黑暗,那时再回头看,这么坎坷的路都走过来了,就不觉得被这一个小小的坑绊倒有多苦了。
福贵不也是硬着头皮闯过这么多大风大浪,现在可以在风浪里安然前行了吗?终有一天,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我们也可以笑着对那些后生们说:
“毕竟,没有不会谢的花,没有不会淡的疤。”
(编辑:关晓星)
评点:关晓星
一般读后感都是针对作品的本身内容而写作行文,该文则另辟蹊径,选择从封皮与主人公的语气入手,从而摆脱了公式化的写作套路,进一步将对作品的感悟融入到了生活当中,生出了独属于小作者自身的对人生的独特感悟。由此可见,作者确实理解了作品的本意,并不只限于单纯的读后感。
行文语言平实流畅、富有感染力,可以读出作者真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