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班务管理的几点尝试
2017-02-06杨生冬
杨生冬
摘 要: 现代信息技术为新时期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搭建了新的平台,班级博客、“知心Email”、班级QQ群、多媒体环境下的主题班会都给班级管理节约了时间成本,有力地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同时给班主任减轻了工作负担。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班级博客 知心Email 班级QQ群 主题班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的现代教育技术普遍被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并展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同时它也为新时期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搭建了新的平台。班主任工作繁杂琐碎,常常忙得身心疲惫。那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呢?近年来,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辅助班级管理,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有力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班级博客,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参与者。
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而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让我感到力不从心,但又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在一次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看到了一位教师利用网络进行班级管理的经验,我突然眼前一亮:何不建立一个班级网站,把班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通过这个平台进行管理呢?考虑到高中生的实际情况,我将个人的QQ空间做了班级博客,动员学生都加关注,还邀请了几个学生管理。
起初,我只是将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写到博客日志中,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后来我逐步将自己上学时的一些学习方法,以及对班级、学校和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情的看法,尤其是学生最关注的一些事情也写到博客中,邀请学生发表见解,逐渐地参与的学生多了起来。再往后,我发现有学生主动就班级中某些现象、关心的问题在博客中进行讨论;班干部开始主动利用博客进行工作;课代表将近期要完成的作业也发布到博客中;每次月考后总有学生要在博客上写上几句话的总结或感言,跟帖的学生蜂拥而至;慢慢地博客中出现个别家长的声音……今年高考结束后,我及时通过博客开导、鼓励落榜的学生,使他们快速地摆脱高考失利的阴影,重新找回自信。
班级博客,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乃至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二、“知心Email”,让班主任成为学生的大朋友。
进入青年初期的高中生,独立心理、逆反心理增强。他们中有的人情绪不稳定,多变化,不易控制,可以说软硬不吃;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向老师关上心扉,这给高中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而网络的一个很重要特点是隐藏身份。通过网络,感受不到压力,在平等的气氛下学生才愿意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真实感受说出来,和老师交流,方便我们了解学生、帮助学生。
在利用博客进行班务管理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不愿把自己对某些事情的想法发表在博客中,让全班学生都看到。于是我在班里公布了我的电子邮箱,并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知心Email。”我告诉学生:不论有什么问题或困惑,都可以给我写信,可以匿名,只要你写信给我,我一定及时回信。于是,每天上完课回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有没有学生给我写信,并抽出时间及时给学生回信。从一开始的“怎么学好数学”,到“老师,我对你有意见”,到后来的“老师,我早恋了”、“老师,如果考不上我该怎么办”……一封又一封发自肺腑的感人信件,让我真正了解了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不论收到什么内容的信,我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真诚地给学生回信,为学生保密,对于匿名信我从不问是谁写的。
从开通“知心Email”后,学生与“老班”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班里过去许多“疑难杂症”治好了,学生对待班级事务更热心了,班级管理比以前轻松了。“知心Email”为网络环境下的班级管理提供了情感保证,为创建良好班集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班级QQ群,让学生成为班级事务的决策者。
现在学生大多喜爱上网、喜欢在QQ上交流。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性是信息技术参与班级管理的一大特色。为了及时与学生交流,我通过QQ设立班级群,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和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可在群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大家一起讨论。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各种困难,也可随时与同学、老师交流。这种网络交流的双方身份具有隐蔽性,教师不会给学生造成居高临下的心理压力,即使胆小、内向或害羞的学生也乐于参与网上讨论与交流,可以使受教育者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调整教育措施。
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我将所有拟定好的制度,先放在QQ群中,让学生讨论,在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后,形成最终班规。因为制度是学生共同讨论制定的,所以在执行的时候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有一次周末,班里的两名学生为了一点小事争吵起来,进而导致动手打架。得知此事后,我非常生气,立即将两名学生叫到办公室,准备通知家长协助处理。当两名学生站到我面前时,我一肚子的气好像全没了,并且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我让两名学生回去继续上课,放学后,我在QQ群上就此事发起了讨论,让全班学生都来发表意见,应该如何处理。在学生激烈的讨论后,对两名学生形成了处理意见,两名学生也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还有很多事我都利用周末时间和学生在QQ群上讨论,一起决定。
班级QQ群,让学生充分参与班级重大问题的决策,更好地促进班级建设和学生成长,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班级形成了健康向上的舆论,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
四、多媒体环境下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尽情展现才华。
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好的主题班会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传统班会课模式呆板,教育内容枯燥,学生参与的兴趣不浓。将多媒体辅助手段引入班会课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班会课的兴趣,班会课的质量也显著提高。
多媒体环境下的主题班会,克服了传统班会课班主任唱独角戏的弊端,它向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把学生带进了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心态下,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形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例如,在“安全伴我行”的主题班会活动中,负责的班干部从网络上下载了几段关于学生安全防范措施不当引发事故的视频,然后又自己拍摄了本校部分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照片,做成了PPT课件,配上恰当的文字,在班会课中播放。对学生产生了较强的教育感染力,使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安全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再如,在高考复习200天的动员活动中,班干部自己动手,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了视频和照片,并结合网络上的一些资料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我们一起上大学”的主题班会,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斗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主题班会的目的。同时,由学生组织的几次主题班会,让我切实体会到了蕴藏在学生中的巨大潜力。多媒体环境下的主题班会,为班会课注入了生机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展现了学生的才华,增强了教育效果。
另外,我还建立了班级相册来见证学生的成长历程;利用Excel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跟踪分析,这些都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各方面发展,使得班风班貌有了很大的改善。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现代班务管理提供了诸多便利,利用这一技术辅助班务管理将成为当代班主任新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