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鉴赏教学

2017-02-06薛杏利

考试周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鉴赏教学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薛杏利

摘 要: 音乐鉴赏是对音乐作品的鉴别和欣赏。在小学阶段,可以考虑采取“愉快地聆听”这种方式,小学生通过音乐鉴赏,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及情感,还可以提高表达美、鉴赏美、感受美及创新美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小学音乐鉴赏的教学中,要求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等特点因材施教,积极探究小学音乐鉴赏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作品鉴赏能力,还为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 小学音乐 鉴赏教学 教学方法

一、从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小学音乐鉴赏教学中也适用。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极为重要,在具体实施中,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系统地改革和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及形式,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培养其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综合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来看,以往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涉及的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在这种背景下,学生仅需学会唱歌就可以了,这种教学从音乐鉴赏的角度来看,显然是不够的,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势必要让学生具备相应的音乐基础知识,这是前提。如掌握如何打节拍等,对于音乐歌唱教学来说,这部分内容显然是较为枯燥的,这一原因使培养学生在音乐技巧方面的学习兴趣成为一大难点,是音乐鉴赏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笔者看来,把握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是培养其音乐兴趣的关键,教学模式设置和调整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具体说来,音乐教学中用乐器实施教学是较为直观的方式,如音乐教学中辨别音高的课程中,通过使用钢琴,教师让学生对音高音低的区别进行亲身感受,音低的情况下物体震动的频率低,反之则高。通过这种亲身实践加概念性的话语,可以让小学生了解何为音调等内容,直观的教学方式化抽象为具体,易于学生掌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鉴赏教学的兴趣,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其对音乐的感知。

二、要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生的想象力特别丰富,尽管有时他们的想法会天马行空、不切实际,我们千万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比如,在音乐课上,教师让学生根据一段旋律自己编短歌,小学生正是脑洞大开的时候,不能因为学生创作的歌曲与旋律对不上或者特别可笑而批评他们,要对他们进行积极的鼓励,保护他们的创造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样,我们可以先让他们听一段音乐,然后让他们说出自己内心的感觉与联想到的一些东西。除此之外,还可以要求他们在欣赏完一段音乐、一首歌曲之后,编个故事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切实感受。如此一来,他们对音乐就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运用视频影像,感悟音乐内涵

有美感,才有可欣赏的地方,教师在进行音乐鉴赏指导时应当充分运用审美知觉的规律,让学生的全身感官都参与到对美的欣赏中,感受音乐各方面的美,从而让学生将一整首歌曲理解通透。只有运用这种方式,才能让学生把握好音乐的整体情绪,更理解音乐的风格和内涵,从而对音乐的整体有所知觉。

以《七子之歌——澳门》为例,在教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先介绍这首歌的来历和历史背景,让学生学会理性地感受歌曲中的内容和情绪。《七子之歌——澳门》是《澳门岁月》的主题曲,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那种爱国情怀,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澳门岁月》这部纪录片,让学生明白曲中的情感。让学生了解歌曲中的“母亲”指的是中国,澳门就像中国的孩子,它曾是被他国掠夺的中国国土,经三百年后回到中国母亲的怀抱中。每个地方的民俗、民风及民族灵魂是不相同的,尽管澳门被夺,但掠夺者无法将那种民族的灵魂改变,澳门流淌着中国的血液,拥有中国的灵魂,因此,它一直期盼着能回到原本的位置上。这是歌词“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最本质的意思。运用这种方式,可以将学生的全部情感调动,让学生获得音乐情感。

四、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

小学音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上课期间,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让学生分角色参与音乐的演唱,或者让学生运用打击乐为音乐伴奏等。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不同程度地参与到音乐中,更能够充分感受音乐的内涵、体验音乐的意境。在欣赏完音乐以后,也可以通过朗读、绘画、演唱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表现音乐所得。比如,在学习了歌颂春天的歌曲以后,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纷纷拿起画笔在纸上描绘自己心里的春天,有的学生运用纱巾等表演春姑娘的到来。这样,学生的情感充分激发出来,培养他们热爱自然、向往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五、加强师生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音乐鉴赏课,教师整节课都在讲理论知识,完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就无法得到提升。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学生反馈的信息,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发言,并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同时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事实上,每一个学生的音乐天赋都有所不同,所处的音乐环境也不相同,因此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就会有所差异。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思维能力。

六、尊重鉴赏评价,给予学生鉴赏动力

课堂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掌握知识就可以了,不尊重对学生的评价,甚至会一概而论地将学生划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在小学音乐鉴赏课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鉴赏评价,不能一言以蔽之地对待学生的鉴赏表达,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和建议,将学生的鉴赏方向朝着更广阔的方向引导。

正确恰当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尤其是小学生对于音乐鉴赏还不是很全面、透彻,需要教师在学生评价后做出适当的引导,带领学生走出鉴赏的误区,还给作品一份纯真。

总之,小学阶段的音乐欣赏课是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真正发挥出音乐自身的魅力,使学生真正爱上音乐。

猜你喜欢

鉴赏教学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新课标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探析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