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的方法管窥
2017-02-06王栋
王 栋
(江苏省徐州市侯集高级中学 221121)
一、有意设置讨论话题,推动学生表达观点
学生作为学教活动的重要组建要素,时刻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和有效引导.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在教师的引导指导下开展和实施.笔者教学实践体会到,高中数学教师只有设置讨论的话题,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考和分析,进而表达数学思维分析过程,才能推动学生表达活动深入开展.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在切实做好良好教学环境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的教学要求以及教材要点,设计和呈现出需要高中生进行认真思考、研判的数学问题,组织他们围绕问题进行深入有效的自我思考和合作讨论等活动,引导他们展示数学思维的观点,从而促进高中生数学表达能力的有序开展和深入推进.如在“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新知讲授环节,教师为了引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在具体知识点内容讲解时,结合该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采用引导法、问题法等教学方式,先后通过教师的提问、多媒体的展示等形式,向学生分别设置了“如何确定一条直线?还有其他方法吗?或者说如果只给出一点,要确定这条直线还应增加什么条件?”、“在坐标系中的一条直线,我们用怎样的角来刻画直线的方向呢?讨论之前我们可以设想这个角应该是怎样的呢?”、“当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倾斜角为0°.由此定义,角的范围如何?”等问题,组织高中生围绕所提问题进行讨论和议论活动,高中生在教师的所提问题驱使下进行有目标性的学习活动,使得讨论、表达有方向性,有针对性,并要求学生将讨论的内容展示出来,使得高中生的讨论能够更有针对性,表达起来更有方向性.
二、注重案例解析展示,鼓励学生表达见解
教师进行实时指点,强调指出,该问题关键是利用构图法,利用数量积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构建等式内容.学生予以完善,并用数学语言展示解题的思路和过程.
上述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完成了教师设置的解题任务,同时,数学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判断等方面数学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特别是高中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在展示分析、解答问题题意、解题思路、解题过程等环节得到了有效锻炼和清晰的表述,既积累了解题的方法技能,又提升了数学表达的能力素养.因此,高中数学教师案例教学,要注重对解题过程的运用和实施,将学生主体地位融入其中,组织开展思考分析和数学表达等活动,为高中生提供丰富深刻的数学实践和语言表达环节,推动高中生数学表达高效实施.
三、巧用教学评价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成效
教学评价是教师主导特性展示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指导提升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高中数学教师开展评价教学活动,需要运用教学语言对学生的思维活动、配合程度、解题过程等方面予以点评和指导.在数学表达能力培养中,教师应与时俱进,对教学评价这一手段予以灵活运用和创新变化,将高中生融入其中,组织高中生对他人学习表现予以点评,使得评价教学成为锻炼数学表达能力的重要载体,促动高中生结合自身学习、解析技能经验,对他人的学习表现以及解题方法进行口头评价,从而展示出自己的评判观点,推动自身形成更为深刻、更为全面的认知素养,锻炼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水平.
如在“红星运输队准备向某市每天至少送180t的物资.现在.该公司有8辆载重为6t的A型卡车与4辆载重为10t的B型卡车,有10名驾驶员;每辆卡车每天往返的次数为A型卡车4次,B型卡车3次;每辆卡车每天往返的成本费A型车为320元,B型车为504元.请你们为该公司安排一下应该如何调配车辆,才能使公司所花的成本费最低?若只调配A型或B型卡车,所花的成本费分别是多少?”案例讲评时,教师对评讲习题活动形式进行改变,让高中生担当起评判衡量的“裁判”,高中生此时带着责任、带着目标,进行认真细致的思考分析,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探,进行深入的剖析活动,指出:“该问题案例解答中,能够结合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等知识点内容,进行深入有效的探析,并采用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解题思想策略,从数学问题转变为图形问题的角度进行推理和判断等数学活动,较好的抓住了当参数在线性规划问题的约束条件中时,作可行域,要注意应用“过定点的直线系”知识,使直线“初步稳定”,再结合题中的条件进行全方面分析才能准确获得答案以及目标函数中含有参数时,同时,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列出不等式组(方程组)寻求约束条件,并就题目所述找出目标函数,将可行域各角点的值一一代入,最后比较,即可得到目标函数的最优解要根据问题的意义,转化成“直线的斜率”、“点到直线的距离”等模型进行讨论与研究.
总之,高中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在教师的悉心指引下有序培养.本人在此仅作的简要论述,还希望同仁提出宝贵建议,以期共同参与,推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深度提升.
[1]邵光华,刘明海.数学语言及其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5(02).
[2]韦燕平,钦彦.高一学生数学交流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