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实特征与需求探析

2017-02-06向运华

关键词:恩施市居家少数民族

姚 虹,向运华

(武汉大学 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2)

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实特征与需求探析

姚 虹,向运华

(武汉大学 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2)

恩施市地处武陵山区,是典型的土家族聚居区。地区偏远、经济落后等多方面原因制约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是社区建设和治理的重要基础,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少数民族社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主要受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类型及经济条件的影响。总体而言,经济条件是影响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需求的共同显著因素,而家政服务、陪同看病、娱乐健身是老年人的共同需求。根据上述需求特征,提出了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少数民族;社区居家养老;养老服务需求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且高龄化、失能化态势日益加剧。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家庭规模不断小型化、结构核心化的发展趋势下,国家提出了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在实际的运行中,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了一种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居家养老和社区照顾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养老服务模式。

相比之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养老问题面临更严峻的社会困境,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老龄化、空巢化日益严重,迫切需要社会养老服务。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大多位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社会养老服务水平也较低。更重要的是,这一代老人对民族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其生活方式、精神风尚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为促进社会养老服务均等化的推进,从民族的视觉研究社会养老问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目前,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养老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老龄化特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养老服务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对策。在老龄化特征方面,杨国才发现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较高,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老龄化进程较快,受当地地理环境、人口素质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地区差异[1]。郑长德发现中国各少数民族老年人口规模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快,75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增速快,老年负担系数大,老龄化族际差异大[2]。在养老服务内容方面,周爱萍对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横断面随机调查,证实这一群体存在养老体系难以覆盖、精神归属感难以维系、精神赡养明显缺乏等问题[3]。李韧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包容性养老服务的概念,老年人的婚姻子女关系、邻里朋友关系、国家社区关系等是构成当地彝族老年人包容性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4]。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武萍认为民族地区的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要与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5]。张文政认为民族地区养老保障服务的供给实现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政府与市场经济作用,实现优势互补。[6]

上述研究证实少数民族地区老龄化现象逐渐凸显,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其所提出的对策建议大多是从宏观的角度探析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缺乏对广泛倾向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研究。为更清晰地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现状,并明确各年龄段老人的个性化养老需求和共性化养老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以具有鲜明土家族特色的少数民族聚居城市恩施为例,对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并对影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因素做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恩施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恩施市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的现实特征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作为基础,需要养老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保障,需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作为支撑,需要相应的文化条件作为土壤。因此,社区养老体系的建设,应在完善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条件下完成[5]。由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分布在西部,经济发展水平滞后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最基本现实背景。经济条件制约着各级政府在养老服务方面的投入,也使得民族地区的社会养老服务发展水平相对低下。同时,少数民族虽然经历了与汉族的长期交流融合,但是依然保持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典型的文化传统。民族地区的历史传统与生活习惯的历史惯性使得其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条件有别于一般地区,下文以恩施市为例着重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社区养老的经济条件与文化条件。

(一)经济条件

恩施市地处武陵山区,辖区内地貌基本以阶梯状地貌为主。由于长期以来交通不便利,恩施市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二产业严重滞后。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最新发布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中,恩施市位列其中。虽然最近几年来,政府大力发展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硒产业,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着力旅游业的发展,全市经济状况有了长足的提升。但是,经济水平低下依然是恩施市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基本市情。根据2014年湖北省及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2014年恩施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67元,仅占全省平均水平的81.5%。另外,根据恩施市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老年人生活来源抽样数据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依靠离退休养老金和财产性收入的人口比仅仅占15%,依靠自己劳动收入和家庭成员供养的人口比高达82%,完全依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的人口比为3%。横向比较不同性别的主要生活来源情况,可以发现约20%的男性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为离退休养老金和财产性收入,而仅有10%的女性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为离退休养老金和财产性收入。与之对应的是,29%的男性老年人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而高达48%的女性老年人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由此可以看出,女性老年人更依赖于社会支持网络。

宏观上,经济水平低下会制约政府养老建设投入的能力;微观上,经济水平低下一方面会影响老年人的代际支持,另一方面会影响依靠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得老年人没有能力购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的养老服务。

(二)文化条件

社区居家养老既有别于传统的家庭养老,也有别于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强调政府、家庭、社会的多元主体参与,强调协同、共享、反馈。老年人既可以作为服务对象,也可以作为参与主体提供服务甚至参与管理。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是社区建设和治理的重要工具,对社区养老的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虽然由于文字的缺失,土家族的语言已逐渐消亡,但是一部分依然得到了保留。另外土家族人所独有的饮食习惯,喜食“腊肉”“榨广椒”“油茶”“合渣”等,以及一些典型的社会风尚,使得土家族的民族认同感得到维系和传承。土家人崇尚忠孝、尊老爱幼,《劝孝歌》《哭嫁歌》都饱含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厚感情。在爱幼方面,土家族人特别重视后代的教育,舍得为后代的教育投入。父母即便在年老了,也因为疼爱孩子,不愿意给孩子增加经济和照顾方面的负担。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老年人一方面愿意在自己熟悉的居住环境中养老,另一方面又不愿意给子女带来负担。因此,社区居家养老是土家族老人养老的一种良好补充,在亲情与老有所养之间达到一种平衡。此外,土家人热情好客,团结互助,“一块砖砌不成墙,一根木盖不成房,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筷子拗不弯”。大凡土家人聚居的社区,邻里关系和谐。土家族文化传统中蕴含的忠孝、团结、互助元素,是社区养老良好发展的天然土壤。

三、恩施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的需求特征

根据恩施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市户籍总人口74.96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11.6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5.49%,65岁及以上人口7.8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45%。依据国际惯例,当一个国家、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所以,恩施市在2010年已经完全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14年恩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2014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82.09万人,60岁及以上老人14.95万人,占总人口的18.20%。可见,从2010年到2014年,恩施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06%,明显高于全市总人口0.68%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在日益严重的老龄化趋势下,为了更好地了解恩施市的老龄化的特点以及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笔者于2015年2月针对恩施社区居家养老进行了调查,共计向城区60岁及以上的老人发放调查问卷220份,回收214份,有效问卷206份,问卷有效率为93.64%。

(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个人基本特征。本次调查的老年人中,60~69岁人口比为50.97%,70~79岁人口比为35.92%,80~89岁人口比为13.11%。男性老年人为43.69%,女性老年人为56.31%。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分别为29.61%和32.52%,没上过学的老年人口比例为10.68%,高中及中专的比例为19.42%,大专及以上的比例为7.78%。

2.婚姻家庭状况。在被调查的老人中,大部分已婚有配偶,比例为71.84%。丧偶者的比例为21.84%,离婚和未婚的比例都非常小,分别为5.34%和0.97%。在居住方式方面,有51.46%的老年人是与子女共同居住的,仅与老伴共同居住的比例为36.41%,独居的比例为10.68%,其他的居住方式比例为1.46%。

3.收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月收入500元以下的老年人占16.02%,月收入500~999元的老年人占21.36%,月收入1000~1999元的老年人占34.47%,月收入2000元及以上的老年人占28.16%。可见,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

4.身体健康状况。被调查的老年人中,身体健康者的比例为33.98%,一般者的比例为50.00%,较差者的比例为13.11%,很差者的比例为2.91%。恩施市四季分明,空气清新,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但恩施地区由于属于武陵山区,日照少,雨雾多,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患有该病的老年人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易出现关节疼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况[7]。此外,恩施市属于土家族聚集区,自古以来有腌制腊肉的习俗、当地居民也偏爱食用腊肉。而食用腊肉过多会增加患胆结石、胆囊炎的风险。所以,当地老年人往往会患有胆道疾病。对于一些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年人,食用过多腊肉也会导致血压上升、血管堵塞,从而使病情加重。

(二)养老服务需求特征

1.养老意愿。关于老年人的养老意愿,68.45%的老年人选择了传统的家庭养老,23.30%的老年人选择了社区居家养老,8.25%的老年人选择了机构养老。看来,绝大多数老年人是不愿意在养老院养老的。这不仅与老年人的传统观念有关,还与机构养老普遍缺乏亲情感和归属感有关。老人们习惯于传统的由子女照顾的家庭养老。不过,还是有许多老年人选择了社区居家养老。对于那些得不到子女照顾的老年人,或是不愿意去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能让老年人不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地方,满足老年人的照护需求和心理需求。

2.养老服务项目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社区养老服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的肌体逐步老化,对生活照料的需求增多,同时对医疗服务需求也显著增强;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精神生活需求明显增加。基于此,为了更好地体现养老需求特征,调查问卷的养老服务涵盖了生活照料(家政服务、老年餐桌、帮助购物、理发洗澡、日间照料)、医疗保健(陪同看病、上门看病、卫生保健、康复护理、健康咨询讲座)、精神慰藉(文化学习、娱乐健身、陪同聊天、法律咨询、婚介服务)三个方面的15个项目。

虽然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有很强的异质性,但是通过相关分析研究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对社区提供共性需求或针对性需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分析涉及的因变量主要是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15个需求,这些因变量都可以建模为0、1的定类分量(0表示无需求,1表示有需求),因此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影响因素考虑了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婚姻状况、健康状况、经济条件和家庭类型等方面,力图较为全面地揭示少数民族地区养老服务的需求特征。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上述15个需求为因变量,性别、文化程度等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具体而言,婚姻状况中的老伴去世、离婚、没结婚三种情况统称为无偶;健康状况中健康和一般统称为好,较差和很差统称为不好;家庭类型中的与老伴二人居住、独居、其他统称为空巢,与子女共同居住为非空巢。

(1)生活照料服务

在生活照料服务中,家政服务是老年人需求最多的一种服务,比例达到74.8%。这与老年人的空巢化有很大关系,被调查的老年人中,空巢老人占47.09%。由表1可以看出,家政服务需求除了与年龄因素显著相关以外,与其他因素都不显著相关。这说明了家政服务的需求是所有老人的共性需求。而且,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对家政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少,该结论与已有研究结果相一致[8]。老年餐桌和日间照料的需求也较多,表1显示性别、收入状况对老年餐桌需求有较为显著的影响。收入越高的老人对老年餐桌需求越大。女性老年人对老年餐桌的需求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这与大多女性老年人承担家庭照顾的角色有关。年龄对日间照料的需求较为显著,与60~69岁老人相比,80岁及以上老人对日间照料的需求显著增加,有的高龄老人白天无家人照料,独自在家存在一定困难,而社区的日间照料可以解决老人的照顾问题及家人的后顾之忧。影响帮助购物、理发洗澡两种服务的显著因素主要包含经济条件和婚姻状况。相对来说,无偶、高收入的老年人对帮助购物、理发洗澡的需求更多。总体而言,经济条件是决定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是老年人获取养老服务的基础,也使得经济条件与生活服务需求中的老年餐桌、帮助购物、理发洗澡等有显著的相关性。

表1 生活照料服务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注:*、**、***分别表示P<0.1、P<0.05、P<0.01;B表示回归系数。

(2)医疗保健服务

在医疗保健服务中,老年人对各服务项目的需求都比较大。上门看病的比例最高,达到了54.4%。从表2也可以看出,陪同看病和上门看病是所有老年人的共同需求。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有医疗资源缺乏所导致的看病难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女性老年人及高收入老年人对上门看病的需求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此外,由于老年人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卫生保健及健康咨询讲座的需求也很多。且经济条件与卫生保健和健康咨询讲座的需求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收入老年群体更加有条件注重健康保养。在康复护理的需求上,文化程度是较为显著的影响因素,相对于文盲老年人,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文化的老年人对康复护理服务的需求显著减少,虽然大专及以上文化的老年人对康复护理服务的需求更高,但差异并不显著。

表2 医疗保健服务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注:*、**、***分别表示P<0.1、P<0.05、P<0.01;B表示回归系数。

(3)精神慰藉服务

在精神慰藉服务中,娱乐健身是老年人最青睐的服务,比例高达81.6%。影响娱乐健身服务需求的显著因素包括年龄和经济条件。相对其他年龄层而言,70~79岁的老年人对娱乐健身的需求更大。就经济条件而言,娱乐健身需求与经济条件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老年人对陪同聊天的需求达到了45.6%,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空虚寂寞,从表3可以看出,这种现象在无配偶的老年人身上尤为明显,他们渴望通过倾诉对象以缓解焦虑的情绪。此外,老人们对文化学习的需求也比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人们积极老龄化的心态。表3的结果也显示文化学习是老年人的共同需求。在法律咨询方面,经济条件对该养老服务需求有显著的影响。而在婚介服务方面,无偶老年人的需求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这也说明了在老年生活中,配偶的陪伴照顾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

表3 精神慰藉服务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注:*、**、***分别表示P<0.1、P<0.05、P<0.01;B表示回归系数。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少数民族社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主要受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类型及经济条件的影响。总体而言,经济条件是影响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需求的共同显著因素,家政服务、陪同看病、娱乐健身是老年人的共同需求。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本研究的样本数较少,并且仅仅限于恩施市城区老年人群体,且结果是否具有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养老的普遍性尚待进一步的研究。但是上述结果无疑较为全面地揭示了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特征,为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养老的发展带来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一)政府进一步增加社区养老服务资金投入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普遍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使得老年人获得的代际支持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加之现有的基础养老金也较低,对老年人享受社区养老服务提供的经济保障能力很有限。而前述结果证实,经济条件是影响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最显著因素。这就要求政府进一步增加社区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并广泛引导社会经济实体提供养老服务资源,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的公益性,从而保障不同经济条件的老年人能平等享受基本的社区养老服务。此外,社区的基础设施及住房环境对老年人的生活有重要影响,也会影响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老旧城区的小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缺乏相应的养老服务设施是普遍现象,要限期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开辟养老服务设施。除了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外,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附近有活动场地的单位向老年人开放。

(二)充分利用老龄化统计数据

由上述回归分析可知,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有很强的异质性,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受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类型及经济条件的影响。在老龄化空间分布不均匀、社会经济条件不均衡的大环境下,各个社区有必要对社区的老龄化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在分析老年人群体的年龄分布、婚姻状况、经济条件、居住类型的基础上,合理提供满足老年人各个阶层的共性养老服务需求,以实现养老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有针对性地提供养老服务项目

从调查中发现,老年人除了对生活照料服务有需求外,对医疗保健乃至精神慰藉都有较强的需求。而现实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比较单一,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受制于恩施市落后的经济情况以及老年人有限的经济收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面开展,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及老年人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在众多需求中,娱乐健身是老人最青睐的需求,其次是家政服务。开展娱乐活动需要场地作为支撑,这就要求政府在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及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考虑老人对精神生活的诉求。对家政服务而言,笔者在探访中发现,老年人更信任社区或者熟人介绍家政人员服务。社区对下岗人员或志愿者进行家政服务的培训并为社区老人提供家政服务,一方面可以提供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另外一方面对志愿者可以采用“时间银行”的方式,促进社会养老的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1] 杨国才.社会性别视角下少数民族老龄化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2010 (5):108-112.

[2] 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J].民族学刊,2014(1):1-8.

[3] 周爱萍.老龄化背景下少数民族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2):77-83.

[4] 李韧.边疆少数民族社区包容性养老服——以云南凤庆县雪山镇彝族社区为例[J].学术探索,2005(7):82-88.

[5] 武萍.少数民族社会养老服务的理论标准与目标模式[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137-143.

[6] 张文政.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养老保障与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14(2):98-101.

[7] 谢晶芹,等.恩施部分地区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抑郁状态的调查分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23-27.

[8] 修宏方.社会服务支持下的居家养老服务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3.

责任编辑:胡 晓

2016-12-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互补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0JJD63000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基于长期精算平衡的社会保险研究”(项目编号:2015115010201)。

姚虹(1981- ),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养老服务;向运华(1972- ),男,湖北宜昌人,博士后,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政策与民生问题。

C913.6

A

1004-941(2017)01-0062-05

猜你喜欢

恩施市居家少数民族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微生高的往事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浅谈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以湖北恩施市盛家坝乡小溪村为例
恩施市基层就业创业工作的对策
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与探索——以恩施市屯堡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