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下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探讨

2017-02-06谭呈祥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24期
关键词:网络工程应用型时代

谭呈祥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2200)

互联网+下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探讨

谭呈祥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2200)

互联网+作为知识社会创新2.0下的互联网新业态,运用好互联网+的时代特点,将其和网络工程专业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变革,重视对应用能力和基础实践能力,以实现缩短社会对应用型网络人才需求与培养之间的客观矛盾和差距。该文笔者就在互联网+时代特色下,探索符合时代性、可行性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与时俱进的推进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探索出一条符合强化实践与应用,又不失理论基础教育的科学、完善、合理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加符合创新市场需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互联网+;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

伴随互联网技术和社会信息化的高速随着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依托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联合,达到经济转型和升级的目的,同时也深入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日常。互联网+的动力来自于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作为一个由两个专业学科交叉形成的较新的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各地方本科高校,从自身院校的专业优势与构成网络工程专业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和信息与通讯工程专业两大原有专业出发,确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专业方向,如,对于计算机技术背景优势强的院校就把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和开发作为主要的教学重点和人才培养方向;而另一原有学科具有优势的院校则把通信系统作为了其教学的主要内容和人才培养方向。但地方本科高校多数存在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上的目标不清晰,教学课程设置不明确或落后,尤其是在专业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上的欠缺等问题,加之学院硬件设备更新速度难以跟得上信息产业的速度,从而导致这一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都相对薄弱且落后,毕业生问题的分析、解决等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不够、不强,自身特色优势不明显,用人单位也就难以应聘到真正合适的人才。

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应坚持与当前的互联网+时代相一致,对其教学加以完善,使该专业应用人才培养满足时代需求,重理论强实践,重能力强应用,使要求理论与实践内容能切合“互联网+”的步伐,注重新课程、新技术引入到教学中来。本文笔者就以地方本科应用型高校为普遍研究对象,满足各行业企业需要,融合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网络技术,对网络工程专业教学的理论、实践教学两部分进行探讨,以更好地对这一专业进行改革与完善。

1 研究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工程专业教学的意义

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网络规划师、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等成为这一时代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并对这一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技能伴随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现实中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却因网络工程专业知识相对落后,实用性方面的技能不够而成为今后就业的瓶颈,无法顺利进入企业从事所学专业,取得职业上的长足发展。供需的客观矛盾,从移动程度上体现出我国当下高校网络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着“教”(培养)和“用”(就业)脱节的现实窘境。

网络工程专业教学可分为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相符相成不可分割的部分。理论课程教学知识内容、课程设置体系的前沿性是本专业本科教育的基础部分,而实践教学环节则是对学生实验能力和实践与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需求与要求、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趋势要求下,通过创新和完善专业教学,作为对该本科专业进行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建立网络工程教学健全的教学体系,是更好地满足互联网+时代的要求,更多地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升,这两方面的有效方法,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应用型人才供求关系之间矛盾的主要途径。

2 互联网+时代网络工程专业的特点及教学现状

2.1 网络工程专业的特点

作为一门适应网络通信和计算机两方面专业领域的工科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要求学生网络技术和知识的全面性。互联网+实现的是与多种产业的一种融合,这就要求要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内容相结合,与新技术相结合,也因此,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交换与路由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通信编程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安全、无线网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等主要课程的建设,使这一专业的人才更加能够满足互联网+时代市场的需与求。此外这些专业课程还具有极强的实践应用和实验特点。

2.2 在实践教学中网络工程专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就模式来说,问题主要有:课程分布上,理论课所占比过多,而实验和实践两部分的教学偏少;②主要课程间缺乏有效的相互结合与联系,许多新技术被引入课堂教学处于停滞或迟缓状态;③实验、实践设备、环境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对需要很多网络设备支持的工程实践内容,设备更新匹配不及时;④学生课后难以充分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实验,大多数学生借助仿真实验环境来解决,但没有处理好仿真环境与真实环境的区别与联系;⑤受到信息产业发展更新速度快等因素影响,该专业的设置教学方向不明确;⑥课程内容在设置上不合理,与技术应用的实际衔接不紧;⑦双师型师资队伍实力匮乏,尤其是实际的工程经验和能力不足;⑧网络工程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需要之间矛盾明显。

3 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策略探讨

3.1 切合互联网+时代特点,重新对专业进行定位和内涵拓展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紧抓互联网+时代中热门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门类和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再结合市场对人才需要的导向作用,重新调整、建立起特色性、针对性的专业,使最终设置的专业课程体系得到重新的定位,对多而全的专业内涵进行深入的拓展,更好地面向和服务地方,重点培养网络应用系统开发工程师、网络系统集成和维护工程师、物联网工程师这类应用型、复合型的“新”网络工程人才。

3.2 重视和强化校企合作,“引进来”和“走出去”并行,建立稳定的高质量“双师型”团队

互联网+时代,对于网络工程专业来说,校企合作是适应时代和企业需要的选择,是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模式。为此,地方本科院校要积极鼓励和奖励骨干教师攻读网工专业的硕、博,提高该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学位水平,使这一专业的教学、科研、实践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组织教师进入企业学习,丰富教学经验,参与企业新产品的设计研发,提高专业水平,使教师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逐步建立起高质量的“双师型”高质量师资团队;同时,还要引进企业和行业的高级人才或专家,定期到学校进行网络工程专业和企业文化的讲授,使学生既掌握了与时代相贴合的最新专业技术应用,又可以丰富企业文化知识,提高个人人文素养。

3.3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要贴合顺应互联网+时代需要,并深化主干课程间的联系

从网络工程方向的主干课程计算机网络、交换与路由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安全、无线网络、网络操作系统、综合布线出发,根据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引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的课程,最终建立符合这一特色的新网络工程实验与实践教育教学模式和体系。要强化网络工程主要课程间的关联性,形成课程体系,并与上述新网络技术相衔接,运用到实践的教学中,并通过综合实践联系好课程间的前后呼应关系,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之符合“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人才培养的规格。

3.4 使网络工程的实验与实践环境更加符合互联网+时代新技术

将互联网+时代下的新技术切入到网络工程的实践与实践环境教学中,使之更加完善,真正实现新技术与网络的实际紧密融合,充分利用网络实验室,网络规划与设计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无线网络实验室,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实验室,并结合相关仿真环境和虚拟环境,如VMware,GNS3,Cisco Packet Trac⁃er,VSpere等。同时,结合互联网+与各行业广泛相融合的特点,激发对这一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实践,适当增加在实践教学上的学分比重,开展项目式、团队式等多样的实践教学,形成重基础,强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仅拥有坚实的网络技能基础知识,同时还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对综合性的实践技能加以掌握,并学习掌握在多种技术中选择最佳技术的能力。

3.5 深入地与企业以及内容上建立并开展合作

根据互联网+时代对网络工程专业的要求,学校要深入而主动地与企业建立起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断深化合作的内容;同时,让企业资深的工程师进课堂对学生进行最新技术和行业动向的教授,并安排指导学生的设计。要充分利用企业工程师的特点优势,开展开放性实验,让学生可以在学校这个相对有限的空间和网络实践设备环境下,掌握到实验教学内容之外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开放性实验,不仅使学生牢靠的对理论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拓展了更多的网络技能,还使其运用知识、技能自主再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另外,学校可以将深入企业进行学年实习的方式在毕业设计和实习等课程上加以试用。让学生在企业的一线中得到更多综合型、规划性和设计性的实践参与,使学生在就业的前一年其实施网络搭建和管理能力得到真实体验和经验学习。通过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与故障排除的能力,从而使其具有解决企业网络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6 现代教育技术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并用于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以更好地对教学效果实现提升

充分利用传统教学中的优势的同时,还应利用多样化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的同时,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以得到加强。对互联网+加以灵活运用,以此为技术平台,开展微课、慕课、云课堂以及移动媒体等新颖多样的教学,让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得到有效使用,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学习和掌握和加深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网络工程专业的视频材料进行教学,合理穿插和补充课堂内外的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通过各种虚拟软件实验环境进行教学,突破上课实验地点与实验设备的限制,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安排时间进行实验。同时学生可以自主构建实验,进一步内化学习内容并提高动手能力。

总之,作为具有强实践性的网络工程专业,具有与时代并进的广阔发展前景,是时代对应用型网络工程人才需求不断增进的专业。因此,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应当抓好时间和应用两个关键,以时代和企业需求为基本导向,增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科学完善学科建设的同时,也不断对师资队伍水平加以提升,教学模式多样化并举,以保证网络工程专业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以及专业人才质量的培养与提高。

[1]何建新.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教研究,2011(2):65-69.

[2]郭杨.民办高校计算机网络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4(35):217-218.

[3]黄治国.网络工程实训平台建设与实践教学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2):146-149.

[4]王新忠,黄锦煜.互联网+时代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J].计算机时代,2016(7):95-97.

[5]苗春雨.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网络工程实践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学,2014(6):102-105.

[6]胡静.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学园,2013(27):5-7.

TP311

A

1009-3044(2017)24-0144-02

2017-05-27

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编号:2016JGB399)

谭呈祥(1973—),男,广西上林人,软件工程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维护、智能交通。

猜你喜欢

网络工程应用型时代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网络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