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厉制度,古代公务员不好当

2017-02-05倪方六

当代工人·精品C 2017年1期
关键词:京官无故旷工

倪方六

现代人经常抱怨工作压力大,考核严,但实际上和古代比,现代考核制度文明多了。

古代上班有不同的叫法,到公堂衙门上班的叫“上衙”“衙参”“上值”;中央高级官员去皇宫上班开会的叫“上朝”“朝参”。与此相对应的,下班则有“散衙”“放衙”“散值”“散朝”“退朝”“放班”等多种叫法。

现代上班是早上去下午回,即所谓“朝九晚五”。古代早上上班时间大大提前,往往鸡叫时分就得起身准备。《诗经·齐风》中有一首《鸡鸣》,描写的就是春秋时齐国官员的上班情况:“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公鸡打鸣时,官员已准备上朝了;“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当东方已亮时,官员都已站满朝堂。

具体来说,古代是“卯时上班”。卯时对应现代24小时制是早上5点至7点。这时间的确是够早的,古代中国是农业国家,上班族的作息制度与农民是一致的,所以,古代的上班族就上班时间来说,比现代上班族要辛苦多了。

现代办公场所一般都设有“门禁”,古代也不是随便进出的,“办公大楼”前往往设有“门籍”。据晋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籍者,尺二竹牒,记人之年名字物色,县(悬)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也。”据此解释可以知道,古代的门籍是一尺二寸长的竹片做成的,上面写有官员的名字和特征,悬挂于宫门上,等门卫查验后方可进门上朝。这种“门籍”很像现代的“花名册”“点名簿”。

到了唐宋以后,门籍为随身携带的身份证明所取代,如唐宋有“鱼符”“虎符”,明清有“牙牌”“腰牌”,这既是一种“身份证”,又是上班“通行证”“工作证”。

门籍、鱼符、腰牌什么的,相当于今中央部委高级官员所用。他们上班就是参与由皇帝主持的相当于现代早班会的朝会。朝会有大朝会、小朝会两种,小朝会是常会,每天例行的早班会,时间不是很长,多在辰时(相当于现代上午7点至9点)结束。朝会结束,上午也就下班了,通称“散朝”。

对于地方上班族来说,上下班时间与京官并没有什么区别,也要卯时到岗。从程序上来说,“击鼓升堂”是地方主政官员每天办公的开始;下午下班也要打鼓,称为“散堂鼓”。

在古代,上班考勤比现代要求严格。比如京官,如果不能上朝,需要说明情况和理由,并且在“花名册”上注明,称为“注门籍”。如身体不好,便在名字下注明“病”字。

正常情况下,官员是不能不上班的,特别是在京高级官员,不参加例行朝会属严重错误,用现代话来说这叫“违纪”。平常只有出现雨雪这类极端天气,或是皇帝主动取消朝会时,早上才可以不上班,即所谓“放朝”。放朝只是取消出席皇帝主持的早班会,但并不是不用上班,仍要到衙署坐堂,处理“署事”。

地方公务人员的考勤,相对京官朝参来说,因为天高皇帝远,并不十分严格,但同样有一套成熟的制度。上班族每天要参加点名或签到,因为点名时间设在卯时,故称“点卯”;如果不点名,就搞签到,时间也设在卯时,故又叫“画卯”。

后来比较规范、认真的考勤不再简单地画卯,而是和注门籍一样,在签到簿上签到。即使因公出差,也要先在签到簿上注明不能到岗的原因,方便检查。元代的《元典章·吏部七·公规一》中就有这样的考勤规定:“京府州县官每日早聚圆坐,参议词讼,理会公事,除合给假日外,毋得废务。仍每日一次署押公座文簿,若有公出者,于上标附。”

虽然有严格的考勤制度,但并不能完全消除迟到、早退、旷工现象,于是各朝都出台有相应的惩罚制度。如在唐代,《唐律疏议·职制》中规定:“诸官应值不值,应宿不宿,各笞二十,通昼夜者,笞三十”;“诸官人无故不上(班)及当番不到,若因暇而违者,一日笞二十,三日加一等;过杖一百,十日加一等,罪止徒一年半,边要之官,加一等。”

宋代考勤制度和唐代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在唐宋两代,即便上班族没有品级,也一样受罚。明清两代则相对宽松,惩罚强度有所减轻,但也比现代严厉。《大明律·吏律·职制》中就规定:“凡大小官员,无故在内不朝参,在外不公座署事,及官吏给假限满,无故不还职役者,一日笞一十,每三日加一等,各罪止杖八十,并附过还职。”

上述考勤制度实际上已成了司法条款,上班迟到、旷工不是“违纪”,而是“违法”了。

虽然考勤制度这么严厉,但在好多朝代很多时候,形同虚设,官员“晚至早退,政务废弛”很常见。有的人画过卯就离岗了,甚至不去坐堂上班,如在宋代赵匡胤(宋太祖)当皇帝时,便有地方州县官员不到衙门坐堂的现象。

那么,古代由谁来负责考勤呢?这要分情况。就明清来说,地方上由地方官吏来考勤;高级别的京官,由主事太监来考勤,迟到早退,门口值班太监都会登记下来。有正当理由和经过允许提前下班的,也要记录下来,以备核查。

为了对付点卯后“溜号”,古代还有上班时间多次点名、抽查的现象。如在唐朝,就有多次点名的规定即“频点”:“内外官司应点检者,或数度频点,点即不到者,一点笞十”。但一天最多惩罚两次,即“笞二十”。如果一次也没有参加点名,则以全天无故旷工论处。

与现代一样,古代上班也会有工作午餐,而且多是“免费午餐”。参加朝会官员的工作午餐叫“朝食”,比较高级,因为是皇帝埋单,故又称“赐食”。午饭之后,照例是午休时间,上进心强的官员往往利用这段可自由支配时间读书“充电”,著书立说。北宋史学家宋敏求就很珍惜这段时间,“予以谏议大夫奉朝请,每退食,观唐人洎本朝名辈撰着以补史遗者”,写成了史料笔记《春明退朝录》。

猜你喜欢

京官无故旷工
截屏打卡不够89次算旷工 如此居家办公就有高效率了?
“无故”的词汇化、语法化历程及其动因探究
大买办“碰瓷”拉业务
旷工多久可辞退
“京官”空降6年后66名厅官选派地方20人升副部
知无不言,言有不尽——《“夜无故入人家”——不应忽略的那一面》读后
险境求生
工作闲暇“接私活” 能否视为旷工?
吃喝妙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