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茶文化的伦理思想研究

2017-02-05

福建茶叶 2017年8期
关键词:伦理思想伦理茶文化

田 烨

(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中西方茶文化的伦理思想研究

田 烨

(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一种文化类型总是和其存在的地域、民族、国家息息相关。中西方茶文化,分别扎根于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分别在不同的民族中传播、传承,具有诸多相异之处。因而,在中西方茶文化的碰撞交流中,较为容易由于茶文化的伦理思想差异导致对于茶文化的观念、理解的摩擦甚至冲突。此时,唯有从理性层面科学分析中西方茶文化的伦理思想内涵,辨别中西方茶文化在伦理思想方面的客观差异,才能更好地推动中西方茶文化的交流互鉴,以茶文化的交流为推力,推动两国文化领域的共同发展。基于此,本文尝试从理论层面,对中西方茶文化的伦理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希望能够对相关的中西方茶文化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些积极的借鉴。

中西方;茶文化;伦理思想;比较研究

如果想要从本质上理解中西方茶文化的真正差异,就必须考虑到中西方茶文化中隐含的伦理思想,而讨论中西方茶文化中隐含的伦理思想,又必须从中西方文化的伦理异同开始分析。茶文化是一个民族庞大的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同时又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整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西方茶文化之所以产生各种各样的差异,正是由于二者出现的方式不同、发展的环境不同、所处的文化氛围不同。搞清楚了这一点,在民族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进行中西方茶文化的伦理思想研究,将会更加顺利、有效。

1 中西方文化中伦理思想的简单比较

中国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典型代表。中国文化中传统的伦理观点,基本都出自儒家思想,如仁义礼智信。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以儒家思想为源头的中国伦理思想,其核心就是一个“仁”字,“仁”代表了儒家伦理的核心范畴,也精辟地概括了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中国伦理思想中的“仁”,其基本含义为人与人之间的“仁”,即强调正确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博爱的态度对待他人,简称为“爱人”。在中国文化中,儒家“爱人”的伦理思想的核心,仍然是自我,并以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作为基本的依据。从这个层面上说,儒家伦理思想中强调的“爱人”是有明显的等级差别的,凸显出人与人之间的爱的特殊性。再回到“仁”,从“仁”的概念出发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伦理更加应当归类为一种私德。

和中国儒家伦理思想中“仁”的基本观点不同,西方世界中所遵循的伦理思想多强调的是公德。在西方伦理思想里,人这一概念是抽象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完全独立、相互平等的,人与人所组成的整体是建立在完善的法律、完善的制度、合理的规则上的。因此,在西方伦理范畴里,完全找不到与“仁”类似的伦理学观点或者概念。由此造成了西方伦理和中国伦理的极大的不同。很多西方伦理思想中强调的观点,如正义、友谊、健康、节制等观点,在中国儒家伦理思想里很少谈到。譬如说,西方伦理思想中,正义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观点,柏拉图给予了正义的定义,即各尽其职就是正义,而乌尔比安则认为,正义是给每个人以应有的权利和永恒的稳定的意义。而在中国儒家伦理思想当中,对于正义这一概念或者观点的论述非常少,基本不对其进行讨论。

中西方文化中的伦理思想,在伦理学范畴体系上存在鲜明的差异性,甚至可以用完全不同来形容,即便是将视角放到最简单的称谓上,中西方文化中伦理思想的差异都差别明显。并且,即使某些伦理范围和伦理称谓有所类似,但在内涵方面仍然存在极大的不同。例如,中国伦理思想中的“善”、“公平”、“节俭”、“中庸”等概念,在西方伦理思想中也有类似的概念,但概念虽类似,二者在内涵方面的差异却非常明显。以“善”为例,“善”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一点中西方伦理思想形成了共识,但在共识之中仍然存在差异,中国伦理思想家在讨论“善”的时候,常形容一个人“性善”或“性恶”,但对于“善”本身的含义并没有深入探讨,似乎中国伦理思想中“善”的概念很大,但又难以准确拿捏,而西方伦理思想中,一直在对“善”的概念进行严格的界定,并对“善”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追求“善”的概念的具体化、细化。

此外,中西方伦理思想在特征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中国传统伦理思想首先强调的是人们相互之间的宗法亲缘关系,强调对于个人层面的私人关系的正确把握,如在“小家”中首先要尊敬家长、爱戴长辈,而在“大家”中首先要爱君主。可以明显地看到,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私人”特征。而对西方伦理思想来说,则更加强调一种“公共”特征,即使是讨论个人关系,也是放在公共的背景下进行分析,或者以公共利益为基本考量。西方伦理思想中,个人的概念被从家庭和社会中完全抽离出来,更加重视分析对个人的理性化、公共化。在这种文化伦理思想观点的长期影响下,中西方形成了有着鲜明区别的社会特征,即中国人更加重视私人的品德,而在公德方面有所欠缺,而西方人恰恰相反,西方人更加重视公德,而在私人品德方面较为欠缺。

2 中西方茶文化的伦理思想异同分析

在大的文化背景下,中西方各自茶文化的异同则更加具体、更加细化。中西方茶文化中的伦理思想,受到中西方文化伦理的深刻影响,与各自的文化伦理基本观点一脉相承而又略微有所发展和变化。在此,将中西方茶文化的伦理思想异同分析如下。

2.1 中西方茶文化伦理思想的背景分析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茶文化及传承中国茶文化的思想家们都在极力探索茶文化的内涵,寻求茶文化与生活的联系,利用茶文化破解群体与个体、物质与精神、道德与利益的冲突,并由此形成了丰富的茶文化伦理价值观。西方茶文化是由中国传入并在西方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的,西方茶文化虽然发展时间不长、内涵体系不大,但同样在极力以文化价值观引导人们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形成合理的处事标准。从中西方茶文化伦理思想的背景来说,中国茶文化的伦理思想强调个人的精神生活高于物质生活,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摒弃世俗的物质现状。中国古代先哲认为,人是高于动物的,而高于动物的基本表现就是人有道德、有思想、有理性,在人的多个层次的需求中,实现自身道德价值的精神需求是最高层次的,这正是中国人重义轻利的文化伦理层面的原因。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中国茶文化中的伦理思想,极力倡导人们回归物质生活的俭朴,而不断追求精神境界的上升,寻求内心世界的本真,以此实现个人思想修养的提升和自我人格的完善。而在西方茶文化伦理观点当中,西方的思想家们强调人要用理性来控制感性,让人的理性一面高过感性一面,这样人类社会才会朝着更加进步、更加文明的方向前进。西方茶文化中的伦理思想,重视对于饮茶这一行为的内涵的准确定义与适当延伸,而忽略了繁琐的文化细节与文化遵循,当然,西方茶文化的伦理思想也存在重视思想境界而轻视物质境界的表现,但在西方的精英思想、批判传统的影响下,茶文化中的伦理思想时刻维持着高度的理性,任何不够理性的内涵延伸,都会在经历短暂的现实考验后被淘汰。

2.2 中西方茶文化伦理思想的价值取向

众所周知,全世界伦理学的最终目的,都是用一定的道德准则来约束人的行为,提高人类社会运转的有序性和效率,并且在伦理学的基本观点上衍生出来道德准则,所约束的不仅仅是个人也包括个人聚集而成的组织,如民族、国家等。从这个层面上说,所有的伦理学都存在价值取向,包括茶文化中所蕴含的伦理学。中西方茶文化中的伦理思想,其在价值取向方面的差异表现为,中国茶文化的伦理思想更加偏向于个人层面和个人范畴,更加强调个人的修养,包括精神修养、道德修养甚至文学修养等,并且经常以个人道德为出发点将个人道德发展为社会正义,以实现对于人的群体的约束。而西方茶文化的伦理思想在价值取向方面则更加偏重于社会,或者说集体,西方茶文化的伦理思想倡导以社会体制的道德基础来发展社会正义,并通过社会正义的整体性发展实现社会的进步。中国茶文化的伦理思想中,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与社会正义的建立紧密联系,通过个人价值的提升,实现社会价值的总体提升,并倡导人们将茶文化中的良好道德品质贯穿到社会生活中去,以个人道德品质持续推动社会综合道德品质的发展。西方茶文化的伦理思想中,更加重视通过全社会的广泛正义来引导人们的伦理行为,让人们过上建立在普遍的伦理规范上的有序生活。从这个层面分析,不难看到,近代以来西方更早地开始法制化,并通过自由权、平等权、财产权等规范人们的生活,因而使得国家的发展更加快速、人们的生活更加文明。

2.3 中西方茶文化伦理思想的思维方式

在面对一杯茶水,中国人和西方人有着不同的态度,中国人更愿意在清幽、宁静的境界中慢慢品茶,看世事浮沉,听风声雨声,享精神之美,而西方人则更愿意在茶桌前的沙发上斜躺着,将茶水里放上冰糖,加上牛奶,享受茶水带来的味觉之美。这即是中西方茶文化伦理思想的思维方式的一个简单体现。在既有的伦理思维惯性下,中西方茶文化伦理思想给人以不同的关于思维方式的启迪。中国茶文化伦理思想的思维方式,在对于相对立的概念的取舍上比较偏激,断言多于论证,如追求茶的意蕴之美,就完全将饮茶活动视作一种文化活动,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茶水这一基本载体的深层次加工,而人们在既定的伦理思想模式下,并不考虑这样做的原因,仅仅是按照惯例一概遵循。而西方茶文化伦理思想的思维方式则不同,在对于相对立的概念的取舍上,更加重视逻辑论证与理性分析,有着明确的目标感,所有基于伦理思想的思维过程,都是为了使行为无限接近于人们所选择的理性结果,如喝下午茶这件事上,英国人将个人的享受当做最终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行为方式的选择上非常灵活,通过逻辑性的思考,如果个人偏爱喝茶的精神享受,就品茶、闭目、听歌,达到精神的放松,如果个人偏爱喝茶的物质享受,就加糖、加奶、细细品味,满足个人的味觉,而不会因为某种个人以为的“必然”理论而去无意义地遵循。这一点,从中西方伦理思想的比较当中,也可以找到根本性的原因,即中国伦理思想强调规矩,强调把个人的意识扩大到群体层面,而西方伦理思想中强调逻辑演绎,以理性的逻辑推演科学的方式,而非简单、不加思考地遵循他人经验。

3 结语

中西方茶文化的形成过程,可谓差别极大,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具体表现也差别极大,在如此大的差别下,中西方茶文化在伦理思想方面的表现,更加体现出各自传统文化的特征。从这个层面入手对中西方茶文化的伦理思想进行分析,可以减少很多阻力。中国茶文化中的伦理思想,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深受中国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并同时表现出道家、佛家的思想特征,而西方茶文化的伦理思想,则和西方世界的习惯思维、哲学观点、社会价值观密切联系。当中西方茶文化碰撞交织到一起时,由于伦理思想方面的差异,二者的冲突非常明显,甚至难以调和。此时,中西方茶文化中伦理思想的产生原意、基本内涵以及客观影响,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积极的启示:唯有立足现状,从伦理思想的角度入手不断审视各自的价值观、方法论,才能推动二者的交流互鉴,化解文化伦理思想的不同带来的冲突,进而推动中西方文化领域的共同发展。

[1]张晓慧.中西方伦理思想中的理欲观研究 [D].黑龙江大学,2007.

[2]成海鹰.中西方伦理思想发展比较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6-60.

[3]李世龙.古代中西伦理文化异同新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1):73-77.

[4]廖长琳.浅论中西伦理文化的异同及走向[J].现代交际,2010(4):60-63.

[5]乐素娜.中国茶文化在东西交流中的影响——以英国茶文化为例[J].茶叶,2011(2):121-122+126.

[6]伍先禄.论中西跨文化交流中的伦理价值冲突及对策[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6):102-106.

[7]王静,卜小伟.茶文化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J].农业考古,2013(2):316-318.

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美国戏剧家阿瑟·密勒伦理思想和伦理关怀的研究(项目编号:13XSYK045)”的研究成果。

田 烨(1982-),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伦理思想伦理茶文化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以儒为本与因时之变:颜之推的家庭社会伦理思想论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理念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欧茨小说《大瀑布》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