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茶学专业英语教学思路探讨
2017-02-05王亚琼白会娟
王亚琼,白会娟
(河北美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700)
高校茶学专业英语教学思路探讨
王亚琼,白会娟
(河北美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700)
随着国家茶叶贸易的繁荣发展,以及茶文化的普及,我国各大高校也开始纷纷设立茶学专业,同时茶学专业的英语教学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茶学专业英语教学有自己的特点,在开展茶学专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还应该关注茶文化特色以及高校发展的目标,这样才能够符合我国茶文化对外贸易以及高校茶学专业的发展需求,本文针对高校茶学专业英语教学思路进行几点具体分析。
茶学;英语教学;思路
在培养茶学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茶文化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在茶学专业融入茶文化,不仅能够丰富茶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奠定学生文化基础,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学习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 茶学专业英语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学生学习专业英语以后,需要能够有基本的科学文献阅读能力。针对不同的文献内容可以准确进行翻译,同时还需要不断练习写作能力和口头英语表达能力。学生需要学习系统专业的英语知识,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和专业内容详细分类,基本学科内容包括:商务英语、医学英语、生物英语、科技英语等等。由于不同专业所使用的英语内容与专业类型不同,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不同模式的英语使用技巧和口语表达方法。这些教学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针对不同的用户人群,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英语进行学习。第二,要学习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内容,并保证学到的英语知识可以为该领域提供服务。第三,专业英语有特定的英语语法句式和词汇,因此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使用场合。第四,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专业英语需要让学生在了解茶文化以后,才能学习更为系统全面的英语知识内容。为了保证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也为了让学生有基本阅读和翻译能力,我校在开展茶学专业英语教学时,需要不断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了解西方较为成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概念的学习模式,可以从多方面获取英语知识,不同于其他教学科目,英语的教学需要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结构,利用生活以及周边事物,学习与茶文化有关的英语课程。学生还可以通过不断的实践,掌握更多实用型英语句式,由于学生需要面临众多的工作岗位,因此在学习茶学专业英语的同时,需要有更多在岗位上实习锻炼的机会。学校可以适当与不同企业合作,确保学生在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可以真正做到成为社会可用型英语专业人才。
2 确定农业高等院校茶学专业英语课程目标
由于中国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因此在开展茶学专业的同时,需要与工商、文艺等各个学科相融合,保证所开设的学科可以为其他学科服务,并培养社会可用型人才。学校为了让学生更加适应改革方面的趋势,也为了保证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技能水平,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使用流利的英语进行交流。为了培养学生成为茶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学校可以适当开设与生产管理、贸易经营有关的专业,让学生学习系统的国际化技术、交流知识和技能。在掌握基本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的同时,学生还可以组织英语爱好学习团队,通过互相交流来查缺补漏。为了保证有更强的英语翻译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学生需要时刻学习全新的英语课程知识,虚心而认真地进行训练,才能在根本上提高学术交流的能力。
3 茶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3.1 优化授课内容
由于英语专业课程十分复杂,涉及内容较为广泛,因此,学生需要教师设定专业的学习目标,并搭建一个系统的学习平台,让学生有目的的去学习英语知识内容。英语课程体系主要以茶叶的生物化学、茶树病虫防治、茶叶审评与检验以及历史研究等为主要内容。学校通过开设不同的茶叶专业课程,让学生在了解茶文化以后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来学习专业的英语教材。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教师可以定期开展课堂互动活动,将以往学过的专业词汇以及语法进行复习和交流,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巩固以前的知识内容。学生之间还可以讨论一些相关的热点话题,比如:与国际核心期刊有关的英语学术论文,或与现代科技有关的英语知识,由此保证学生可以随时代潮流,学习系统化、实用性的英语知识。教师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保证为学生提供各种教材和教学方案、指导意见的同时,让有能力的学生可以时刻关注国家动态,并通过课后训练不断增长专业知识和阅读能力。
3.2 改进教学方式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本束缚较为严重,因此学生只能接受教师的固有化教学模式,强化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为了避免这种教学模式无法与时代接轨,也为了让学生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需要立刻改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让茶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更符合现代化社会需求。学生还可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英语与国外友人交流,并将教材提供的英语专业知识内容进行描述和表达,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已有英语知识进行延伸,确保锻炼了个人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可以让茶文化知识在国外得到普及。为了全面发展现代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也为了保证教师可以将知识从简单到复杂地传授给学生,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要积极努力、认真听讲以外,还要能够在课下独立自主学习、探寻英语知识内容。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将不懂的英语词汇、语法、表达方式进行记录,然后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讨论,由此提高茶学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内容的补充和完善,通过自由分配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兴趣学习茶学英语知识。
3.3 重视教材选取
我国的茶学英语教学教材是以国家标准为制定大纲基础,通过对不同教材类型的选取和拓展,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为专业化、系统化的英语知识。为了保证教学教材内容的完整性和实用性,学校在进行教材选取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征求和调研学生的意见建议,适当让教材内容更加接近现代化工业水平,比如选取《农林英语》这本教材,这本教材中详细地记录了与茶学专业英语有关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可以在兼顾专业方面的同时,对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既满足了学生学习茶学专业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能力。为了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感兴趣,也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茶学专业英语课程,学校在教材选取方面可以与实际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保证为学生提供的教材内容可以为未来的岗位服务,通过不断深造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英语表达能力。由此可见,关于茶学专业英语教材的选取和编写上,需要十分重视。题材选取的多样性和语言使用的规范化,在保证符合国家教学大纲基础的前提下,让教学方案和教材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全新的教材内容,学生需要事先了解与茶文化有关的知识。利用课下时间观看茶文化影像资料,有些同学还可以与父母探讨与茶文化有关的知识,从父母的经验中体会茶文化在英语教学方面的内涵和价值。学生利用阅读不同于茶学有关的英语刊物,并时刻关注国外新闻和时事动态,才能全方位了解现代人对茶文化的使用和评价。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教材编排团队终于编写完了《茶学专业英语》教材内容,学生要想学习专业的茶学英语知识,可以结合这本教材的引导和启发方法,通过刻苦的学习和努力钻研,完善茶学专业英语知识能力和水平。
3.4 完善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内容重在检测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依据分数对学生的近阶段或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判,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公平性,但也有一定的弊端。学生可能由于个人努力的原因在某一阶段获得满意的成绩,但是还可能由于家庭生活、自身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一时的成绩下降,因此采取这种方式评价学生的近阶段学习状况,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为了保证考核内容的公平性,也为了让学生可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在进行考核时,可以通过不同阶段的分数按比例进行核算,并最终给出考核分数以及考核评价。学生在某一学期内可能会对茶学专业英语知识内容十分感兴趣并找到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因此成绩会迅速提高,此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在讲台上讲出他所使用的英语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完善与学生探讨等方式,让这种成熟的学习方法被其他同学所使用。还有,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查找与茶学有关的英语资料,并在课下消化资料内容。学生还可以通过组建不同的学习团队和学习小组,并利用多媒体和彩排的方式,将英语学习方法逐步的完善,并最终通过英文报告的方式呈现给教师,并供其他学生模仿和学习。期末考试可以作为对学生阶段性的评价,但不可就此对学生下定论,因为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水平需要不断的提高,对于教师的讲课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掌握也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因此学到的英语知识需要阶段性的适应和提高。学生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掌握更多英语表达方式和技巧,这对提高学生的考核成绩也有一定的帮助。学校不应只注重学生的考核成绩,还应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对各方面内容的完善,让学生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英语专业人才。
由于专业英语教学属于系统性工程,因此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需要各方面大力协助和配合,保证可以聘请到专业英语教师团队。学校还需要从各方面获取与教学有关的资源和技术,让学生的茶学专业英语能力有阶段性的提高,满足社会不同企业的英语专业要求,由此让学生真正成为高素质、科技型英语人才。
结束语
本文对茶学专业英语教学思路进行了几点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的英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并为我国高校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参考。
[1]文斌,丁启红.探析中英茶文化比较与英语教学[J].福建茶叶,2016(2):210-211.
[2]汪淑丽.融入中英茶文化差异的英语教学课堂创新思路分析[J].福建茶叶,2016(1):187-188.
[3]何一丹.浅析茶文化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实施[J].福建茶叶,2016(1):190-191.
[4]梁爽.茶艺专业学生在茶文化差异的英语教学研究[J].福建茶叶,2016(3):365-366.
[5]张文杰.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4(5):220-221.
王亚琼(1982-),女,河北新乐人,在读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