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茶》小说中的茶文化
2017-02-05万素花
万素花
(塔里木大学,新疆阿拉尔市843300)
《三杯茶》小说中的茶文化
万素花
(塔里木大学,新疆阿拉尔市843300)
《三杯茶》是美国著名作家大卫·奥利弗·里林的代表作,这是一部与茶紧密相关的小说,在这个物欲纵横的年代,小说的作者用“三杯茶”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进行了比喻,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更加温暖、更富人情味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芒,感受了这个世间尚有温暖存在。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小说,作者将茶与人性、爱和温暖紧紧联系在一起,本文就以《三杯茶》中茶文化为内容进行具体分析研究。
三杯茶;茶文化;人性
在这个人世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变得越来越疏远,各种猜忌、冷漠、算计,每天都在上演,但是《三杯茶》的作者,大卫·奥利弗·里林依旧相信这个世界尚存温暖,只是我们的灰尘蒙蔽了我们的心灵和双眼,他决定用小说来为读者说明他的想法,于是创作了《三杯茶》这部经典,而在《三杯茶》中,茶文化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研究《三杯茶》中的茶文化,对深入研究这部小说的中心思想以及文学内涵有着巨大意义。
1 《三杯茶》的思想概述
《三杯茶》这本书被翻译成47种文字,被世界各地的人们争相阅读。身处和平时代的我们很难想象书中所描绘的世界,只能通过别人的描述才能体会到当时的巴基斯坦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现状。整篇故事以一次东方失败的经历为起点,故事的主人公无意中来到异国他乡的小镇,在得到当地村民热情招待的同时,为当地资源的匮乏深感遗憾。为了帮助他尽早恢复健康,村民们不惜使用正规的甜茶、棉被等物品,这些经历对主人公而言记忆犹新。在亲眼目睹当地村民所忍受的痛苦与疾病,以及孩子们为了能够接受教育,在白雪之中学习以后,这让主人公十分感动。恢复体能了的他向村民郑重承诺:一定要为这里建一所学校。
回国以后,他并没有就此享受安逸的生活。为了能够征求到更多的救助资金,他向社会寄出数百封求助信,然而这个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经过他不断的尝试与努力,终于在亲自体验社会动荡局势以后,在雪山之巅建立起了第一所学校。他的事迹被当地村民敬佩,这个过程即便再漫长、再艰辛也是值得的。由于当地战乱不断,他和小伙伴们只能在炮火声中寻求建立学校的机会,久而久之,竟建立了近六十几所学校。让当地的年轻人接受到了正规的教育以后,可以用知识改变自己的生活,改变命运,也正是由于教育的出现,让当地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促使爱更广泛的传播。当他以陌生人的身份喝上第一杯茶时,并没有感觉不同;在喝完第二杯时,他们成了朋友;终于饮到第三杯茶以后,彼此坦露心声,成了家人,成了可以用生命互相保卫的伙伴。“三杯茶”,这种特殊的交友方式,让人与人之间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促使人们之间的友谊更加坚固。枪林弹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情之间的冷漠。美国人用这种方式向全世界人描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便是在恶劣的环境也有人性的存在。只有亲自用心读完《三杯茶》这本书,你才会真正的发现其中所带给人的感动和震撼。不是教徒的我却想起了《圣经》里的那句话:“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经过细细品读人们会发现,这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是多么深刻,细细品味,让人回味无穷。书中的主人公承诺为当地建一所学校,让当地人能够不与时代脱轨,接受到正规而实用的教育,这种承诺只有具有高度责任心和社会实践能力的人才能够执行,也只有饱经风霜、经历过磨难的人,才懂得以人性换人心的道理。事后我们反思,曾几何时,我们也曾许下过诺言,而真正兑现的又有多少?当初信誓旦旦许下的承诺,如今是否随着时间已然流逝。读了这本书你会发现,现在的我们可能为当时的承诺而感到懊悔,为自己无法真正允诺而感到愤恨,当初的誓言终究成了空话。时至今日,我们需要做的不是信口雌黄的诺言,而是坚定不移的意志和一颗勇敢向前的信心,才能做到履行承诺、不负众望。
2 《三杯茶》与茶文化
小说《三杯茶》为人们展现了这样的场景,巴尔蒂人交朋友,都是以“三杯茶”的方式,敬你第一杯茶,证明你是我的朋友,敬你第二杯茶,证明你是我的客人,敬你第三杯茶,说明我已经把你当成我的家人,我可以为你做任何事情。作者以此做线索,展开论述,阐述了人性的美好。
人生就像一杯茶,只有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时间的打磨,才能具有岁月的韵味。天真无邪的我们,热情洋溢、朝阳似火、意气风发,就好比第一杯茶一样,清香四溢,一副奋发有为、傲视群体的样子;随着时间的流失,渐渐进入成人社会,有了更多挑战的机会,但是身上的责任也随之增大,这就好似第二杯茶,虽有淡淡苦涩,但是否能感受到丝丝甘甜,其结果还看人心;人过中年,时过境迁,已经过了患得患失的年龄,对人生也有了新的体会和憧憬。到了暮年,茶心已淡,学会了平和的处事,对人们生活中的琐事已全然看破,达到的是一种境界,得到的是一种心境。
已过青春的我们已经步入成年的殿堂,随之而来的是生活的压力与性格的成熟,这就好比正在饮第二杯茶,内心对未来稍有恐惧,但却要勇于面对。此时的我们与茶相处,以茶为伴,可以让我们更冷静的思考人生,与茶接触久了,你会发现,每个人的性格都会随着饮茶时间的增长,而产生变化,这种形式不是肉眼能够察觉到的,而需要用心去体会。喝茶的过程中,在茶的苦涩里品尝一丝甘甜,这就好比世间百态,只有懂得人情冷暖,才能自知。品味世态炎凉,展现柔弱淑女气质,碧螺春当之无愧;茶水反复浸泡,仍留有余香,也只有铁观音能做到这点。这也不得不让人们思考,反复斟酌以后才能知晓人生的真谛。
为了度过漫漫长夜,与各种茶作伴,才能在工作之余体会生活的快乐与悠闲。长时间从事茶艺工作以后,生活中的各种事情都会穿插着与茶有关的经历。无论是一时兴起的赏茶,还是久久等待的品茶,又或是谈天说地的话茶,这其中都夹杂着对茶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生活之余,品尝一杯清茶,让人生更有韵味,也让休闲时光变得宁静。品茶的客人多了,具有的心态也各有不同,因此思茶之余也能享受茶给人生带来的快乐。曾经有人调侃地说道:“能喝茶的人,都是能吃苦的人”,而有些人就会说:“吃苦是有,但更多的是苦尽甘来”,也正因为内心存在这种心态,才能够让现代的年轻人更扎实的工作,有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纵观历史,你会发现,但凡成大事者身后必定有一段苦痛的经历,美好的生活谁都向往,但只有经过艰苦的奋斗才能获得那一份生活的宁静与富足。真正懂茶的人在喝茶时都会先品上一口,体会那微微苦涩而后的甘甜。弯弯翠绿的茶叶在经过茶水浸泡以后伸展开来,让人们在感悟生命奇特的同时,也对未来抱有崇敬和向往。
大多数人都曾为了圆大学梦而苦苦追求奋斗过,但有部分人终成泡影,以后的他们需要面对的社会和其他人所面对的社会是一样的。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可能会让他们感觉茫然,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无奈与妥协,此时饮上一杯茶水,获得的也是心灵的沉重和对生活的抱怨。
茶在古代作为一种贡品,被当时的人们推崇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不同的茶叶都有精品和次品之分,这就好比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成功人士或豪杰,落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生活丧失了斗志和信心,既然不能改变我们身处的环境,那只有学着改变自己,通过不断的努力去适应这个动荡的社会。只有懂得奋起向前的人,才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也才有资格成为精品。将碧螺春投入水中,你会发现,它的嫩芽会迅速下沉,然后卷起的叶子开始舒展,好比温文尔雅、含苞待放的淑女,更展现出来一种小家碧玉的柔弱气质,杯底那一缕茶色,也使得整杯茶水体现出一种刚柔并进的品格。入口即化的感受,又让人抱怨生活的不公,虽同为茶水,但给人的感受却有着天壤之别。碧螺春由于具有特殊的气味与色泽,品尝之后,口感香甜,回味无穷。慢慢感受之余,才能达到品茶的最高境界,这就好比我们的生活,只有用心思考,并且身临其境的感受,才能体会到来自生活的无穷奥秘。而这恰恰就好比在饮第三杯茶——铁观音。铁观音与碧螺春有所不同,它给人的口感,除去了那一份悠闲,更多的是浑厚而凝重的感受。不论是哪种茶水,在现代人的生活中都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与大学失之交臂并不可怕,只要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饱满的工作热情、谦虚谨慎的生活态度、乐观向上的处事风格,就可以在经历了人生的痛苦与挫折之后,收获幸福与快乐的喜悦。刚开始品尝铁观音,口感凝重;再饮一口,甘甜如蜜,口中香气久久难以散去;尝至三口,才能体会生活的韵味,感悟人生的富足。品茶的同时要懂得“悟茶”,通过品茶而思考人生道理,才是品茶的最高境界,也是获取道理的最直接、有效、全面的途径。中国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和饮茶习惯,人们通过饮茶而思考人生,让生活变得更有韵味,也让生活方式变得更加悠闲、恬静。在追求清静、祥和的生活态度的同时,更渴望通过茶文化了解世间百态,品味着五味杂陈的人生。
结束语
本文首先对小说《三杯茶》的中心思想进行了论述分析,通过分析这些内容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更具温暖以及人性的人世间。而由此引发的茶文化脉络是在第二部分进行论述了。《三杯茶》从题目来看,就与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茶如人生,三杯茶象征了人性的美好,也象征了人生的各个阶段,小说以三杯茶线索,表面上是对人性进行赞美,实际上也对茶文化的发扬和欣赏,是对中国茶文化隐藏哲理的崇敬和赞美。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与小说《三杯茶》的研究有所贡献。
[1]张秋丽.从《三杯茶》翻译看过度欧化的负面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7-78.
[2]陈菡.三杯茶咖啡店[J].现代装饰(家居),2012(3):161-162
[3]秦威.从“三杯茶骗局”到“陈光标困境”:谈公益事业的公信力之重[J].学会,2011(7):44-45.
[4]徐潜.真实的力量——我读《三杯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19-120.
[5]李影.读书与幸福——《三杯茶》带给我的人生体验[J].工商行政管理,2010(16):79-80
国家社科基金《环塔里木“非遗”传承人获益机制建设与“非遗”传承保护及开发研究》(14XMZ037);自治区人文社科基地项目《文化安全视域下南疆“非遗”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对策研究》(090114C04)
万素花(1974-),女,新疆阿拉尔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工作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