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与中国茶文化比较刍议
2017-02-05王颖
王颖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100042)
英美与中国茶文化比较刍议
王颖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100042)
茶文化作为人类的共同文化,在各国均有体现。中国是茶文化繁荣的国家,拥有灿烂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英美国家尽管不产茶叶,但由于文化交流的促进,也存在意蕴丰富的茶文化。将英美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相比较,便会发现之间的差异和共通。避免二者的差异性,利用茶文化之间的共通点,才能真正地实现茶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也才能将包括英美和中国茶文化在内的人类茶文化推向进步和辉煌。
茶文化;精神;交流
伴随电商经济和全球合作的加剧,世界成为了密不可分的整体。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文化交互也日渐频繁。茶文化,作为中国与英美国家都具有的文化形式,在文化交互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区别开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的本质差异,还建构起了中国与英美国家的沟通桥梁。通过茶文化,促进各国间的文化交流,经济合作,加快国家间的沟通与往来。这既有利于各国文化的融合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人类共同体的建立。
1 中英美茶文化概述
1.1 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在中国内涵丰富、意蕴宏大。这不仅因为中国是最早发现并种植茶的国家,更重要的是茶文化是建立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上的升华和凝聚。中国的茶,自神农氏作为药草使用,到成为食品饮料,再到提升到文化和精神的高度。其间流变的过程,正印证了中国茶文化繁荣发展。中国的茶有着精神向度和审美追求,这可以从我国历朝历代的茶诗茶词中体会。无数文人雅士、迁客骚人将平生际遇寄托在饮茶之间。在缥缈低回的山水之中,聆听叮咚泉水,淡看云卷云舒。“文人饮茶是一种雅趣,只有雅士才懂得饮茶。”[1]因此茶文化便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实现了蜕变和超越。
1.2 美国茶文化
茶文化在美国历史上势必浓墨重彩、彪炳千秋。在美国的独立运动期间,曾发生过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随后便成为独立战争的导火索引发战争。可以看出,茶在美国历史上举足轻重、影响深远。“波士顿倾茶”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美国不是产茶国,所以茶是进口货物。尽管美国不产茶叶,但是由于茶在美国文化中的地位赫然,所以美国的茶文化也独特而经典。“美国创新了饮茶的方式,相对于我国的饮热茶,美国的饮冰茶,可谓是饮茶的一次极大创新。”[2]这种饮冰茶的创新之举,不仅迥异于英国的茶文化,甚至开始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茶文化。由此可见,美国文化以及美国茶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和地位。除此之外,美国的茶多使用袋装茶,这也是美国茶文化的显著特征。造成美国茶多用袋装,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工业社会的促进,将散装的茶包装成袋,便得以实现批量生产;另一方面,美国袋装茶还与美国的快餐文化有关。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早已称霸全球,其背后折射出的是美国的快捷、干练的民族性格。袋装茶的使用,同样切合了美国的快餐文化,是茶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完美结合。
1.3 英国茶文化
英国同美国相似,都是不产茶的国家。但由于茶传入英国的年代较早,所以英国茶文化也蔚然成风。十七世纪前后,茶作为中国特产传入英国。起初由于茶是舶来品,而一路水涨船高,所以最初的茶只是作为奢侈品供贵族使用。后经过凯瑟琳皇后推广,茶走下奢侈品的神坛,成为巷弄街头的普通饮品。随后,不断与英国文化相结合,在英国的小说、诗歌、散文中都经常出现。通常来讲,英国人饮茶,注重的是口感和味道,因此,为了破除茶的苦涩会适量加入牛奶,这就迥异于中国追求清淡自然的茶品味。英国的茶文化,非常重要的便是“下午茶”传统,其影响至今意义深远。从“下午茶”的习惯可以看出,英国人饮茶是一种安宁惬意的行为,他们不仅注重茶的口味,更注重饮茶的时间和场所。因此,英国的茶文化,茶已经不是唯一要素,而是与其他各种材料的混搭和配合。经过气氛的营造和时机的选取,使得“下午茶”体现出英国人明显的绅士风度。
2 中美英茶文化的差异性
美国属于移民国家,很多居民都是英国人,因此,美国文化从本质上说是对英国文化的翻版和仿效。所以在考虑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差异性时,可以将英国茶文化和美国茶文化归拢到一类,这既是方便研究的策略,也是两国文化关联性的内在要求。
2.1 精神内涵
中国的茶文化,由于常年浸淫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所以便或多或少地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遗迹。首先中国茶文化是儒家思想的体现,这也是中国历来文人士大夫倾心于品茗饮茶的原因所在。茶道中的规矩和步骤,无不体现出儒家倡导的长幼有序,礼治天下的内涵。同时,茶文化也有佛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茶文化中有著名的禅茶,这种修身养性的方法正与佛家禅的意境相吻合,因此,对佛家有着继承和传承性。喝茶讲求环境,喜自然之所,则是道家思想的渗透。中国道家讲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即人与天地是和谐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国人饮茶,会将心中郁结、胸中恚怒,统统抛之脑后,剩下的只是纯粹的内心。将周身与万物合二为一,暂时逃避尘世的烦恼,达观超脱,享受自然之美。
较之中国的茶文化,英美茶文化则是作为一种形式出现。中国的茶,是围绕茶为中心而演化的各种精神追求。但英美的茶文化则是作为线性活动呈现。英国有“下午茶”的传统,但在下午茶中,茶也不是作为唯一之物出现,它更多的是诱发人情绪的催化剂。因此英美的茶文化内容较淡薄,缺乏层次感和丰富性。
2.2 用途差异
英美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另一差异则表现在用途上。中国的茶在用途上几经流变,有了更加深广的精神向度。从药物、饮用、待客、享受,无不体现出茶文化在中国的繁荣。但与中国茶文化相比,英美茶文化中一般不做待人接客之用。中国的茶文化,在晋朝时实现大发展。由于当时政治原因的影响,茶开始被大量用在待人接客之用,而这一传统也被世世代代地保存下来。在中国,根据客人的尊贵程度,茶类茶品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和规格。这与中国的酒文化相似,都有着沟通亲朋好友的作用。同时,这种以茶接客的传统也渐渐被国人所接受,并成为日渐流行的不二之选。
2.3 价值观不同
任何事物都与其自身的环境息息相关,茶文化同样如此。之所以形成英美与中国茶文化的差别,正是来源于其国家间的文化思维和价值取向。“英美茶文化自在高雅,更像是一门行为艺术。”[3]这种行为艺术的背后,是英美国家实用主义的折射。无论是美国人的冰茶文化,还是英国人的茶加牛奶,其背后都是英美价值观的显现。同样,中国茶文化注重精神享受,审美感知,也与中国人思想深处的价值观念密切相连。价值观的差异,是英美与中国茶文化最大的差异。这不仅是茶文化自身不可避免的文化鸿沟,同时也是任何文化交流融合中的思想阻碍。
3 中美英茶文化的相通点
虽然英美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从精神、用途和价值观上都有很大差别,但是二者却还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茶,作为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主体,虽然形式不同,但形成方式和文化精髓也有着相似性和共通点,因此,研究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相通点,可以帮助破除文化壁垒和思想障碍,进而实现中西方文化的更好交流。
3.1 生活艺术
虽然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相结合,但中国茶文化绝不是束之高阁的艺术形态,而是从生活中走出来的文化形式。中国的茶文化,从刚开始的医药功效,到食用饮品,都是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到了两晋,不仅是待人接客的无尚良品,也开始有了更加意蕴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的茶与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方式相结合,便产生了形式各样的形态。但究其根源,这些茶诗、茶词、茶画、茶歌、茶舞,都有对生活的模仿和再现。只是在对生活加工时,加入了更多的艺术元素,但中国的茶文化还是生活的艺术,是植根于泥土之上的文化之花。
英美茶文化则更简单、纯粹,同样是生活的艺术。由于英美国家实用主义的关照,英国的“下午茶”和美国的“冰茶”,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这种生活方式和饮茶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固化和传承。但这种带有浓郁生活经验的茶文化正是人民生活习惯的延续,因此,英美的茶文化更具有亲民性和生活色彩。
3.2 文化遗产
中国悠悠五千年文明,是足以引以为傲的资本。然而,文化作为一种无固定形态的存在,却需要更好的开掘与保护。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是我国重要文化遗产。英美的茶文化也因为特殊的文化情调在英美国家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其文学作品和历史文献中都有记录。它们身上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重量和历史内涵,也是英美国家的文化遗产。当今时代,已经是全球一体化模式,因此无论是中国茶文化,还是英美茶文化,都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部分,需要共同保护和发掘。保护文化遗产是对人类文明负责,也是对本民族文明负责,同时是当今时代每个民族和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3.3 交流桥梁
茶文化,作为中国与英美文化中都存在的文化形式,在双方的文化交流中起到了联接作用,是中国与英美文化的沟通之桥。尽管英美与中国茶文化存在诸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却是内部差异和细节差异。以跨文化和全球化的角度分析,各国的茶文化都是茶文化的分支和演化,各国不同的茶文化共同构成了人类茶文化。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茶文化进行比对才能明白各国茶文化的差异和相似,才能真正找到中国茶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分量和地位。此外,随着对外交流的加快,茶可以作为一张名片与世界人民共享。因为英美文化也拥有典型的茶文化,所以这种文化交流和推广便更容易进行,更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中国与英美茶文化进行比对,发现英美茶文化和中国茶文化的相似和差异,这既是跨文化交流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茶文化进步发展的不二法则。
[1]陶宗仪.说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4252.
[2]吴国权.茶的多维魅力——英美茶文化研究[J].福建茶叶,2016(9):378-379.
[3]张丽娟.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福建茶叶,2016(2):255-256.
王颖(1981-),女,山东梁山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英美文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