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诗英译的实践方法研究
2017-02-05任兰兰
任兰兰
(武昌首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64)
茶诗英译的实践方法研究
任兰兰
(武昌首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64)
中国传统茶文化具有不可阻挡的魅力,在历史源流的发展进程中显现出独特的文化风味和底蕴,中国茶文化在中国历代变幻的进程中散发出迷人的茶韵清香,是不可多得的传统文化瑰宝。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传入西方的过程中,显示出较大的文化思维差异,这就需要对茶文化进行适宜的翻译实践,更好地融合和贯通中西方文化和交流,使中国博大精深的茶诗、茶词等艺术形态绽放出其璀璨的文化风采。
茶文化;茶诗;翻译;实践
中国传统茶文化博大精深,并流传有茶书、茶诗、茶词等文化内容,是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内容,如:率直朴实的先秦、汉魏茶诗、鼎盛时期的唐宋茶诗、风趣各异的明清茶诗等,这些不同朝代的中国传统茶诗文化展现出风格迥异、异彩纷呈的景象。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贯通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效的茶诗英译翻译实践策略和方法,使中国传统的茶诗文化更好地为国外民众所理解和接受,更好地为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贡献力量。
1 中国茶文化综述
中国传统茶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在《唐韵》亦之中,对《神农本草经》的“得荼而解之”有极其清晰的解读:正所谓“荼”字,从中唐开始即演变为茶。在杨慎的《凡铅总录》之中,也认同这一解释。到了陆羽所著的《茶经》、玉川所作的《茶歌》、赵赞所著的《茶禁》之中,则开始将“茶”字替代了“荼”字。在被尊称为“茶圣”的陆羽所著的茶文化典籍《茶经》之中,有极其精辟而独到的表达:“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由此可见,茶叶成为了国人喜爱的日用饮品,并以其纯粹的饮用物质功能上升为药用价值和精神文化价值,成为了历代文人墨客的手中不释之物。
在茶文化日渐普及的过程中,我国的茶文化与诗歌相结合,衍生出极其丰富的以茶为主题的诗词,成为了诗人们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的化身和代表,极具审美意象和特征,涉及的茶诗、茶词不下两千篇。并且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一体化趋势,中国茶诗也被翻译为英语,成为了茶典籍翻译的主要内容。
2 茶叶名称的英译实践
茶叶名称的英译是一种艺术,它融合了茶叶自身的特性及风格,集中折射出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象和观点,具有中国独特的地理文化特征和风土习俗。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播,可以采用言简意赅、充满情趣的茶名英译方法,表达和传递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厚重和精深。
2.1 以产地命名的英译方法
在中国著名茶典籍《续茶经》之中,有大量以产地命名的茶名英译,它们是历史客观存在的产物,在英译的过程中要忠实地保留源语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使读者理解古今的文化、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如:“六安茶”英译为“Liu’an Tea”。然而,一些茶名的翻译如果单纯采用音译的策略和方法,则难免会使其中隐含的文化信息丧失,使读者无法理解其中内蕴的涵义。为此,还可以采用音译加意译的策略,使读者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茶名的内涵。如:虎丘茶英译为“Huqiu Tea(Tiger Hill Tea)”、龙井茶英译为“longjing Tea(Dragon Well Tea)”。
2.2 以茶的特性命名的英译方法
在中国丰富的茶文化体系之中,茶的外形、颜色、气味是重要的特性,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将中国传统茶文化审美意象加以集中的描述,以茶的特性为依托,进行形象生动而妙趣横生的直译策略。如:雀舌可以直译为“Sqarrow Tongue”、鸟嘴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翻译为“Bird Beak”、蝉翼可以直译为“Cicada Wing”、兰香直译为“Orchid Fragrance”、清香直译为“Fresh Fragrance”。
2.3 以茶叶采摘时间命名的英译方法
茶叶的采摘与制作极其讲究时间和节气,其采摘时间和节气的不同,对于茶叶的质量和特性具有极大的影响。如明代茶书《茶疏》中所说的“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就明确了茶叶采摘和制作与传统时令清明、谷雨等有极为密切的关联。例如:在对“雨前茶”的翻译过程中,为了不让传统的节气文化信息流失,因而有必要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翻译为“Yuqian Tea”,还应当在译语篇章中加以文内注释,使读者既能够明晰茶叶的名称,又理解内中所涵括的文化意义。
3 古诗词曲中的茶诗英译实践方法
3.1 体悟茶诗中的茶情雅韵
茶诗富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审美内涵,它的翻译不仅是中西方字符之间的转换,还应当是文化的再创作过程,需要将中国茶诗中的茶情雅韵充分体现出来,就需要译者化繁为简,破译出茶诗中的纷繁茶事,将其中内蕴的茶诗意境之美烘托而出,使读者能够更为深入地体悟中国茶诗中的古典雅韵。
在我国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之中,作者运用大量的文笔描绘出中国传统茶文化,并有极具文化底蕴的茶诗嵌入其中,如:在《四时即事》之《冬夜即事》之中,“梅魂竹梦已三更,……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的茶诗,文化底蕴深厚,纯粹的直译方式无法使读者体悟其中的茶情雅趣,而采用化解茶事的翻译之法,则可以使读者深刻领悟其中的意趣之美。
3.2 体味茶诗中的深意
在对中国传统茶诗的翻译之中,不仅要使读者理解原诗所表达的意思,而且还要让读者体味茶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意旨,能够使读者对茶诗中的弦外之音有深刻的感知。在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的《浣溪沙》茶诗之中,“谁念西风独自凉,…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是作者悼念其早逝之妻卢氏而作,流露出作者内心无尽的哀思和恍惚的神态,茶诗中的茶事尽含深意,被称为“香茶涩味”,犹如诗人内心所感,妙趣而高明的译者将“赌书消得泼茶香”译为“Oer poemswe argued,spilling the sweet tea”,这里突显出译者翻译的功力,将“香茶涩味”替换为“sweet tea”,令读者可以感受到茶味纵苦,岂有爱情甜美!又岂是一个“甜”字了得!
3.3 突显具体语境的意象特征
在对茶诗英译的过程中,还需要应用相应的翻译方法,将茶的具体语境意象清晰地表达出来,使读者可以体会到不同诗境、语境之中的文化底蕴,感受其中的茶文化审美意境。如顾况所作的茶诗《过山农家》之中,“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描绘出一幅悠闲的田园诗境,流露出纯朴自然的本色,充满了农家气息的世间情味,刻画出山农淳朴爽朗的性格特征,蕴含有无尽的诗情和画意。译者并不单纯翻译“焙茶”的过程,而是将其“诗化”,使“焙茶烟暗”成为一种茶文化的审美意象,准确地传达出原诗的审美意境。
4 结束语
中国传统茶文化包涵诸多不同的茶事内容,可谓五彩缤纷,异彩纷呈。在洋洋大观的茶诗文化之中,译者需要采用适宜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准确而明晰地表达出茶诗中的意境和内涵,更好地使读者理解中国茶诗中的审美意蕴。
[1]宋佳.唐朝茶诗模因发展在其作者英译中的呈现[D].大连理工大学, 2015.
[2]于欢.宋朝茶诗互文性在其作者背景英译中的再现[D].大连理工大学, 2015.
[3]陈文慧,朵云峰.林逋茶诗《烹北苑茶有怀》英译审美重建解读[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4):84-88.
[4]姜欣.古茶诗的跨语际符号转换与机辅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0.
[5]金珍珍,龙明慧.信息论视角下的《茶经》英译与茶文化传播[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02):65-69.
任兰兰(1981-),女,湖北襄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