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引入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2017-02-05韦洪雷
韦洪雷
(广西警察学院警体训练部,广西南宁530023)
茶文化引入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韦洪雷
(广西警察学院警体训练部,广西南宁530023)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兼具养身和养心的双重作用,与茶文化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首先介绍了茶文化的基本内涵,分析了体育教学的重大意义与发展现状,而后从实际功效和精神内涵上阐述了茶文化融入体育教学的可行性,最后则针对两者的结合途径作了探讨,以期为现代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
茶文化;体育教学;内涵;可行性;实现途径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体育教学的内容及目的也得到了全面更新,它不仅要在生理上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还要在心理上起到良好的价值导向作用,通过有组织、有纪律的团队活动与竞技比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和意志品质等,兼具美育、德育等多重作用。因此,现代体育教学必须要跳出传统单一体能训练的藩篱,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且合乎人文关怀的活动,积极发挥体育教学在人格塑造上的积极效果。茶文化是我国艺术生活领域的重要分支,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构成要素,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和科学理念,对人们的言行举止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将茶文化融入到现代体育教育之中,可以进一步彰显体育教学的人文关怀精神,使体育教学迈向更加科学与合理的行进轨道。
1 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是在茶叶生产流通过程中以及在与茶相互关联的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化特征的总和,其中既包含茶道、茶学等内在精神文化,也包括茶叶、茶具等外在物质文化,可以体现出人们对于茶的理解和精神追求。通过泡茶、饮茶等活动,人们可以收获情感的熏陶和境界的提升,让生活更加丰盈、更加质朴、更加雅致,因而茶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纵观我国历史,茶文化可谓伴随始终。上古时期,“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随后,人们逐步认识到茶的保健功效,将野茶栽培为家茶,饮茶的习惯也渐渐形成。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于神农,闻于周鲁公,盛于国朝”,唐朝中期,文人墨客纷纷种茶树、办茶宴、诵茶诗、作茶画、著茶书,将茶上升至文化的高度,人们对于饮茶事宜越发讲究,针对茶叶种植与采摘的方法、茶具选择的技巧、茶叶烹煮的手法、茶汤品饮的方式等方面均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把茶叶从单纯的饮品提升至崇高的美学境界,茶道艺术正式形成,人人饮茶的风气也在社会各界流转开来。宋朝时期,茶文化趋于成熟,制茶工艺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民间茶坊宛若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大街小巷,以茶待客的风俗广为流传,强调色香味俱佳的点茶法诞生,斗茶之风盛行。发展到元代,正统饮茶方式逐步向“清饮”过渡,茶道艺术由繁入简,其精神内涵愈加鲜明。明清时期,茶叶品类增多,除传统绿茶以外,红茶、黑茶、黄茶、白茶、乌龙茶、花草茶等相继出现,简约的“清饮”的方式成为主流,延续至今。
我国茶文化在内涵上承载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精髓。众所周知,儒释道精神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它们引导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及社会走向,是中华民族默认的文化标杆,任何文化思想的形成都离不开它们的深刻影响,茶文化同样如此。儒家思想倡导和谐与中庸,人们通过饮茶活动来传达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总体态度,意欲从茶的清新雅致之中寻求心灵的高洁与典雅,从茶的自在和气之中学会对待万物的中庸与和谐,通过饮茶来反省自我,以恰当的方式对待自我和他人,这也是茶文化的核心理念。道家思想讲究自然之道,与天然淡泊的茶文化可谓渊源最深,认为人们应当秉承自然无为的理念,既来之,则顺之,则安之,不求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只求内心的清澈与纯净。对于茶文化而言,茶是集山川灵气、日月精华于一身的天然之物,虚静恬淡,超凡飘逸,正与道家文化的自然理念相契合,人们通过饮茶,可以参悟到这种纯粹的处世哲学,让生活变得简单而透彻。佛教思想对茶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禅宗为根基的寺庙茶文化上。自古好山好水出好茶,我国佛家僧院大都建立在深山远林之中、飞瀑流水之畔,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对茶叶的生长十分有利,僧侣们以禅宗思想为指导,种茶、采茶、制茶、泡茶、品茶,并严格规定了每日的禅茶时间,将品茶视为修身养性的一大法则,将禅宗思想融入到茶文化体系之中。简言之,茶文化是在儒释道精神的共同影响下形成并发展的,体现出极强的民族性、时代性与包容性,它把人们毕生追求的道德境界、艺术境界、文化境界等集于一身,是中华大地上一道独特而美丽的文化景观。
2 体育教学的意义及现状
体育教学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编排,可以帮助学生们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与合适的训练方式,促进身心协调发展,为高校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充满趣味的体育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开拓视野、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培养起良好的运动习惯,并将这些习惯应用到学习、生活及工作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的兴起,体育教学中的自然主义理念遭到忽视,工具主义教学风靡一时,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分解主义教学。很多体育教学者认为,只要掌握了构成整体的各个要素,便能够对整体形成清晰的认知,所以他们在教学中往往乐于把体育动作分解成若干个步骤,而后整合为整体,教学的目的也从最初的强身健体、增强兴趣转变为记住动作、完成目标、赢得比赛,功利色彩浓厚。特别是在近年竞技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等理念的影响下,一些体育教师过分强调速度和力量,把单一的体育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体育素质的唯一指标,而忽视了体育的人文关怀理念,学生则在成绩指标的巨大压力下强迫自己训练,完全无法享受到体育的快乐感与成就感,体育教学的文化层次逐步缺失。此外,这种单一的衡量标准和教学目标也使体育教学慢慢边缘化,有些学校甚至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课程常常被其他文化课所占用。也有很多学校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所具备的重要意义,在体育教学领域做了大量投入,引进体育教学人才,购买各类体育设施,开设各种体育课程,并刻板地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共同参与,导致学生应接不暇、不知所措。在这种没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中,每一位学生个体的体育能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兴趣爱好也没有得到相应重视,使得学生在自己不擅长的项目上浪费时间,长久得不到满足感和成就感,最终则会丧失对体育的兴趣,与现代体育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所以,现代体育教学应当回归自然与本真,在培养体育能力的同时注重精神熏陶和人格塑造,根据学生的个体潜能因材施教,将人文理念贯彻到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的真谛。
3 茶文化引入体育教学的可行性
一方面,茶文化与体育教学在实际功效上具有显著的相似性。茶文化融合了中华民族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对中华民族思想意志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可以平复情绪、澄净心灵,忘却世俗生活的浮躁与烦恼,潜心静修,体会人生的真正意义,养成崇高的生活情趣。体育教学的核心功能同样在于帮助人们摆脱浮躁的情绪,释放学习、生活与工作的种种压力,在汗水中回归本真、找到自我。将茶文化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可以用茶文化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内涵去提升体育教学的文化层次,增强课堂的文化性与趣味性,让学生把体育活动视为生活的调和剂,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之中,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另一方面,茶文化与体育教学在精神内涵上也颇为相近。茶文化是一种兼容并包、积极向上、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文化形态,通过学习茶文化,人们能够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平和自然的处世观念,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体育教学是要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通过团体活动与个人竞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高昂开放的心态迎接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用乐观、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将茶文化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可以进一步强化体育教学的精神意义,帮助学生实现内外和谐、表里如一。
4 茶文化引入体育教学的途径分析
将茶文化引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开拓茶文化与体育教学之间的重叠要素,促进学生对茶文化与体育教学的理解和认可,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随之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受益终生。
首先,应当以当地茶文化为突破口,把学生们耳熟能详的茶歌、茶舞、茶戏、茶礼、茶俗等融入到体育教学内容之中,开创独特的文化动形式,让学生眼前一亮,学习兴趣大增。以采茶健身操为例,赣南地区劳动人民在茶叶生产的过程中创作出地域特性较强的采茶戏,动作简单细腻,情绪积极高昂,文化内涵丰富,当地的体育教学者把采茶戏的音乐节奏和典型动作融入到有氧健身操之中,形成采茶健身操,体现出力度与美感的高度统一。这种健身操的内容与形式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新颖的,他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够了解我国的古典文化,体会到传统茶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实现思想感情的熏陶和精神层次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
其次,应当将茶文化中的人文关怀理念运用到体育教学之中。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的方法,重视每一位学生的个体作用,孟子则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肯定人的价值,形成了我国人本主义与人文关怀的雏形。茶文化汲取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强调人在种茶、制茶、泡茶和品茶中的主体地位,主张人们应当在一系列茶事活动中获得生理与心理上的美好感受,并从茶礼、茶艺、茶俗等活动中获得丰富多彩的精神体验,实现人的全面均衡发展。体育教学应当借鉴茶文化的人文关怀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视为最终目标,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本着科学、严谨、有理、有度的原则,开展选课制度,鼓励学生依照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来选择相应的体育科目,让体育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开放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应当将茶文化中的简约自然思想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道家思想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自然是世间万物运转的规则,人们必须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茶园往往坐落于自然山川之中,经历着和风雨露、阴晴万变,煮茶时所用的水最好是天然泉水,不会破坏茶叶原有的味道,所用的茶具也应当尽可能地简单、质朴,质地以紫砂为宜,不减损茶叶本身的口感与色泽,人们饮茶通常要清饮,无须加入任何佐料,以展现茶叶的自然风味,彰显淡泊宁静、志存高远的性格特征,等等。体育教学应当借鉴茶文化“回归自然”的思想,反对以竞技体育为目标,重塑其强身健体与文化教育的功能,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体育教学者对于教学内容的设定应当量力而行,不得毫无顾忌地追求运动极限,而要遵循自然规律,适应个体能力,通过外部训练来强健体魄,通过内部调养来平衡身心,使体育成为思想教育和养生教育的重要环节。
体育教学是一门内外兼修的艺术形式,具有强身健体和修养身心的双重作用,与茶文化在功效和内涵上不谋而合。现代体育教学应当积极借鉴茶文化的哲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自然适度的原则,不断开拓新形式、新内容,着重突出体育教学的文化意义,通过科学、合理、新颖的课程规划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体育教学的长足发展。
[1]曹莉.儒家人文精神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2]关剑平.文化传播视野下的茶文化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3]杨艳莉.采茶建设草的创编及其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
韦洪雷(1971-),男,壮族,广西都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警察体育、大学生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