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茶文化思想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2017-02-05王亮赵建伟刘旭东

福建茶叶 2017年3期
关键词:儒家茶文化艺术

王亮,赵建伟,刘旭东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1)

儒家茶文化思想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王亮,赵建伟,刘旭东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1)

儒家文化在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对我国教育事业产生了极大影响,艺术教育事业也不例外。这一文化既有自己的精神原则,又有自己的实践之道,其精神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仁为前提的“中庸之道”、“中和”哲学或“中”的境界上,儒家茶文化无不体现了这种精神。儒家茶文化发展历史渊源,在影响艺术教育理念的同时,对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一定积极意义,因此,我们要重视儒家茶文化思想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儒家茶文化;艺术教育;应用

现阶段,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事业发展到了一个瓶颈阶段,要想突破,就要突出特色教育。儒家茶文化是儒家思想与茶文化的相互融合,共同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因此,在艺术教育中进行儒家茶文化的应用具有其必要性。我国现阶段艺术教育事业发展较晚,相应理论缺乏,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儒家茶文化应用策略的探讨,对现阶段艺术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儒家茶文化思想在艺术教育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儒家茶文化不仅具有普遍性的思想价值,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随着现阶段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儒家茶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1.1 对艺术教学理念有重要影响

儒家茶文化对艺术教育专业的教学理念有着深刻的影响。儒家茶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庸”思想,是君子之道,这一思想对我国整个民族有着深远影响。对于中庸思想,我们要进行辨析性的认知,否则会产生误解。中庸思想并不是折中主义,也不是指和稀泥,而是指恰如其分,协调分歧,以达到和谐统一。英国艺术理论家贡布里希所说:“东西方两种传统在各自的道路上,无疑都创造了我们不能不为之永怀谢意的价值。”对于艺术教育相关专业,我国起步较晚,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是,一味地进行模仿西方教学方法,必定会迷失自我,失去自身的文化特点,进而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相反,若是过于使用本土文化,固步自封,将会与时代相脱节。进行儒家茶文化的应用,对艺术教育事业影响是正视传统,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吸取,对陈旧的部分进行摒弃。逐渐将本土文化融入到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去。因此,在进行艺术教育过程中,应该从儒家茶文化的思想出发,进行正确艺术教育理念的确定,不断调和古今的相互碰撞,引导学生树立先进的思维方式以及艺术发展理念。

1.2 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

现代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是进行相应作品的完成或是设计如此简单,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艺术教育目标将逐渐转移到如何进行人、艺术以及环境等关系的调和。儒家茶文化的中庸思想以及君子之道秉持协调统一的观念。儒家茶文化历史发展悠久、内涵丰富。在儒家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十分强调茶的君子属性,在艺术教育中,通过对茶的君子品行进行宣传以及内涵的阐释,在提高其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能积极培养自省、宽以待人的高尚品格。对儒家茶文化进行深入了解,通过茶文化的君子之道启发学生进行个人自省,采用宽厚、包容的心态对待别人,进而形成良好的人格。在儒家茶文化中,学生可以进一步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内容都可以在艺术教育中进行有效的融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还可以对茶文化的内涵进行综合提炼,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鉴赏。通过儒家茶文化的传授,让大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文化魅力,不断扩大见识、开阔视野,将儒家茶文化逐渐应用到艺术创作中去。

1.3 推动艺术教育的特色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事业发展到了一个瓶颈阶段,要想突破,就要突出特色教育,要让艺术教育相应学科发展得更加成熟。通过儒家茶文化的应用,学校就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不需要全部进行模仿各大艺术教育学院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进而设计出具有自身艺术特色的教育模式。在儒家茶文化的思想引导下,可以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儒学形式以及茶文化形成过程中的精神内涵,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归纳、总结中国特色的艺术元素,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行多种艺术风格的理解以及掌握,兼收并蓄。此外,也可以对外来文化进行分解、还原,进而达到中西方文化共存,形成我国文化特色的文化教育模式。

2 儒家茶文化思想在艺术教育中应用策略

儒家茶文化对于艺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应用策略。

2.1 协调课程设置

艺术教育的专业性决定了艺术教育体系的文化性。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艺术相关专业,要进行人才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文化是艺术的灵魂,同时,创新来源于文化的沉淀,文化是进行艺术创作的基础。将儒家茶文化不断融入到艺术教育事业中,融入到整个教学体系中,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关键措施。要想实现这一点,首先就要进行课程设置方面的协调。

首先,艺术专业的课程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对传统的教育体系进行突破,培养社会所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较好的艺术人才。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各个专业都有其灵活性,因此,在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设置方面,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进行不同儒家茶文化的融入,不能过于强调统一性以及标准化。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展现学生的个性。

其次,根据以上目标,进行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不仅要体现出艺术行业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也要重视儒家茶文化对于人才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遵循艺术教育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儒家茶文化以及当地独特民族特色的融合。换句话说,就是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基于儒家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协调不同学科、相近学科以及学科内部之间的关系。

2.2 增加儒家茶文化选修课以及讲座

在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加入儒家茶文化选修课、讲座,对丰富学生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儒家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儒家茶文化融入到艺术教育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研究重点放在精神层面上,在进行传统儒家茶文化以及现代艺术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融会贯通、博大精深”的内涵体会。

通过适当增加儒家茶文化的选修课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课程的机会。现代高校艺术教育,尤其是在本科阶段,大部分都是通识教育,需要学生加强学习,将艺术学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促进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在进行学科渗透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将儒家茶文化的内涵作为课程进行建设,不断建立与之有关的课程,将我国传统文化思想,融入课程体系,进一步强调儒家茶文化对于艺术教育的指导意义。

艺术相关专业不仅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同时也是一门时代性鲜明的专业,在很多领域中,艺术都是时尚潮流的引导者。因此,进行前沿信息的更新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很有必要性。由于各个艺术院校并不都处于上海、北京等政治经济发达的地区,在艺术交流方面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艺术院校可以邀请儒家茶文化领域的顶级专家来学术讲座,或是派遣本校的学生或是教师去进修访问,回校开展儒家茶文化艺术活动或是讲座,这样可开阔各个艺术院校学生、教师的视野。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这一活动并不是短期措施,若每年只有一两次,则不能保障儒家茶文化前沿信息的得以有效补充,这就需要各个艺术院校、专家之间进行长期合作。

2.3 提高师资力量

在现阶段教育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若是想不断提高儒家茶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水平,仅仅靠单一知识背景的教师是很难达到的。因此,各个艺术学院必须重视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各个艺术教学老师只有不断扩宽自身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提高儒家茶文化的理论水平与应用水平。

在将儒家茶文化融入到艺术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同时,还需要深入了解儒家茶文化内涵,以及多学科知识。尤其是对专业教师来说,应该将学习儒家茶文化作为一种习惯。在此,要强调的是,进行儒家茶文化的学习不是要求教师成为一个儒家茶文化方面的专家,而是想通过儒家茶文化的研究,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同时,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将儒家茶文化自然地融入到艺术课程中去。此外,教师还要有意识指导学生,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及学习,让学生能够将儒家茶文化与现代艺术理论相互结合,进而培养出具有我国特色的艺术人才。

2.4 组织具有儒家茶文化思想的艺术实践活动

各个艺术院校还可以通过组织与儒家茶文化有关的艺术实践活动推广这一思想内容,通过这一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儒家茶文化,同时,还可以在这些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高专业技术及素质,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例如,在艺术设计专业中融入儒家茶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开展具有儒家茶文化思想的艺术设计实践活动。艺术设计专业具有艺术专业的一般规律,要求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艺术作品,同时,这些艺术作品需要一个平台,各个艺术院校可以联合起来进行关于儒家茶文化相关设计比赛活动,如“儒家茶文化国际视觉设计大赛”活动等,以“走近孔子、感受儒家茶文化”为主体,通过视觉艺术设计为主要表达形式,突出“和谐意识、人本净胜、君子精神”等我国传统文化主题,在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在艺术教育过程中,不断融入儒家茶文化,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茶文化精神内涵的了解。

3 结语

儒家茶文化的融入对于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历史长河中,儒家茶文化体现其民族性、历史性以及地域性,积极推动我国传统文化与人民的美德有机结合。在儒家茶文化中核心精神是中庸之道,在我国历史上,儒士多饮茶,主要是想体会到平和、和谐的氛围与意境。通过儒家茶文化,可以将这一精神逐渐融入到艺术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在接触更多的艺术类型时,能够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进而创作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但是,我们要清楚地意识到,现阶段,我国艺术教育中儒家茶文化的应用并不多见,在此,结合现阶段我国艺术教育的现状,提出协调课程设置、增加儒家茶文化选修课以及讲座、提高师资力量、组织具有儒家茶文化思想的艺术实践活动等策略,期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进而促进我国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1]殷允超.儒家思想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价值——以山东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美术大观,2012(21):175.

[2]本刊编辑部.艺术教育走进互联高峰论坛扬帆十年第十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成功举办[J].艺术教育,2016(11): 26-39.

[3]罗薇薇.茶道文化在大学生传统思想文化教育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6(4):289-290.

[4]陈宇.专门艺术院校与综合大学艺术教育之比较——从影视专业角度[J].当代电影,2013(17):8-14.

[5]祝帅.从清华园到西南联大——闻一多“美育救国”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阐释[J].装饰,2011(15):32-38.

[6]刁生虎,王喜英.美学的多样性、全球性与民族性——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11(16):7-19.

王亮(1980-),男,河北唐山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唢呐教学。赵建伟(1987-),男,河北衡水人,助教,本科,研究方向:摄影摄像教学。刘旭东(1984-),男,河北保定人,助教,本科,研究方向:钢琴调律。

猜你喜欢

儒家茶文化艺术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