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旅游下信阳禅茶文化资源开发述评
2017-02-05张斌
张斌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9)
体验式旅游下信阳禅茶文化资源开发述评
张斌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9)
茶文化是一种极具独特个性和禀赋的文化类型,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多以崇茶为荣、品茗为道。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旅游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基于旅游体验式视域下,对信阳禅茶文化内涵及禅茶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进行述评。
信阳;禅茶文化;历史文化名人;体验式旅游;资源开发
据文献记载,信阳有两千多年的种茶历史。在历史衍变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信阳茶形成了独特的茶风茶俗,在中国茶文化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旅游市场的急剧升温,以及游客需求的不断深化,“体验式旅游”已愈来愈成为游客重要的选择。自古以来信阳的秀美山水与独具个性的茶文化,吸引并留下了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弥足珍贵的足迹、印记,其中有的是河南本省人,有的是在河南地域活动过的外地人,共同的是这些历史文化名人与信阳茶结成了血肉联系。笔者以为,深度开发信阳茶文化旅游,可着眼从禅茶文化内涵入手,将信阳茶与信阳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名人等人文资源融合开发,以推动文化旅游与信阳茶文化产业的融合对接。
1 信阳茶文化历史渊源
信阳茶文化底蕴深厚。《诗经·邺风·谷风》最早记载“荼”,“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茶学家陈椽在《茶叶通史》言,西周初年茶树开始由云南传入四川,后北至陕西,因气候条件影响不易向北推进,便落地生根于气候温和的信阳。1987年考古学家在固始县一座古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茶,据考证距今2300年之久。汉代,人类对茶的认识逐渐完成了由食用到药用、再到饮用的转变,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荼,苦荼也。”魏晋时代,茶与道教结合,以阮籍等为代表的魏晋文人饮茶中有对生命的哲学认识。南北朝时期,不少名山大川寺庙开始载茶、制茶、讲究饮茶,如建于北魏孝文帝延兴四年的信阳罗山西南的灵山寺、建于北齐天保年间信阳光山西南的净居寺等。唐代,上至朝廷显贵,下至黎民百姓,有“举国之饮”的社会风尚。茶圣陆羽《茶经》开创了为茶著书立说的先河。陆羽在《茶经》中将国土划分八大茶区,信阳位列国家第二大产茶区。唐代文献对信阳茶文化繁盛有所描述,如封演《封氏闻见记》描述,“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陆羽《茶经》赞:“淮南茶以光州上,……”。信阳茶在唐代被列为贡茶,据《方志分类资料》载,“唐代贡茶地区:淮南道的申州义阳郡(今河南信阳)。”《新唐书·地理志》也载,“义阳土贡品有茶。”《新唐书·食货志》中欧阳修言之,“贞元,江淮茶为大模,一斤五十两不等。”宋代,饮茶成为人们生活常事,造成茶区面积、茶叶产量骤加。沈括《梦溪笔谈》就描述了当时景况,河南信阳、光州、子安茶场年产茶935799斤,占全国13茶场卖茶总额的五分之一。《宋史·食货志下五》载,“茶有二类,曰片茶,曰散茶……散茶出淮南、归州、江南、荆湖、有龙溪、雨前、雨后之类十一等。”北宋苏轼赞日:“淮南茶信阳第一”。宋徽宗赵拮在《大观茶论》中将信阳茶位于名茶行列。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光州产东首、浅山、薄侧等名茶。清代,信阳毛尖为一大名茶。信阳茶纳入经典,曾受茶圣陆羽、大文豪苏轼等众多活跃于河南大地上历史文化名人的高度赞扬,信阳茶与信阳人文相互滋润、融合。
2 信阳禅茶文化内涵
茶与禅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共鸣,相互渗透、影响,最终融合成禅茶文化的。信阳禅茶文化内涵外延丰富。信阳有大量寺庙,著名的有灵山寺、净居寺、妙高寺、千佛塔等,禅宗的日常生活及佛教礼仪离不开茶,信阳禅茶尤以“灵山寺禅茶”、“净居寺禅茶”、“妙高寺禅茶”为甚。
灵山寺禅茶“灵气”十足。灵山寺位于信阳市罗山县西南,建于北魏孝文帝延兴四年,后经多次毁坏和重建。旧名霸山,因其“每有云气覆顶必雨,验之信然”改称灵山。据传,明太祖朱元璋与灵山寺有一段“茶缘”——“三上灵山寺”:第一次,朱元璋因极度贫穷曾到皇觉寺做和尚,又当其四处化缘中来过灵山寺,并得到庇佑;第二次,因伤躲避元兵追捕逃往灵山寺,得以僧侣用灵山茶敬之,以茶水擦洗伤口痊愈。第三次,称帝后不忘救驾之恩,亲临灵山寺降香,将灵山封为“皇山”,并把灵山寺封为“国庙”,赞誉其“圣寿禅寺”,对灵山茶甚为赞赏。自古灵山寺香火繁盛、信者甚众,善男信女不惜跋涉数千里,前来拜佛烧香许愿。灵山云雾茶吸收灵山之灵气,也显得灵动万分。
净居寺禅茶“灵净”优雅。净居寺又名梵天寺,位于信阳光山县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系佛教圣地天台宗发祥地。高僧慧思曾在此辟荒种茶、以茶悟禅。苏东坡留下有《游净居寺诗并叙》,为净居寺增添了无限人文内涵。据载,公元1080年,苏东坡离京踏上孤寂被贬黄州之路,途经净居寺对其清幽洁净的环境心生欢喜停留几日。无论是晨钟、暮鼓,还是悠悠的茶香,都慢慢地驱散了苏东坡失落的心情,于其烦躁不安中净化了灵魂,帮其逐渐恢复了超然物外和积极进取的达观态度。
妙高寺禅茶“灵韵”高妙。妙高寺位于信阳固始县南。据记载,妙高寺“创于唐宋,盛于(明)成(化)弘(治)至(天)启(崇)祯,戕于兵战。赖盛朝顺治初年,竺启大祖建造”。寺古朴典雅,巍巍庄严,三院一体,僧尼合寺,高僧倍出,如:新罗国金乔觉金地藏曾在妙高寺传经布道多年。妙高寺茶、竹、禅三位一体,早在唐宋期间,其茶凭借其色、香、型、汤、味俱佳的特点就成为朝廷贡品。如今所产绿茶吸纳高山雾露之滋润,吮奇花异草之灵气,万亩佛茶场秀色可餐,游客可亲临其境体验采摘佛茶乐趣。
关于信阳禅茶文化轶事不乏其例。如唐天宝年间,陆羽路过固始祁门山紫阳洞,随香客入洞内,掬石泉而饮,采嫩茶而食;白天采制茶叶,晚间作诗品茶。茶农为纪念陆羽在紫阳洞内茶仙子安像旁增设其神位,每年清明节敬茶祭祀,至今保留有“清明采新茶,试新火”习俗。周武则天一次患肠疾饮信阳茶后愈,大为高兴,特降旨在产信阳茶的车云山建千佛塔,以彰茶功。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其诗赋中有近百首脍炙人口的咏茶佳作。“乌台诗案”后,苏轼经新息县渡过淮河,来到义阳(今信阳)浉水河畔,以水煎茶,品茗“浉河中心水,车云顶上茶”,不仅将浉水评为“天下第四十六泉”,还留下“淮南茶,信阳第一”赞语。
3 信阳禅茶文化资源开发
信阳禅茶遐迩闻名,但“茶香也怕巷子深”。开发信阳茶文化旅游资源,可将信阳禅茶文化与名山胜水及历史文化名人等人文资源有机结合、互动发展,不谓之好的发展路径。
3.1 挖掘信阳禅茶文化内涵
挖掘寺庙文化与茶文化资源,如灵山寺,挖掘其“三奇”--庙门东开、僧尼同寺、带发修行等传说故事;唐明皇之女建宁公主出家灵山寺传说故事;明太祖朱元璋与灵山寺的渊源关系等。净居寺,整理其集豫南山水之寺院、园林、碑廊文化,整葺其清代花园及苏东坡读书堂、苏山夜雨等古迹。整理出版活动在信阳地域的历史文化名人轶事及与信阳有关联的茶诗辞歌赋,将人物、地理、历史与演义有机结合,烘托信阳古老灿烂历史文化。
3.2 开辟禅茶文化旅游专线
以庙宇、禅茶、山水观光、采摘、乡村名俗等文化为一体,重点开辟信阳浉河区车云山千佛塔景区—信阳罗山县灵山寺景区—信阳光山县净居寺景区—信阳固始县妙高寺景区旅游专线。如游览净居寺风景区,感受寺其“净雅”,观苏山白茶基地、清代茶园,品茗“苏山茗芽”、“净居毛峰”,与东坡对话、追忆文化先贤的飘然性情。
3.3 开发禅茶文化
观灵山寺老茶园,品灵山禅茶。旅游中可根据游览线路安排游客参观禅茶场,在寺庙中举行佛学讲座,适度向游客讲述灵山佛学文化,讲解有关的禅茶礼仪和文化,指导游客禅修,以开悟其智慧。还可进行灵山禅茶表演,游客可向僧尼学习禅茶茶艺、鉴赏禅书画等。同样,游客游净居寺,可汲取平心静气的修身养性之道,也可回归素食,甚至去体验坐禅;还可在禅师引导中学唱禅曲,于佛乐中静心,于冥心中静气,领悟禅茶一味。
3.4 丰富信阳茶道
信阳茶道融合儒、道、释诸家思想精粹,信阳禅茶体现“和、美、清、敬、雅”精神。首先是沏茶之道。旅游开发时,可指导游客自己动手沏茶,掌握信阳禅茶沏茶要领。其次是赏茶之道。可指导游客正确进行干茶鉴赏,既介绍茶外形特点又解释其含义,并告知如何欣赏信阳茶美观外形及如何评判其美。三是闻茶之道。应向游客简要说明,告知评判茶香基本指标。信阳茶香淡雅,于专心、静心、诚心中仔细感悟,方能闻吸生命之香,品其世间“和、美、清、敬、雅”之韵味。四为品茗之道。游客可自身体验洁具、置茶、煎煮、品饮过程,或借茶言志,或为诗、为画、为文,于一杯清香禅茶中舒缓和净化焦躁不安的心灵。
3.5 建设禅茶文化旅游示范景区
深入挖掘,科学整合,重点建设好一批茶文化旅游基地。应在现有的信阳茶叶生态观光园、茶养生体验园、茶印象园等系列茶文化旅游景点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融旅游观光、禅茶修身、生态休闲等为一体的禅茶文化旅游示范景区。
总之,要从禅茶文化内涵挖掘入手,利用与茶有关的文化元素,借助体验式、互动式、参与式的开发,不断丰富信阳禅茶文化内涵,推动信阳禅茶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为繁荣地方经济和服务社会发展拓展出一条新的有效的开发途径。
[1]梁子.中国唐宋茶道[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11.
[2]孙振玉,梁艳.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及对外传播[J].中国茶叶,1995 (5):38-39.
[3]陈椽.茶叶通史[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09.
[4]何跃青等.中国茶文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08.
[5]于兰兰.信阳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5.
[6]肖勇.试论茶文化的产业化开发-以河南“信阳毛尖”为例[D].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5.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历史名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2400410279
张斌(1971-),男,河南光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