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以茶文化为背景的旅游经济发展

2017-02-05高云胜

福建茶叶 2017年3期
关键词:茶道茶艺茶文化

高云胜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010070)

论以茶文化为背景的旅游经济发展

高云胜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010070)

在旅游中传播茶文化,是我国茶产业领域的一大创新,更是茶与旅游的完美结合。笔者首先概述了茶文化旅游的时代背景,继而阐述茶文化旅游的价值所在,最后提出旅游中茶文化的表现形式,希望能给我国旅游业及茶文化传播途径的研究提供参考。

茶文化;旅游经济;生活水平;发展

1 引言

旅游业在全民经济水平、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背景下蓬勃发展,旅游业的繁荣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而茶文化则是近年来兴起的发展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茶文化与旅游业的衔接,是经济持续推进下的必然趋势,茶文化无疑会给旅游业注入新的生命活力,旅游产业也将会给茶文化开辟出新的传播途径,二者可谓相得益彰——节假日里,人们热衷于结伴外出旅游,旅途中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对旅游景点、旅游项目也难免产生审美疲劳,旅游产业只有另辟蹊径,找到与经济发展和人们休闲娱乐相符的方式,才会获得更大的旅游效益,而茶文化的兴盛与流行,必将会给我国旅游业带来崭新的春天。

2 茶文化背景下的旅游经济发展概述

我国是全球最早茶叶发源地,自神农氏起到现在,作为大众饮品,茶叶已经存在了4700年。茶叶最初只是云贵川地区的特产,如今农业科技十分发达,全国各地几乎处处都有茶叶种植园。茶,是中国民族情感的象征,是承载国家文化历史且最古老的中国元素之一,茶中蕴藏着古人智慧、思想的精华,不仅是对国内游客,即使是远道而来的国外游客,也会被茶之魅力深深折服。茶叶的每一道工序,从栽培到加工再到饮用,都有其特别的讲究,正是漫长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为茶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1 茶文化旅游渊源

衣食无忧的基本物质生活早已无法满足当今时代下人们的内心需求,经济水平的提高必然会促使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尤其是在旅游方面,以往人们更喜欢去热门景点拍照留念,但现在,人们对旅游与行走的理解已大相径庭,人们对簇拥扎堆的景点不再情绪高涨,而是更愿意在工作闲暇之余回归大自然,找到安静一隅,与三五知心好友喝一杯冒着香气的热茶,谈天说地、畅所欲言。因此,以茶园、山庄、农庄形式的体验互动旅游深受人们喜爱。

正是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茶文化旅游经济才悄然崛起,走进人们的生活,它将茶叶加工工序、茶文化内涵、茶艺茶道以及茶园的大自然气息融汇交织在一起,旅游开发既放眼全局又重视特定项目。事实上,可以将茶文化旅游作为专项旅游项目单独开发,又可以和其它旅游项目合作共同开发,加入人文、地理、历史等元素,使之成为旅游线路中最独特、别致的一道风景。

2.2 茶文化旅游的现状

作为茶叶生产大国,我国的茶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还要归功于沉淀千年的中华文明,在源远流长的历史轨迹中,茶文化已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与灵魂。茶园景点、茶艺表演、茶道讲解以及瑰丽古朴的茶建筑经过历史的长河传承至今,孕育成具有更丰富内涵、高尚品味的茶文化旅游资源。

茶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茶文化又是包容的,它尊重不同国家、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一切文化。我国的茶文化经济旅游虽然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茶文化旅游形式还存在局限性,需要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茶文化旅游的规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人们不断开拓与探索。而且,游客还未能从旅游中找到茶文化的兴趣点,在发展与宣传方面的力度还需加强,以便让更多人了解茶文化,热爱茶文化旅游。

3 茶文化旅游的价值及形式

正如前文所述,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游观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旅途体验越来越丰富,生活方式越来越趋于“在路上的行走”。人们对旅途的热爱,已经化成心中的情怀,而不只是单纯地去看某个景观景点。人潮涌动、扎堆拍照的旅游方式已经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人们似乎还未找到新的旅游形式,仍有许多新的旅游产品还未被开发出来。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茶文化旅游悄然而至,正在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行走在路上的游客,吸引人们参与到体验式的文化旅途中。

在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中,我们发现,除了国内茶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即使是在外国,也有很多国家以东方文化作为旅游产品的卖点,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兴趣,比如与中国相邻的韩国、日本、泰国及东南亚很多地区都有了自己的茶种植园,而且将茶园作为旅游景点,把茶艺和茶道作为卖点,获得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3.1 茶文化旅游传承了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

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茶道、茶艺、茶文化的历史地位不可撼动,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经济,是让国内外游客更好地感受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感受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优秀思想精华、智慧结晶与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正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保护。茶文化中蕴藏着文学、医学、艺术、民俗、宗教、陶瓷等诸多文化元素,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文化都能在茶文化中体现出来,茶文化旅游让存在上千年的中华文化瑰宝大放异彩,传统文化、工艺的普及与传播,反映出我国对文化元素的深刻理解,也从侧面证明祖国的富强。

3.2 茶文化旅游拓展了旅游经济的新思路

不仅是中国,如今是全球范围内的旅游经济瓶颈期,在资讯、交通如此发达的时代,人们很难对某种旅游形式产生新奇感。茶文化旅游无疑为遭遇瓶颈期的旅游产业提供了新思路,与茶叶相关的文物景点都可以作为旅游卖点,而且又能与其它行业领域合作,以此促进茶馆文化、茶园种植的发展与进步。

茶文化旅游是新型的旅游产业,但它并不是彻底摒弃了传统文化古迹、热门景点,而是基于传统之上的文化创新、交流体验、考察投资,融入了与时代发展相符的旅游元素来满足广大游客对“行走”的需求。茶文化以其包容性和多元性为旅游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即使是旅游纪念品也有书法、茶具、茶叶、字画等多种形式,比起众所周知的那些旅游纪念品,茶文化的艺术性、审美性显然更高一筹,而且它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决定了茶文化纪念品具备很高的收藏价值。

3.3 茶文化多样化的旅游形式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是茶文化最重要的两大方面,与旅游产业结合后,茶文化的表现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茶叶的栽种技术、茶产品的交易流程、茶叶的生产工序、茶叶的炮制方法以及茶叶的消费形式属于物质文化领域,体现在旅游产业中,主要有茶路探索、观赏茶园等形式。茶艺茶道、茶知识、茶的艺术性属于精神文化层面,在旅游产业中多以参观茶叶基地、欣赏茶艺表演、科普茶叶知识等形式出现。当然,茶文化的物质与精神层面在旅游产业中通常是相互交融的,并非独立存在,几乎每一种茶文化旅游产品都能体现出物质、精神两大文化内涵。

3.3.1 茶叶种植园。除了西北、东北地区不适合茶叶种植,我国大部分省市地区都有自己的茶种植园,各地区也都有代表性的知名茶叶,比如河南信阳毛尖、杭州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等。我国有四大茶区:江南、华南、江北和西南,盛产茶叶的地区大多人杰地灵、风景秀美,茶叶种植园和旅游业的结合可谓水到渠成。

3.3.2 制茶工艺表演。根据制茶工艺科学性、文化性的双重特点,可以将它和茶种植园的旅游形式相结合,也可和茶博物馆相结合,前者是对制茶技艺的传承,表达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体现出绿色大自然的生动美妙;后者则从更加专业和深刻的角度向游客们呈现与茶相关的知识和文化。茶种植园会受到季节的限制,而制茶工艺表现则不具有季节性,传统、现代两种截然不同的制茶工艺可给游客带去极为震撼的心理冲击,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群体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制茶工艺的互动体验性非常强,既可以让游客通过文字、历史资料、图片、导游讲解来了解与茶有关的内容,丰富自己的茶知识,认识新的制茶科技,还可以让游客亲手操作,亲自参与到制茶工艺中,陶冶情操,感受制茶带来的内心宁静。

3.3.3 饮茶文化表演。茶艺和茶道是茶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今,中国的茶艺、茶道已经远播海外,包括东南亚地区、欧美国家以及与中国相邻的日韩都已烙上我国茶艺、茶道的印记。作为茶文化的一种独特的极具观赏性的表演形式,茶艺茶道在旅游产业中悄然盛行。每个国家和地区的茶艺、茶道表演各有不同,单说饮茶文化在旅游产品中的表现形式,既可以是茶展览馆中的茶艺表演和茶道讲解,也可以是大众茶楼、茶馆内的茶艺表演;在表演中既可以只展示茶艺一项内容,也可以融入历史故事;既可以让游客欣赏和把玩各类茶具,也可以让游客品尝不同茶艺手法泡出的茶叶。

4 结束语

以茶文化为背景的旅游产业尽管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它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我们应该加强茶文化的宣传,在旅途中给游客们更为丰富的互动性体验,深入挖掘茶文化中蕴藏的优秀品质,结合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创造性地融入茶文化,以此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及茶文化的传播。

[1]徐茜.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策略[J].福建茶叶,2016 (5):146-147.

[2]张玉蓉,张玉玲.创意经济背景下文化创意旅游综合体的发展路径研究——以重庆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2(9):85-88+190.

[3]张耀武,龚永新.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J].旅游研究,2011 (2):39-42.

[4]林朝赐,张文文,刘玉芳,陈春芬.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8(2):385-388.

[5]田亚平,周喜娟,李国兵.湖南省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对策[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124-128.

[6]包毓敏.湖州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策略与研究[J].茶叶科学技术, 2006(2):29-33.

[7]张琳洁.现代茶文化现象研究[D].浙江大学,2004.

高云胜(1974-),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与酒店管理。

猜你喜欢

茶道茶艺茶文化
岩骨花香通茶道
体验茶道魅力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茶文化的“办案经”
茶艺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茶道人生
茶艺表演的主题表达——以《遇见老白茶》主题茶艺表演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