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环境心理学角度的茶室空间设计

2017-02-05吴永新

福建茶叶 2017年3期
关键词:茶室空间设计心理学

吴永新

(江汉大学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基于环境心理学角度的茶室空间设计

吴永新

(江汉大学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中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种茶、制茶、饮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我们起居饮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的高速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我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饮茶空间环境上;我们对环境舒适、设计合理的茶室空间的渴望愈发强烈。然而,近些年很多茶室空间的设计往往只注重外在形象,同质化现象严重,而忽略了人时环境心理的需求。本文拟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入手,探索其在茶室相关空间设计的作用,进而开发出如何基于环境心理学角度进行茶室空间设计的具体路径。

环境心理学;茶室;空间设计

当前阶段,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饮茶这种休闲生活方式深受大众的喜爱推崇;而如何营造一个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富有内涵底蕴的人性化茶室空间成为一个热门的焦点话题,吸引广泛关注。当下关于茶室空间相关设计的发展迅猛,也出现了不少经典的、优秀的茶室空间设计作品,但从整个行业的维度上来说,还是存在作品设计单一、抄袭普遍、同质化严重,对民众内心情感诉求表达不足等困境局面。所以,本文提出的由人的环境心理角度入手,真正根据人的心理需求进行茶室空间设计,对行业发展有积极意义。

1 环境心理学内涵解析

1.1 环境心理学

何谓环境心理学,通俗来说,环境心理学就是一门有关人体心理学、人类社会、人文地理、人情风俗及生态等领域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环境心理学主要是从心理学和人体行为学两个方面来研究人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紧密关注外界环境对人体的具体行为意识、思想情绪的相关影响力和作用力。

环境通过社会结构所产生的空间感受对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茶室空间内,我们对空间的设计营造直接影响饮茶者的感官体验及舒适度。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样的茶室空间环境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研究发现,我们只有通过探索人们对不同环境的认知感、自身活动与空间尺度的关系、环境空间中的人体行为学等在茶室空间环境的具体反应,并将此应用于茶室空间环境营造,即我们所说的基于环境心理学角度的茶室空间设计,使得茶室空间环境最优化、最舒适化。

1.2 环境心理与茶室空间认知

通常情况下,人们凭借自身的各大感官系统: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系统,来接受环境刺激,并且获得相应的信息传递给大脑系统,形成不同人对环境的心理认识。在茶室内部空间也正是这种通过环境知觉形成的心理认识,使得空间内受众能充分体会其空间营造的氛围及舒适度,赋予茶室空间设计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2 环境心理学与茶室空间关系

2.1 心理行为对茶室空间设计的决定作用

首先是领域性和人际距离。领域性,最先是用来形容动物在自然环境中为觅食、繁衍过程中,一种生存的行为方式。而领域性对于人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我们都知道,人在茶室内部环境中的相关休闲、娱乐、生活等活动,总是力求不受外界打扰。对于在茶室内部,个人空间往往都是根据人际交流所需的实际距离作为参考,人通常会根据接触对象的不同、交流场所的不同、活动内容不同,在人际距离上有所差异。由此可见,领域性和人际距离对茶室空间大小和组织形态有很强的要求性、规范性。

私密性和尽端趋向:大多情况下,领域性研究集中于较大的空间范围中,而私密性,往往更多的涉及到在空间范围内视线、声音、触碰等方面独立隔绝的要求。大部分人,对公共场所的私密性都有极高的要求,所以茶室空间设计一定要合理布局,尽量满足客人的私密性要求。我们常常发现,去茶室空间喝茶选座时,人们往往不愿选择近门范围或者是人流较多的位置,往往更趋向于落座于茶室空间的尽端,这也就充分应正了“尽端趋势”的特征。

依托的安全感:处于茶室空间内的受众,于内心体验感来说,通常情况下,往往并不是想象中的越大越好,人们在大型的茶室空间内会更加趋向有所依托的物体。从众和趋光心理:从众和趋光心理是茶室空间内,茶客常常表现出的两种心理特征。众所周知,很多情况下,当公共场所内发生某些事故的时候,在慌乱的情况下,人们的从众和趋光心理特别明确,人们往往会不考虑实际状况,跟着人多方向跑。同时,对于室内的人群群体而言,一般情况都有由暗处向明处涌动的趋势。所以说,在进行茶室空间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环境心理学中的从众和趋光心理特征。空间形状心理感受:在茶室空间中,不同形状的造型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内心感受。一般情况下,三角形给人以动态、变化之感;圆形给人以饱满膨胀之感;方形则给人以庄重稳定之感等。在进行茶室空间设计时,要充分利用不同造型给人不同心理感受的特点。

2.2 对茶室空间环境要素的认知与感觉

视觉的满足:基于环境心理学角度对茶室空间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对茶室空间内受众的视觉满足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对茶室空间内灯光控制、色彩和造型处理等实现。通常情况下,设计师主要采用顶着明方式兼顾侧照明。设计师常常在茶室的顶棚及立面上采用能产生柔性漫反射的相关材料装饰,避免强光及有害光对人体的直接损伤。对于茶室的色彩和造型处理,通常情况下,茶室整体空间和室内摆件、家具多为矩形相关造型,其原因是矩形有给人的视觉感受更加舒适、平稳的特点。

听觉满足:多数的茶室空间营造都是追求清幽的境界,人们对于茶室的听觉感受非常看重。众所周知,一个良好的听觉环境是需要严格的控制声源、控制其传播途径等。对茶室空间设计而言,实现听觉满足,就需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空间选择不同隔音系数的相关装饰材料。最终实现较好的、不同要求的隔音效果,营造清幽之境。

对触觉满足:基于环境心理学角度对茶室空间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对茶室空间内受众的触觉满足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对茶室内合理规划空间组织良好的通风环境,以及选择合适的不同触感的材料实现的。我们在茶室空间设计时要最大限度的做到南北通透,借助自然风的流向,加强室内换风,使空气保持清新;对于茶室内与我们皮肤直接相互接触的材料选择,应尽量设身处地的考虑茶客的真实需求。

对嗅觉满足:基于环境心理学角度对茶室空间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对茶室空间内受众的嗅觉满足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合理规划茶室空间组织良好通风环境方面、增加茶室内部空间绿化方面、严格控制茶室内产烟等方面来实现。因而,在对茶室空间设计时为实现对嗅觉的满足,我们首先要尽量的达到茶室空间能实现自然通风;而在条件无法达到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通风设备,实现人工通风。并且,茶室空间要尽量做到禁烟无烟,同时加强茶室内部绿化,多配置绿色植物,使茶室内部环境实现嗅觉清新之感。

3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茶室空间设计

3.1 基于环境心理的空间划分与设计

茶室空间基于环境心理学进行的空间层次划分与过度主要可分为两种:其一、普通茶室空间层次与过渡。在这类茶室中,其品茶空间设计分为由具有私密性的包厢部分和具有开放性的散座区组成,当然也可以设计些相对开放的半包房,这种空间层次划分,由顾客的使用心理特性出发,丰富茶室的空间内容形式;其二、特殊形式的茶室空间内容设计。现阶段茶室形式丰富多样,存在很多特殊形式的茶室空间,其中代表性之一就是满足某些特定人群使用的参禅需求的茶室。在这类茶室空间设计时,清幽往往是禅修基本的环境心理要求,我们的设计要在场景布置有特定要求,空间设计氛围要有助于茶客进入禅修状态。

3.2 基于环境心理的空间色彩设计

色彩是茶室空间设计用来营造室内气氛最生动活跃的因素之一,能给人以最直观、最鲜明的视觉冲击。色彩对调节茶室空间气氛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对茶客心理效应作用显著的装饰手段。我们对茶室空间色彩设计,要紧紧抓住茶客的心理特征,使得室内装饰色彩能触发他们共同的回忆与联想,进而唤起情感共鸣。至于在茶室空间的色彩搭配上面,其设计应该有墙面、地面、道具、灯光等系列因素综合考虑。

3.3 基于环境心理的家具设计

在茶室空间内,家具除了能满足基本功能需求外,往往还具备特定的物质及精神功能。家具至于茶室空间而言,相当于内脏之于躯壳;茶室家具既满足使用功能,经过设计师设计后,能被打造成奇特的、造型各异的艺术品。一般情况下,人们都偏向于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来挑选家具,经过熏陶后,品物感不断加深。所以说,基于环境心理的茶室空间家具设计意义重大,它不仅能通过茶桌、椅子、茶几等组合形成半隐蔽空间或围合独立小空间;也能通过精美的家具造型,增加环境气氛,使茶客获得独特的环境心理体验感。

3.4 基于环境心理的空间内涵设计

我们基于环境心理学角度对茶室空间进行设计时,不能只关注空间环境功能性,我们要将更多的注意转移到茶室空间的精神内涵设计上。我们要将茶文化精神和当地文化特色融入到茶室空间设计中,做出独特的茶室空间,避免设计的同质化且提供给茶客独特的环境心理体验感。

4 结语

基于环境心理学进行茶室空间设计,是近些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如今情况下,人们已经普遍认知环境心理学对茶室空间设计的重要性;更有甚者,不遗余力的将自然元素挪至茶室空间环境营造中,渴望获得最佳的环境心理体验。当前阶段,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饮茶这种休闲生活方式越来越流行;而如何营造一个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富有内涵底蕴的人性化茶室空间变得愈发重要。事实上,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太多格格不入的茶室,它们大多华而不实,完全忽视人的环境心理感受。所以,将环境心理学应用于茶室空间设计是时代大势所趋。

[1]贾益豪.浅谈环境心理学与现代室内设计[J].建筑知识,2013(10): 10-13.

[2]李玖哲.泉州市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J].农业考古,2013(18): 179-182.

[3]李静.茶室空间设计理论研究[J].中国建筑,2014(5):152-156.

[4]张晓天.中国传统文化在茶室环境设计中的应用[J].室内装饰, 2014(21):16-19.

[5]郭萍.中国传统元素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探索[J].现代设计,2015 (2):77-79.

吴永新(1985-),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空间设计。

猜你喜欢

茶室空间设计心理学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息心茶室
江湖茶室
江湖茶室
江湖茶室
爆笑心理学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爆笑心理学